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PBL聯合CBL教學法在消化內科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2004年《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指出“醫學教育的主題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應廣泛采用引導式、問題式、交互式等教學方法,提倡接觸臨床。確保學生充分接觸病人,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因此,臨床實習教學的改革是當前醫學教育改革的重點。本研究通過改革教學模式,選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12級臨床5年制醫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臨床5年制學生在消化內科實習教學中開展問題式教學與案例式教學聯合施教的效果。
關鍵詞:
pbl;CBL教學法;消化內科;應用
一、資料與方法
(一)資料一般資料選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2012級臨床5年制進入消化內科實習的醫學生60名,按照學號或見習分組隨機分為分為實驗組(PBL結合CBL)和對照組(LBL),每組各30人。兩組間學生年齡、性別、生源素質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授課教師、授課學時、授課教材均一致,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兩組學生的教學過程均由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內科教研室的同一位教師擔任,選取教學大綱要求的“肝硬化”、“消化性潰瘍”兩個章節進行見習,總計八學時。1.對照組采用傳統以講授為主的帶教模式(LBL):主要以帶教老師講授為主。具體形式如下:帶教老師將觀察學生帶入消化內科病房,見習提前準備好的示教病人,回教室后帶教老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當天的見習內容進行講解和總結。課后帶教老師對本堂見習科進行教學效果評判,具體評判方法及指標與實驗組相同。2.實驗組采用PBL結合CBL教學模式: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以問題為中心進行討論,將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緊密結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CBL是一種結合病例的教學模式,將學生需要掌握的課本知識融入到病案分析中,培養他們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具體帶教形式如下:帶教老師將示教病例資料提前1周發給學生了解,并通過資料、網絡等形式進行資料查閱,讓學生復習相關理論課知識,閱讀該領域的相關進展;上課時帶教老師帶學生到病房查看示教病例,并指導學生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回示教室后,帶教老師提供給學生相關的輔助檢查資料,以每組5-6人的形式進行分組自由討論,帶教老師參與并引導討論,充分調動學習氣氛,控制上課節奏。最后每組選出1個學生總結發言,如其他學生有不同意見可進行補充和討論。帶教老師通過學生討論,引導其分析這類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診斷、治療等內容,帶教老師進行課堂總結,對疑難問題進行分析講解,歸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同時對相關的進展和前沿進行介紹,點評學生的臨床思維和交流溝通能力。最后就此次教學進行效果評判。
(三)效果評判對教學效果的具體評判指標有三個方面:1.此次見習課后向學生以問卷調查形式,就激發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臨床能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文獻查閱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協作意識八個方面進行教學效果自評,學生給予自我評分,每項以十分制計分。2.針對見習科的學習內容進行隨堂考試;3.結合期末考試成績進一步判斷教學效果。應用GraphPadPrism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數據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兩組學生間問卷調查結果分析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分析,PBL聯合cbl教學組的學生在激發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臨床能力培養、文獻查閱能力方面優于LBL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學習積極性、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意識、溝通交流能力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二)兩組學生考試成績比較PBL聯合CBL組的學生在隨堂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均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三、討論
臨床醫學是一門重視臨床實踐培養的學科,它不僅要求掌握全面的理論知識,而且對獨立學習、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有很高的要求。消化內科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由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單一接受”,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臨床實踐能力較差,同時不能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在臨床工作中會很難適應[2]。PBL是“Problem-BasedLearn-ing”的簡稱,即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的教學模式是導師制的小組教學模式,PBL教學注重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自主學習、敢于提出問題發表見解。目前已廣泛在國內多個醫學院校進行嘗試,其教學效果有明顯優勢。但PBL教學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對于剛接觸臨床課程的醫學生來說,各學科的理論知識,尤其是各學科的相互聯系的理論知識欠缺,如僅開展PBL教學,學生無法對知識有個全面和連貫性的掌握,對于自學能力差的學生來說,短時間難以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PBL教學要求學生有很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結合問題在課外自行閱讀文獻、查閱資料,對于習慣了接受傳統教學的學生來說,可能會有些困難,由此難免產生抵觸情緒。同時在PBL教學前,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課前準備、查閱文獻,相對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
CBL的全稱是“Case-BasedLearning”,即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它以臨床案例形式開展小組討論式教學,緊密聯系臨床實踐。CBL教學模式在PBL教學基礎上改進,并集合PBL教學的優勢,教師運用精選出來的案例材料,讓學生通過病史詢問、體格檢查、資料查閱及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臨床思維能力,最后帶教老師對病例進行講解,適當加入最新該領域的研究進展,極大地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但是單純應用CBL教學,每次課只能學習有限的典型案例,而在臨床上疾病表現千差萬別,復雜多樣,課堂的理論學習遠遠達不到培養學生縝密的臨床思維、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將PBL與CBL教學法結合起來進行臨床教學。PBL聯合CBL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教學內容,使醫學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臨床教學中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研究發現,PBL結合CBL組學生激發學習興趣、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臨床能力培養、文獻查閱能力、課后自評以及隨堂考試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得分方面均優于LBL組,提示PBL結合CBL教學模式有如下優點:(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臨床思維及文獻查閱能力;(2)通過典型病例的分析,通過分析、思考,有的放矢地收集、分析資料,將基礎和臨床的知識進行有效地結合,讓學生步入臨床后很快適應醫師的角色。綜上所述,在消化內科教學實踐中引入PBL聯合CBL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自主學習、臨床思維及文獻查閱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培養更全面的醫學人才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郭貴龍,胡孝渠,張筱驊.CBL與PBL教學模式在腫瘤外科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0(6):630-632.
[2]李秀楠,吳玉梅,付婷輝,等.PBL結合CBL教學法在住院醫師臨床思維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3,27(7):32-34.
作者:田力 彭小青 王曉艷 沈守榮 龍宇 單位: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