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質量分析范文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質量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質量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質量分析

摘要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給予整體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生存質量量表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

功能性消化不良;護理干預;生存質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患者進食后自覺上腹部飽脹不適、早飽、惡心、過度噯氣等癥狀,或伴有上腹痛或燒灼感,經系統檢查排除器質性臟器損害者,屬于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遷延難愈、復發率高、預后差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在我國胃腸道疾患中,該病的發病率較高,發病年齡多在20~50歲,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約為2∶1[1]。伴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醫學模式的不斷改善,人們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有了新的認識,認為疾病的發生主要與胃腸動力障礙、幽門螺桿菌感染、心理因素等有關。本文通過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睡眠飲食護理等進行綜合干預,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其中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3~55歲,平均年齡(30.5±6.5)歲;文化程度:文盲3例,小學5例,中學12例,大專7例,本科及以上3例;職業:農民6例,工人8例,公務員3例,公司職員7例,自由職業者6例。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24~56歲,平均年齡(31.5±5.5)歲;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學6例,中學10例,大專5例,本科及以上5例;職業:農民4例,工人7例,公務員4例,公司職員8例,自由職業者7例。兩組在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入選患者均符合羅馬Ⅲ標準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斷標準[1],年齡20~60歲,經胃鏡、超聲、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等檢查排除胃腸道器質性疾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合并全身性或代謝性疾病者;伴有意識障礙、智力障礙、精神疾患者。

1.3護理干預對照組僅給予消化內科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內容包括:健康教育、飲食護理、睡眠護理、心理護理等。

1.3.1心理護理:針對納入患者均應建立個人檔案,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給予心理疏導,時間一般定在30min以內,在整個過程中,醫護人員應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認真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了解患者的真實感受,必要時給予適當的心理安慰和疏導,避免緊張、焦慮心理,保護心情舒暢,改善心境,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治療依從性。對應激源進行總體評價,協助患者改善對困難和挫折的看法,可以主動參與護理治療,或協助患者進行自我心身調養,可以采用催眠療法、沉思、深呼吸、音樂放松療法或打太極拳等來進行壓力緩解,分散注意力,配合護理治療。對于患者表現良好的行為,給予及時的肯定、鼓勵或贊美,使其循序漸進的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1.3.2健康教育:對每位來院就診的患者均發放一份健康教育宣傳手冊,內容包含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原因、發病規律、臨床表現、轉歸等,患者通過對疾病的認知,消除緊張心理。自覺養成規律作息、進餐,避免過度勞累或餐后劇烈活動,囑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療,為下一步護理治療奠定基礎。

1.3.3睡眠飲食護理:病房環境整潔、舒適,光線明亮,房間布置應簡單清雅,溫、濕度度適宜,對入睡困難者可遵醫囑給予鎮靜劑,或中藥、溫水泡腳,飲熱牛奶,頭部穴位按摩等,建立良好的飲食和規律的睡眠習慣,多食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食物,不暴飲暴食,戒煙、酒,勿進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品,循序漸進地增加日常活動量。

1.4評分標準采用世界普遍應用的評定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質量的專用量表FDDQL進行評分[2],內容主要包括:日常活動、焦慮、飲食、睡眠、舒適度、健康狀況、疾病控制、壓力等8個維度。分值越高表明該領域生存質量越高。

1.5統計學分析上述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整理。計數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并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日常活動、焦慮、飲食、睡眠、不適度、健康狀況、疾病控制、壓力評分分值均高于對照組,對兩組各領域分值進行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關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各種治療方案療效均不太理想,原因尚未明確,約一半確診的患者經隨訪,癥狀仍然存在[3]。大多學者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精神、應激因素等綜合作用導致[3],患者在不良的心理社會因素刺激下,情緒、精神反應成為導致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誘發或加重胃腸功能紊亂。作為患者本身,不存在器質性病變,功能性消化不良雖然不直接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或致殘率,但是長期、反復的上腹部不適感、上腹痛等癥狀,對患者的工作、學習、生活均帶來不良影響,長此以往,患者多伴有焦慮、抑郁等精神、神經癥狀,嚴重影響其生存質量,因此,應引起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眾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狀況與疾病的發病具有密切相關性,是導致疾病發生的高危因素。病情的嚴重程度主要由社會心理因素決定,本文通過心理護理為主,結合健康教育、睡眠、飲食護理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干預,在心理上給予安慰、支持和引導,調動主動戰勝疾病的信心,降低心理負擔,緩解焦慮。結合現代醫學、護理學、心理學、倫理學等學科知識,重視醫療護理工作中對患者的干預護理,彌補工作中的不足,增加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結果表明,患者的心理問題得到改善,壓力分數比對照組減少。另外,日常活動、不適度、健康狀況、疾病等方面的分數也都得到了改善,研究者采取一對一干預的模式充分利用溝通的優勢,對患者進行鼓勵、督促,為患者建立正確的思維、認知,改善不良認知、情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除患者的不良社會心理因素,同時注重抗焦慮、抗抑郁等心理治療,達到身心共同促進的效果,降低隨訪后期疾病再次復發的幾率。綜上所述,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云英,全小明,朱愛利,等.整體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0(1):23-25.

[2]王鑫,張和平,廉清媛.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慮抑郁心理及胃腸激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6):27-28.

[3]段麗萍.心理應激在功能性胃腸病發病中的潛在機制〔J〕.中華消化雜志,2011,31(6):361-363.

作者:張鳳燕 單位:山東省夏津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男人视频社区www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另类色国产综合|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1024手机看片基地| 夫妇交换性三中文字幕|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最新猫咪www免费人成|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看亚洲a级一级毛片| 四虎影视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麻豆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免费视频|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久久现线拍|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清早可以吃西瓜吗| 全彩无修本子里番acg| 老司机带带我懂得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国产精品黄大片观看| 99爱在线视频| 夫妇交换性三中文字幕| 一级女性全黄生活片免费看| 撒尿bbwbbw|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日韩亚洲专区在线电影| 五月婷婷狠狠干|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中字|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波多野结衣午夜| 亚洲黄色在线看| 男人扒开女人的腿做爽爽视频| 再深点灬舒服了灬太大了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