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分層次管理法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方法
將120名護理人員分成3個層次:責任組長、責任護士以及助理護士,各層次人數按照1∶3∶6的比例分配。
(1)責任組長:是科室的護理骨干,要求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工作時間8年以上(或經過專科護士培訓),其主要職責為執行危重或疑難癥的護理工作,并指導下級護理人員的工作;需掌握專科常見疾病、疑難疾病的護理方法,承擔相關護理新技術推廣以及總結臨床經驗的任務;對危重患者,責任組長需親自制定護理計劃,并參與護理措施的實施與指導;在工作過程中,需對責任護士和助理護士進行臨床教學與督導。
(2)責任護士:應具有協調應變能力和敬業精神,要求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工作時間3年以上,其主要職責包括:正確執行醫囑以及嚴格按照護理計劃實施,并指導下級護理人員進行工作;負責病房管理、指導患者用藥、健康教育等;參與護理查房及醫療查房,積極了解患者病情與心理變化,為診斷治療提供確切的依據;需熟練掌握除顫儀、呼吸機、心電監護儀等難度較大的搶救設備的使用。
(3)助理護士:要求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工作時間1年以上,其主要職責是輔助上級護理人員工作,以臨床基礎護理為主;需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操作流程及專科護理常規,予以患者生活上的照顧以及心理疏導;服從上級護士安排,參與護理查房、病歷討論及護理不良事件的分析。
1.1評價方法
分層次管理法實施前與實施6個月后分別進行1次理論知識及操作考核,理論知識考核采用筆試形式,均為百分制,分值越高成績越好。(1)理論知識試卷由護理部隨機從院護理題庫中抽取,并由護理部統一閱卷。(2)操作考核操作考核以醫院制定的《臨床護理技術規范》為評分依據,護理人員抽簽選擇10項基礎操作(如吸痰、鋪床、口腔護理等)中的2項進行考核。
1.2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或P<0.01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見表1。分層次管理法實施后,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考核評分均高于實施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
3小結
大量臨床護理工作需要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完成,其所在崗位的技術含量和風險性只有與其相應的資歷、學歷、技能、態度、溝通和協調能力相匹配,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和保障患者的合法權益。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護理管理模式的不斷改革,護理工作常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今,分層次管理法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中。
分層次管理法將人力資源形成梯隊關系,各層次的護理人員只對上一級或下一級護理人員負責,為各層次護理人員設計相應的管理手段,目的在于為患者提供更專業、更人性化的服務。護理管理方法是決定護理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而護理質量既保證了醫院的醫療效果又提高了患者的康復速度,從而有助于提高醫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分層次管理法為現代臨床護理模式中的最佳方法之一,能有效地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調整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由于護理人員精神壓力大、工作量大等負面因素,傳統的護理管理手段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管理效率,而分層次管理法減少了各層次護理人員的工作內容,從而實現了優化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分層次管理法與“一刀切”等傳統管理模式相比,避免了人力資源與管理資源的浪費,對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另外,分層次管理法能夠根據護理人員的性格,使其在工作中充分發揮才智與潛力。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分層次管理法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水平。
護理人員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能夠更快、更全面地解答患者的疑問,而其操作水平的提高能夠切實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務于患者。同時,分層次管理法實施后,高年資和高學歷的護理人員有更大的空間發揮自身的長處,提升自己的能力,對年輕的護士進行技術指導,在肯定護理人員自身價值的同時,促進了臨床護理的發展。
作者:岑愛萍蔣高霞張穎倪娟徐亞金單位:解放軍第81醫院護理部南京衛生學校護理系解放軍第102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