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子宮動脈栓塞術的臨床效果觀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2015年第一期
1資料與方法
1.1觀察指標比較三種治療方式下患者術中出血量、產后出血量、止血時間、手術總時長以及治療有效率。
1.2評價標準參照第7版《婦產科學》[3]中關于出血量的測量方法,計算患者產后出血量,出血量(ml)=1.05×[分娩后濕重(g)-分娩前干重(g)]。①顯效:術后迅速止血,術中和術后24小時總出血量<1000ml;②有效:術后24小時內成功止血,術中和術后24小時總出血量為1000~1500ml;③無效:術后未能有效止血,術中和術后24小時總出血量>1500ml。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2結果
2.1三種治療方法患者主要觀察指標的比較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的患者術中出血量、產后出血量、止血時間、手術總時長均顯著優于其他兩種治療方法,組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2.2三種治療方法有效率比較宮腔紗條填塞術、盆腔動脈結扎術、子宮動脈栓塞術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80.0%、68.4%和100%,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有效率顯著優于宮腔紗條填塞術和盆腔動脈結扎術(χ2=4.7122,P=0.0299;χ2=7.8019,P=0.0052),行宮腔紗條填塞術患者中5例產后5~12小時內出血量增加,后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行盆腔動脈結扎術患者中6例產后24小時內出血量增加,經陰道紗條填塞術治療4例失敗,后行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
3討論
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均是產后出血的常見原因,如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止血措施,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難治性產后出血的傳統治療方式是髂內動脈結扎或子宮切除,但髂內動脈結扎操作難度大,有效率低;而子宮切除雖能取得較好的療效,但對年輕育齡女性而言,將會完全喪失生育能力。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的方法也逐漸增多,其中包括宮腔紗條填塞術、盆腔動脈結扎術、子宮動脈栓塞術等多種類型。
本研究結果顯示,比較術中出血量、產后出血量、止血時間、手術總時長以及治療有效率等指標,子宮動脈栓塞術均優于盆腔動脈結扎術和宮腔紗條填塞術,經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的患者治療有效率達100.0%,效果十分顯著,且子宮動脈栓塞術操作簡單,對患者損傷相對較小。子宮血液供應主要來自髂內動脈的分支子宮動脈,本研究通過插管至髂內動脈或子宮動脈,造影顯示出血部位和范圍,明確大出血的位置及出血點大小,后行股動脈穿刺,通過動脈導管將栓塞材料置入子宮動脈,將出血動脈遠側支和近側支同時栓塞,阻斷近側支及側支供血,達到立即止血的目的。由于其他吻合支的存在,子宮可以得到足夠的代償血供,較少發生缺血性壞死,不僅避免了子宮切除術對患者心理及生理的傷害,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而且此手術方法不會影響其他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賴影的研究還對不同治療方式下患者的血壓、心率變化以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等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三種治療方式下患者的血壓、心率比較無顯著差異,但采用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的患者術后子宮切除的比例僅為6.7%,遠低于其他治療方式,對患者的傷害小,術后再孕率也較高。本研究在此處尚欠缺,但亦證實了子宮動脈栓塞術的優越性。
總之,采用子宮動脈栓塞術、盆腔動脈結扎以及宮腔紗條填塞術治療產后出血均能獲得一定效果,但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的適應范圍更廣,能夠實現對出血部位的精確快速靶向栓塞,安全有效,可重復性好,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較之前高,有利于再孕并可避免二次手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值得產科醫師注意的是,治療難治性產后出血可以采用多種治療方法,應認真評估患者情況,盡早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作者:魏維維牟曉玲何明祥單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