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輸血安全的臨床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對血液制備的管理應從人員、設備、環境、技術等方面入手:對分離血液成分人員、設備、環境的管理。對分離血液成分人員的管理,成分制備室人員應有國家承認的大專以上學歷,并持有采供血機構頒發的上崗證。血液成分分離室必須要具備有主管技師職稱以上的人員擔任科室領導,負責成分分離的全面工作。成分制備室工作人員工作時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技術規程,進入無菌操作間應穿好無菌隔離衣,戴好口罩、帽子。嚴禁在工作時佩戴任何首飾;并符合《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Ⅱ類環境醫護人員手冊衛生標準。工作人員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凡是患有各種皮膚病、傳染病,特別是乙肝、丙肝等陽性病毒攜帶者應調離工作崗位。對分離成分設備、環境的管理:全血采出后即刻送入分離室進行離心處理。專用的成分分離室必須設置在鄰近采血室附近的房間,并應寬敞明亮、整齊潔凈、溫度適宜,潔凈度為10萬級。其建筑面積和結構應符合操作規程和衛生學要求。所有的儀器和設備都必須經血站或輸血機構確認和驗證。
2對血液制備技術的管理:對血液制劑品種規格標準的管理:各級血站制備的血液成分品種種類:目前,血液中心應具備所有血液成分的制備能力,包括濃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少白細胞紅細胞、冰凍紅細胞、輻照紅細胞、年輕紅細胞、洗滌紅細胞、濃縮血小板(手工和機采2種方法)、少白細胞濃縮血小板、新鮮冰凍血漿(FFP)、普通冰凍血漿(FP)、冷沉淀、濃縮粒細胞等。
對各種成分血品種規格標準化管理:血站在制備各種血液成分時,必須嚴格遵照國家和衛生部頒發的《采供血機構質量管理規范》和《血站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對血液成分分離技術操作規定的管理:對手工成分分離技術的管理,如用單袋非密封系統進行分離時,必須在局部百級的潔凈臺進行;如用聯袋密封系統可在普通潔凈房間進行。成分血制備須使用1次性全封閉塑料采血器材,并有生產單位名稱和批準文號;制備成分血的全血無凝塊、無溶血,血袋封閉良好,容量誤差不大于標示量±10%。制備成分血條件要求:制備血小板應在采血后6小時內進行,濃縮血小板制備溫度為20~24℃,冷沉淀制備溫度為1~6℃;其他血液成分在4~10℃條件下離心制備。在成分分離時,應選擇制備各種制劑所要求的離心時間及轉速進行離心分離。
制備好的各種成分應貼有標簽,注明血液成分的名稱、血站的名稱及生產許可證號、采血日期與失效日期、獻血者姓名或獻血編號、采血者姓名或代號、血型等內容。對機采成分的技術管理:應按照不同血細胞分離機的參數要求及衛生部頒發的《供血者健康檢查標準》,嚴格篩選獻血者。開機前必須認真檢查血細胞分離機的電源、穩壓設備和各種配件的功能狀態。開機期間,嚴密觀察獻血者的反應,如出現獻血反應時,應停機觀察,并及時作出處理。操作完畢時認真貼好標簽,注明采集日期,血液成分的名稱、血站的名稱及生產許可證號、采血日期與失效日期、獻血者姓名或獻血編號、采血者姓名或代號、血型、保存方法等其他說明事項。
作者:王寶光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市第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