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師培訓下口腔醫學的培育綜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關于培養目標的思考
培養目標是首先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們通過七年制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些人才適應那些崗位?是不是符合現有的社會需求?而目前許多學校的七年制基本上沿用了一年綜合培養+3年醫學基礎培養+三年口腔醫學培養這種簡單的培養模式,特別是在口腔醫學教育中,在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上,與5年制本科生的培養沒有明顯差別,使得七年制學生簡單的變成5+2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導致七年制學生臨床實踐訓練時間不夠,基礎研究的時間也不夠,導致臨床、基礎都差口氣,在某種程度上陷入尷尬局面。這顯然不符合七年制長學制教育的初衷。那么教育部和衛生部新提出來的新型/5+30模式,實際上在上海已經實行一段時間,學生經過五年制本科學習后,如何進入下一個階段3年培訓?5+3一貫制還是從五年制中選拔?這直接關系到招生生源,而且即使是5+3一貫制,仍然比7年制多一年,在招生上仍然不占優勢,因此5+3和7年制仍然不是一回事,對現有7年制在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上進行合理調整后,7年制仍有較強生命力。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養人才,培養出符合人才市場需要,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符合國家建設需要的人才。對于7年制的培養目標,應加強頂層設計,換句話說/按需培養0,隨著口腔醫療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越來越多的外資或者私人資金開始投向口腔醫療市場,高端口腔診所越來越多,但是制約這些私人或外資口腔診所醫院發展的一個問題是人才缺乏,目前高水平醫生大多集中在公立醫院,而目前我們培養出來的口腔醫學專門人才,即使是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在臨床新技術掌握程度、服務意識、人文素質、接診技巧等方面,距離能夠提供高層次口腔醫療保健的要求還有較大距離;口腔醫學七年制學生具有綜合素質高、英文水平好、溝通能力強等優勢,如果善加引導,創新培養模式和方法,就能夠培養出高質量口腔醫學專門人才,就能夠適應這種人才需求,將會有越來越好的就業空間。
因此我們提出分級培養的概念:為滿足社會對不同層次口腔專門人才的需求,克服與國內同行院校/同質化0競爭的問題,對不同學制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目標化分類培養。第一層次以七年制長學制為主體,以課程國際化建設為契機,強化競爭、流動、淘汰機制,以國際化標準采取精英式教育,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口腔專門人才。第二層次是五年制口腔醫學,結合國家政策,五年畢業后再經過3年的系統培訓,目的是培養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基層口腔醫療服務的全科口腔臨床專門人才,加強臨床操作技能訓練和自我學習能力培養,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兩個培養層次實現相互流動,優勝劣汰,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個人特點、發展潛能,選擇合適的培養模式,使我們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根本轉變,顯現出突出特色。
二、進一步明確培養目標,調整教學計劃,突出七年制特色
就像前面提到過的那樣,多數院校強調7年制學生培養的/強基礎、寬口徑0,多數7年制學生的第一年在生命科學院一類的綜合院系培養,其目的是提高和強化學生的科研素質,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效果并不理想,首先7年制學生實際上沒有太多的時間從事科研工作,主要優勢還在于較充足的臨床技能培訓,因此這一年強基礎并沒有進一步強化他們的臨床技能,有些/刀鋒走偏0;其次,口腔醫學專業和基礎課程任務非常繁重,而他們進入口腔專業課學習的時間明顯滯后,形成了一個/前松后緊0的情況,使學生普遍感覺進入專業課學習后,課程負擔突然加重,很不適應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然是不合理的;最后,由于專業課學習時間不充足,想根據7年制的特點增加部分專業課學習(比如臨床新技術、新方法的介紹和拓展),也有些捉襟見肘,因此很多院校迫不得已,在專業課學習培養方案上與5年制基本一樣,這也是由于培養時間不夠造成的,這顯然不符合7年制的培養目標。因此應該認真反思7年制的培養計劃,是不是完全符合我們的培養目標,是不是可以將其第一年從綜合院校生命學院撤回來,適當增加與口腔醫學相關性更強的科學,或者使他們能夠早期接觸口腔臨床,適當增加專業課學習的時間,使專業教師有更充足的時間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這至少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畢竟沒有充足的培養時間,是不能培養出與眾不同的高素質人才的。
三、堅定不移的走國際化道路,將7年制學生培養成具有國際化競爭力的口腔醫學專門人才
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和全球一體化,人才流動和技術的全球化已成為趨勢,因此課程國際化建設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不能再用/國情0和/學生接受能力0等借口阻礙口腔醫學人才的國際化進程。7年制學生普遍具有較高英文水平,接受能力強,更加適合進行課程國際化嘗試,已經畢業的7年制畢業生普遍反映,雖然專業課學習階段較為緊張,但是從7年的全過程總體來說,課程過于輕松,壓力不大,學習過程缺乏挑戰性,因此大多數7年制學生完全可以能夠接受強度更高的學習[5]。因此應該考慮從生命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順序學習開始,就基本實現完全的課程國際化,從教材、授課內容、考試考核等教學的全過程全面實現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培養接軌,這樣學生進入專業課學習時,就能夠較輕松的接受專業課國際化。
通過這樣的培養,學生經過7年一貫制的國際化培養,就能夠在接診技巧、專業知識、臨床技能等方面實現與國際先進水平基本接軌,從而成為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口腔醫學專門人才,無論是出國考取行醫執照,還是進入高端口腔醫療機構,或者通過考博進入高校,都得心應手,完全擺脫了與同層次口腔醫學畢業生的/同質化競爭0。
作者:亓慶國葛少華郭春曉楊丕山單位:山東大學口腔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