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科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關系國民生活的社會結構性問題逐漸顯現,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尤其突出。因此,每一位入學的大學新生都應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充分利用好在校的學習時間及實踐機會,有目標地提升自己的基本素質、專業技能,從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及工作崗位的要求。
醫科院校學生近年來的就業率在95.61%左右徘徊。這其中有58%的學生是被動選擇工作,只有13%的學生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剩下27%的學生選擇的職業甚至和當年所學的專業無關,這是缺乏目標導向(職業生涯規劃)所致。這些醫科院校畢業生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適合的工作崗位是什么?和所學專業的關系是什么?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路徑和成長路徑?這些問題沒想明白,只是從眾地做教師布置的作業,臨近畢業才發現學習的知識不能融會貫通,畢業時處于兩難境地:是就業還是繼續升學?如果繼續升學要選擇什么專業?要學習到什么程度?要選擇怎樣的學習方式?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要在剛入大學校門時就開始思考和初步設定。分階段設計目標,運用合適的方法實現每個階段目標,最后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只有目標明確的人,才能整合資源,提高時間的使用效率,成就自己的人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對職業生涯乃至人生進行持續性系統計劃的過程。一個完整的職業規劃由職業目標定位、職業計劃設計和職業規劃評估調整3個要素構成。
2醫科院校學生職業目標定位
職業生涯規劃至關重要,在入學伊始就要開始給自己定位,初步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要想制訂符合社會發展規律、適合自身情況的職業目標,需要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2.1外部環境分析
總體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從重工業逐漸向關系民生的服務業轉移。這類服務業中,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相關產業將會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在醫療產業方面,黨的提出: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產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我國四十多年的醫療改革催生了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大健康產業是隨著健康理念的延伸而形成的健康關聯產業的集合。大健康產業可分為以產品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和以服務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兩大類,主要產業有:醫療、康復、醫藥、保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等相關產業。由此可見,和人的健康、生命相關的職業選擇領域不再局限在醫院、醫藥等傳統行業,而是擴展至和人類健康相關的各個方面,涉及“防、治、康、養”的各個相關業態,例如:健康體檢、基因檢測、生物制藥、健康食品、醫療養老、康復理療、生態旅游等。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醫科院校學生需要把自己放在更加廣闊的行業范圍內進行深入思考:現在所學的專業和未來可能熱門的就業單位和就業崗位會有哪些關聯?要善于分析行業發展的規律和趨勢,能夠以未來時代催生的工作機會和發展機遇作為個人學習發展的目標,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當下社會中已有工作單位和工作崗位。
2.2自身情況分析
僅關注社會發展趨勢和行業發展動態還遠遠不夠,醫科專業的學生也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訂符合自己的發展目標。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性格、能力、職業價值觀。(1)興趣。興趣是成功的關鍵,一個人對自己的專業越有興趣,就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認真學習、思考、研究甚至是創新,也更容易容忍學習、工作過程中的各種辛苦和煎熬。從數據上來看,在業內成就斐然的人都是在這個領域或行業頗具興趣、不懈鉆研的人。因此,要盡早弄清楚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和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不能確定自己職業興趣的醫科學生,可以參考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來初步判斷自己的職業興趣。(2)性格。這里談到的性格不僅僅是說外向、內向,而是說在職業崗位中體現出來的內在心理的穩定性,這是長久地、發展性地從事某種職業的必要條件。例如:堅毅、執行力強、條理清晰、冷靜細膩、有創造性等。MBTI職業性格測試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3)能力。這里的能力是指社會能力和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就是我們一般描述的個人的素質特征,例如計算能力、邏輯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能力等。專業能力是指所學習的專業知識能力和專業實踐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表現程度。如果說興趣和性格維度為職業生涯規劃目標提供了可能性,那么能力這個維度制約著將來職業目標實現和發展的現實性。再結合圖1來說,了解自己職業興趣、職業性格和專業能力的醫科學生更容易從諸多的小星星中確定適合自己未來發展的職業目標。
3醫科院校學生職業計劃設計
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是最難最關鍵的部分,占到一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60%,剩下的30%是目標管理,還有10%是目標執行。
3.1目標的分類職業生涯規劃的目標體系
由長遠目標、階段目標、近期目標、具體措施構成。其中長遠目標是指一個人立志終生奮斗的行業未來將會達到的職業高度以及想要實現的生活狀態。長遠目標一般來講是25~40年之后的職業狀態和生活狀態。階段目標是指一個人以其未來25~40年的職業目標為靶向,需要把其人生根據時間段劃分成多個階段,把長遠目標進行分解,每3~5年設定一個符合自己的目標,為實現長遠目標做好步步為營的準備。近期目標是一個人為了有保證地實現3~5年的階段目標而設立的年度目標。具體措施是一個人以每年的年度目標為出發點,設計好月度計劃、周計劃、日計劃,按照既定計劃認真執行,從而有效地實現年度目標。
3.2職業目標的管理
在逐層分解職業目標時,要注意分解的科學性,即相關性、可行性、具體性。第一,相關性。相關性體現在從上而下分解目標時,目標的設立有極強的關聯性。例如:如果長遠目標是骨科護士長,那么每個階段目標就要設立為相關資格條件的具備:在醫科院校學習時要取得資格證書,畢業時要選擇骨科專科醫院或者骨科是重點科室的醫院,工作中要明確自己能力提升的方向,及時把握工作機會,從而早日實現自己的長遠目標,而不是說要在學校階段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取得鋼琴8級證書,要在工作階段花費時間取得全國舞蹈大賽的名次。第二,可行性。醫科院校學生由于缺乏工作經驗,容易在分解目標的時候出現好高騖遠的情況。當不能實現好高騖遠的近期目標或階段目標時,容易灰心沮喪,從而否定自己的長遠目標。醫科院校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既有挑戰性又有可行性的近期目標和階段目標。第三,具體性。學生在制訂近期目標或具體措施時,容易定性化描述,缺乏定量化的內容和標準,所以執行起來缺乏動力和成就感。因此,要讓自己明確每個具體措施的具體內容、實現標準以及實現期限,清楚要實現這個目標到底需要從哪幾個方面做出哪些具體的努力。為了便于理解,舉例說明醫科院校護理專業的學生是怎樣運用上述3個原則設計、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的。
4醫科院校學生職業規劃評估調整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必須根據實施的情況以及相應環境的變化來進行及時評估與修正,避免一錯再錯。評估,一方面是要階段性檢查、回顧既定職業生涯規劃的合理性及執行的效果,另一方面是重新評估自己、評估環境、評估機會,重新修正目標和路徑的過程。審時度勢,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做到職業生涯規劃與時俱進。
4.1評估的內容
4.1.1目標評估由于制訂職業生涯規劃表時,醫科院校學生對自己的認知、對社會的認知、對行業的認知都不成熟,所以會發生目標定得過高或者過低、目標定得不夠明確具體、目標的關聯性定得不夠合理等情況。因此,要在每個月、每個學期、每個學年回顧反思,評估既定目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4.1.2路徑評估職業生涯規劃是由長遠目標、階段目標、近期目標、具體措施構成的。其中,階段目標、近期目標、具體措施都是我們實現長遠目標的重要路徑。例如,階段目標是否要設立繼續深造的路徑?近期目標是否要設立通過護考的路徑?具體措施是否要能夠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這些都需要進行階段性評估和思考。此外,還要結合各種突發情況及時評估、調整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路徑。
4.1.3方法評估相比前兩種評估而言,醫科院校的學生更常見的問題是:由于學習方法不對,對自己的管理不到位,導致路徑沒有按期實現,從而造成了目標定得不合理。因此,階段性回顧的時候,要注意評估學習方法是否需要改進?自我管理技巧是否需要調整?
4.2調整的方法當醫科院校的學生發現制訂的目標或路徑經過評估后需要調整時,可采用以下方法來調整。
4.2.1重新評估自身條件人的發展始終存在于變化之中。原來喜歡的工作現在覺得乏味,原來不具備的能力現在具備了。到底什么工作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呢?
4.2.2認真評估職業機會社會發展會催生眾多新興的行業和工作崗位。同行業里,也會存在工作崗位、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工作收入的不同。在認為原有的職業生涯目標或路徑不再適合自己時,面對多種發展機會,怎樣鑒別、取舍就成為職業生涯調整的關鍵。需要深入了解打算調整的行業、企業或者崗位,必要時可以先采取試崗1~3個月的方式進行嘗試,從而準確評估職業機會,避免因盲目選擇導致的錯誤。
4.2.3重新修訂職業生涯規劃在對自己進行客觀評估以及對職業機會進行認真思考后,我們一旦確定了新的發展目標,那就要制訂新的相關的階段目標、近期目標與發展措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人的一生如果沒有目標,沒有提早規劃,就會像水面的浮萍,活得渾渾噩噩。職業生涯規劃對任何一名學生都大有裨益,需要在對自我科學認知、對社會正確認知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并一步步地去實施。
作者:楊雅靜 單位:太原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