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結核病患者護理干預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方法
1.1.1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1)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主動與其溝通,向其講解結核病相關知識,并告知患者按時服藥的重要性。(2)按醫囑給予患者臨床護理。
1.1.2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性護理干預(1)護理人員培訓:對護理人員進行結核病知識、語言禮儀、行為規范等培訓,使其在給予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時,突出禮貌性、文明性、樂觀性、情感性、規范性,讓患者能夠充分感受到人文關懷[3]。(2)健康宣教:第一,采用集中講座、觀看影像資料、個別指導、發放宣傳手冊等方式,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講解,其內容包括:結核病致病因素;機體病理性改變;傳播途徑;康復治愈方法;治療期間患者應注意事項;隔離常識等。第二,讓患者清楚知道早期-聯合-全程-規律-適量用藥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以及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飲食對促進機體恢復的作用。第三,教會患者有效排痰、正確采集標本的方法。(3)心理護理:對于悲觀型患者,給予其心理疏導時,應注意激發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與勇氣,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家屬溝通,讓其給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對于憂郁型患者,主要采取疏通與開導方法,引導其參加娛樂活動并結交知心朋友,使之保持樂觀的情緒;對于過分依賴型或過分執拗型患者,采取規勸、解釋方法,并經常給予其表揚與鼓勵,增進患者的自強意志。(4)社會支持:在臨床護理中注重家庭的關心和支持,鼓勵患者家屬每天探視患者,讓其能夠充分感受到家庭溫暖與關愛;對于經濟特別困難患者,為其積極尋求社會支持,以減輕患者心理壓力。
1.2評價指標采用GQOLI-74生活質量評分表給予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4],內容包括:物質生活、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等項,每一項分值均為25分,總分100分,總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3統計學處理收集資料均選取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給予t檢驗,其表示法為均數±標準差,P<0.05提示兩組對比資料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物質生活評分兩組沒有明顯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討論
結核病是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在國際社會已經引起高度重視,結核病如果治療不徹底,易發生反復性感染,患者易出現漸進性的體力喪失及心理改變,致使患者社會功能下降。另外結核病病程長,藥物的副作用較大,加之社會偏見及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差,嚴重影響了其生活質量。
本次研究中,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使群體或個體改變不利于機體健康的行為與生活方式,控制結核菌的傳播。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健康教育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中,觀察組采用個性化的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對結核病相關知識的知曉度,讓患者對疾病控制與預防有了更加深入了解,增加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另外觀察組患者護理中,我們還注意調動可利用的社會支持,給予患者幫助與支持,提高了患者綜合自護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等項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其與董其風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這一結果說明患者的物質生活沒有隨著護理干預而發生改變,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主要因素為心理功能、軀體功能與社會功能,針對患者心理、軀體、社會等三方面存在的問題給予綜合性護理干預,使患者不僅獲得了社會支持,同時也提高了患者遵醫行為,從而保證了臨床治療效果。
作者:封金妮單位: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