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附著齦重建在口腔種植修復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析附著齦重建在口腔種植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50例需要口腔種植修復的患者,按照個人意愿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口腔修復治療,觀察組采用附著齦重建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手術后5周有效角化黏膜寬度、總滿意度、住院所需天數。結果: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68.00%)(P<0.05);手術后5周有效角化黏膜寬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總滿意度率(88.00%)明顯高于對照組(60.00%)(P<0.05);住院所需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與常規(guī)口腔修復方法相比,附著齦重建在口腔種植修復中不僅有利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有效角化黏膜寬度,更利于減少患者住院天數,提高滿意度,附著齦重建具有獨特的臨床優(yōu)勢。
【關鍵詞】附著齦重建;口腔;牙齒;修復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改變,口腔咀嚼功能障礙患者愈來愈多,人們對自身口腔健康的要求隨之增加,口腔咀嚼功能障礙嚴重影響到患者日常飲食狀況[1]。臨床常采用附著齦重建種植修復治療口腔咀嚼功能障礙[2-4]。筆者選取50例需要口腔種植修復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旨在探析附著齦重建在口腔種植修復中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案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大連醫(yī)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需行口腔種植修復的患者,病灶部位均為前牙區(qū)域,牙槽嵴頂>0.06mm;無合并嚴重心肺腎疾病與心血管疾病;本研究取得患者同意,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個人意愿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中男12例,女13例;年齡為23~43歲,平均(25.69±1.36)歲。觀察組中男16例,女9例;年齡24~45歲,平均(26.17±1.23)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口腔種植修復:治療前消毒患者口腔,然后在需行種植修復的牙齒區(qū)域做手術切口,手術過程需要醫(yī)生仔細觀察、慢慢的進行剝離黏膜與骨膜,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修復。觀察組采用附著齦重建口腔種植修復:手術前檢查患者牙齒缺損的位置和臉頰側角化黏膜的附著情況,清理牙齒上的異物并消毒牙齒,記錄無損壞的角化黏膜寬度。然后給予患者病灶部位麻醉,做一梯形切口在附著齦位置,保存牙齦乳頭位置。調節(jié)牙齒黏膜到前庭溝。兩組患者均給予可吸收縫合線縫合傷口,給予抗感染、護理干預等常規(guī)治療。在手術后2周均對患者病灶部位牙齒進行印膜,以及在手術后4周,給予附著齦重建良好的患者進行烤瓷冠修復,附著齦無效的患者需進行二次修復,在5周后分別測量兩組患者有效角化黏膜寬度。
1.3評估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手術后5周有效角化黏膜寬度、總滿意度率和住院所需天數。根據患者治療后附著齦的寬度以及牙齦根緣外形的組建狀況評估本次手術情況。附著齦黏膜寬度變寬2~3mm,且牙齒協(xié)調性較好則為顯效;附著齦黏膜寬度變寬1~2mm,且牙齒協(xié)調性明顯改善為有效;附著齦黏膜寬度變寬0~1mm,且牙齒無協(xié)調性為無效。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患者在出院之前給予發(fā)放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其中非常滿意3分,滿意2分,一般滿意1分,不滿意0分,非常滿意度與滿意度之和為總滿意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前后有效角化黏膜寬度和住院天數比較兩組患者在手術后5周有效角化黏膜寬度均有改善,觀察組改善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住院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的6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6.639,P<0.05)。見表2。2.3兩組患者總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總滿意度率為88.00%,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60.00%(P<0.05)。
3討論
近幾十年來,口腔疾病患者數量呈現上升的趨勢,口腔種植修復治療方式在牙科治療中使用的頻率越來越多[5]。附著齦是防止致病菌侵襲牙齦組織的重要保護屏之一,且附著齦能夠防止牙齒疏松,穩(wěn)固牙齒結構[6]。附著齦重建效果的優(yōu)差對牙齒后期修復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常規(guī)牙齦重組縫合和手術完畢后,種植體四周的教化黏膜常常附著力不是很理想,會提高患者牙齒里種植體四周的感染幾率,牙齒與牙齒之間的協(xié)調力低,大大影響到日常飲食狀態(tài)。而附著齦重建術使用的材料為纖維素的結締組織,根據患者牙齒牙槽的結構,將材料緊密貼在患者牙槽骨上和角化上皮貼在游離齦與附著齦上,該技術是近幾年在臨床牙科治療上興起的一門新技術,是牙齒根部向復位瓣術改良后的新型技術,主要優(yōu)勢為:①如果在為患者行牙冠修復前行附著齦重建,就會減低術后牙齒黏膜縮小的機率,最大限度保全牙齒黏膜;②在為患者行二期種植時,給予附著齦重建,可避免再次手術,降低手術應激。能夠完全避免常規(guī)牙齦重組縫合和手術后出現的不良事件,能夠減少口腔種植修復后口腔強黏膜變小的發(fā)生幾率。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本探究中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附著齦重建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牙齒功能。觀察組手術后5周有效角化黏膜寬度明顯大于對照組,提示能加快有效角化黏膜寬度變寬,避免患者需再次手術治療,且能使其牙齒功能盡早恢復。觀察組總滿意度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附著齦重建方式更受到口腔疾病患者的青睞。該操作方式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起效快的特點,能縮短患者住院天數,減少其經濟負擔,進而贏得認可和信任,提高本院競爭能力水平。本探究結果與李海霞[7]研究結果相似。由此可見,本探究具有較高的可行性、科學性和可信度。綜上,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中采用附著齦重建治療方式,不僅能夠改善患者口腔功能,還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該治療方式優(yōu)于常規(guī)口腔修復方法,是牙齒疾病患者理想的治療方案,可滿足現代人們對美的追求觀念。
參考文獻
[1]李艷平.附著齦重建應用于口腔種植修復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A01):109-110.
[2]容明燈,黃雁紅,盧海賓,等.顯微牙周外科技術在種植體周附著齦增寬術中的應用[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8,36(1):71-75.
[3]劉碩,潘亞萍.附著齦寬度及其臨床意義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5,8(4):252-254.
[4]薛燕.三種材料修復楔狀缺損牙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28(5):31-32.
[5]楊君平,孫媛媛,劉峰,等.144例牙周健康青年人全口唇頰側附著齦寬度的測量分析[J].口腔生物醫(yī)學,2017,8(3):163-167.
[6]黃忠鎖,笪海芹,汪涌.超聲骨刀在微創(chuàng)牙冠延長術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yī)學,2016,37(7):855-857.
[7]李海霞.附著齦重建在口腔種植修復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1):44-46
作者:姜全春 單位: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