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培養綜合性人才教學體系與平臺的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綜合性應用型藥學人才的重要環節。本文探討了系統性、分階段、層次性的實踐教學體系及平臺的構建,已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及平臺相關的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手段與方法、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及實踐教學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系統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培養出綜合性應用型藥學人才。
關鍵詞:體系和平臺構建;實踐教學;綜合性應用型;藥學人才
能力、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習慣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1,2〕。長期以來,在高等教育中存在著重理論知識、輕實踐技能的現象,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理論脫離實際,實踐動手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差。近年來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針對我院應用化學(藥物合成)及制藥工程專業等存在的實驗課時數偏少,實驗平臺低,實驗教學內容缺乏知識的連貫性和相關性、缺乏設計性、綜合性、創新性,實驗室管理不完善及教師工程實踐水平較低等問題;同時為了更好接軌學校向應用型、綜合性轉型辦學方向,藥學專業教師就如何構建符合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的實踐教學體系、革新實驗教學內容、完善實踐教學平臺、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和制定實驗管理規章制度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探索,希望通過構建系統性的實踐教學體系與平臺,使實踐教學成為培養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拓展就業渠道、彰顯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
1系統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和平臺的構建
1.1重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根據“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的人才培養目標,認真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的比重,解決了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2016年,本院制藥工程等藥相關專業的實踐教學學時達到總教學學時的52.4%,并形成了基礎實踐能力-提高實踐能力-綜合性應用型實踐能力的逐級強化的“分階段、分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一、二年級主要開設無機、分析、有機、物化等基礎課程實驗,側重基礎性實踐能力培養;三年級主要開設藥學專業課程實驗與專業見習,并開始接觸專業技能大賽及科研課題研究,側重專業能力的提高與升華;四年級主要進行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畢業實習等集中實踐環節,側重研究創新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培養。
1.2堅持“基礎與拓展”、“訓練與研究”相結合原則,改革實踐教學內容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認真修訂實踐課程教學大綱,注重實踐內容前后銜接、循序漸進、層次分明,強調實踐內容的系統性、綜合性、設計性和開放性,優化實驗項目配置比例,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項目,培養出既有系統知識、又有強實踐、高素質的綜合性應用型專業人才。如優化藥劑學實驗內容以適應藥劑學的發展,把實驗內容分成驗證性、綜合性和設計性三大部分;并且根據緩控釋制劑是藥劑學研究的主流和熱點,增加了緩釋劑、包合物的制備等新技術和新劑型的實驗內容〔3〕。改進了藥物分析實驗內容,盡量選擇與專業教師及學生科研項目相關的實驗內容,讓學生能為更好完成科研項目打下基礎,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和積極性〔4〕。提出了課題項目式教學,教師可圍繞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或開放實驗室項目等課題開展理論結合實踐的課程講解〔5〕。結合學生專業見習或專業素質教育實踐課程,由專業教師引導學生參與藥用植物資源的調查,指導學生拍攝、采集藥用植物并制作標本,整理藥用植物照片及藥用植物標本并結合網上查詢資料建立藥用植物標本庫。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標本庫構建,解決了學生對天然藥材了解與認識的薄弱;同時把建立的藥用植物標本應用于《藥用植物學》、《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等專業理論教學中,既改革了專業見習內容單一的問題,又解決了專業理論課的教學輔助材料缺少的問題,同時提高了學生對實踐和理論學生的興趣。
1.3加強平臺建設,拓展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空間充分利用制藥工程新專業專項建設資金、學校日常教學專項經費、重點學科經費等加大專業教學儀器設備采購和實踐教學環境建設。遵循“基礎性、提高性和研究創新性”的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在學院構建的福建省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平臺的基礎上,建設了藥物化學與藥物合成及天然藥物化學聯合實驗平臺、藥物分析與生藥學及藥理學聯合實驗平臺、制藥仿真實驗室、動物房、細胞房等專業課程實驗教學平臺,海洋生物醫藥科研平臺、160m2仿GMP的藥物制劑實訓實踐中心和泉州師院-創新環保分析檢測中心。綜合這些校內實驗室和實踐平臺,分為基礎教學實驗室、專業教學實驗室、科研實驗室及實訓實踐中心,分別承擔學科基礎實驗教學、專業實驗教學、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課題研究及實驗、校內實踐實訓訓練。值得一提的是藥物制劑實訓實踐中心可同時容納60余名學生進行實訓,設有顆粒劑、片劑、膠囊、滴丸和軟膏等5條生產線,產能依次為:顆粒劑18kg/h、片劑12000片/h、膠囊20000粒/h、滴丸10000丸/h、軟膏30L/h,對應開設的實訓項目分別是黃連顆粒的制備、碳酸氫鈉片的制備、布洛芬緩釋膠囊的制備、復方丹參滴丸的制備和雙氯酚酸鈉軟膏的制備,保證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藥物生產的規范安全操作意識的培養。而泉州師院-創新環保分析檢測中心是與具有分析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的分析檢測中心,可以對外接收分析檢測環境相關的氣、液、固樣品;也可培訓學生的分析檢測技能。在建設校內實踐平臺的同時,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拓展建設校外實踐基地,目前,與福建太平洋制藥有限公司、泉州恒達制藥有限公司、泉州羅裳山制藥廠等區域藥企建立人才培養實踐基地。為培養實踐能力強的綜合性應用型藥學人才提供條件。
1.4建設良好水平的“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教師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專業堅持內培外引措施。加大力度引進具有行業企業工作背景、產學合作經驗豐富、技術服務能力較強的“雙師雙能型”人才;充分利用社會優秀人才資源,積極聘請企業行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客座教授等;有計劃地安排青年教師到行業企業等實際部門參與研發、工作、實習和鍛煉,組織教師參加由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及相關社會組織開展的業務活動,提高學術、技術水平和專業實踐教學能力;專業組織教師進行職業技能培訓,選派教師參加省師資閩臺聯合培養計劃培訓。通過以上多種途徑,打造作風優秀、結構合理、專業素質高的師資隊伍。目前專任教師100%有雙師證或企業行業背景,85.7%專職專任教師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同時聘請6名企業優秀高級工程師或工程師人員為兼職教師,為實踐教學提供了師資保障。為綜合性應用型藥學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師資力量。
1.5重視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研究能力充分發揮第二課堂作用,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課外實踐活動,拓展課外實踐內容。結合教師的科研項目,將科研成果應用于實踐教學中,帶動教學內容的更新,并充分發揮導師制和第二課堂活動,充分開放實驗室,吸納二下或三年級學有余力的學生加入教師科研項目研究,指導學生申請各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并到實驗室開展項目研究。同時引導學生把學科專業知識學習與參加各類各級學科技能競賽、考取專業技能資格證書相結合。例如鼓勵同學參加福建省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全國大學生化工原理實驗競賽、各級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等學科技能大賽及專業自己主辦的專業知識競賽等,引導同學了解、學習并參加執業藥師資格證考試等,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和自主創新能力。1.6建立了完善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保證實踐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實驗室統一由二級學院實驗管理中心管理,每個實驗室均安排有明確的安全責任人,負責實驗室、儀器設備、藥品等的運行與安全管理。每一間實驗室都要有對應的安全信息牌,實驗室要求上墻實驗室規則、實驗室安全規則、學生實驗守則,如有大型儀器或專業儀器設備,應該上墻相應的儀器操作規范要求。藥品按等級規范管理并標有相應的級別標識。實驗室裝噴淋裝置、配備應急醫藥箱、放置消防沙箱、防火毯、滅火器等消防安全設施并定期檢查更換補充。實驗室要有進出使用記錄、實驗室的儀器設備要有運行記錄、藥品試劑及耗材要有領用消耗記錄。規范管理保證了專業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及充分利用。
2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和平臺構建的實踐成效
系統的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和平臺構建,得到相關領導和同行專家認可。按GMP理念設計的藥物制劑實訓實踐中心受到了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專家、省教育廳評估中心領導、市行政領導與科技專家、臺灣元智大學同行等的考察與參觀,均肯定了該平臺在綜合性應用型藥學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學生充分利用專業構建的開放實驗室平臺,開展第二課堂,近三年來,學生的科研興趣和自主創新能力培養效果顯著。在專業教師指導下,獲批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4項,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6項,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1項;學生14篇;其中有論文作品在第五屆“挑戰杯”泉州師范學院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及第十一屆“挑戰杯”福建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分別榮獲二等獎和三等獎。專業知識學習結合學科各類技能大賽的實踐教學體系初顯效果,學生的實驗實踐動手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激勵了學生參加各種技能競賽興趣。2016年,專業學生參加了福建省教育廳舉辦的“第一屆福建省大學生化學實驗邀請賽”榮獲了三等獎;2017年,專業學生參加了“中南地區高校化工原理大賽暨全國大學生化工原理實驗大賽”也榮獲了三等獎。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與研究意識的提高,為學生畢業就業奠定良好基礎。近三屆學生就業率均在98%,近三年考研率大概在13%~18%范圍,高于學校整體的考研平均水平。
3結語
總而言之,實踐教學環節不僅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習慣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經過近三年的探討與實踐驗證,系統性、分階段、層次性的實踐教學體系及平臺的構建對培養綜合性應用型的藥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今后,應該在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手段及方法、實踐教學指導師資隊伍、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等方面進一步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及產教融合的培養模式,提高綜合性應用型的藥學人才素質。
參考文獻
〔1〕林華,李慶,陳志謙.材料物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8(3):161-164.
〔2〕孫偉民.大力加強實踐教學,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6,(3):42-43.
〔3〕呂鳳嬌,吳洪.關于藥劑學實驗教學的探討〔J〕.海峽藥學,2011,23(4):207-209.
〔4〕翁文婷,吳洪.關于藥物分析實驗課教學改進的實踐與設想〔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3,33(3):79-81.
〔5〕高平章,曾煒,吳洪.開設《海洋藥物學》課程的體會與實踐〔J〕.海峽藥學,2014,26(1):145-147.
作者:謝曉蘭 高平章 翁文婷 呂鳳嬌 單位:泉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