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中藥治療癲癇的研究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黑龍江中醫藥》2016年第4期
摘要:癲癇是位于大腦、丘腦-皮質系統、中腦上部的神經元高度異常放電引起的反復發作的慢性腦部疾病。癲癇作為一種古老的疾病,采用中醫中藥治療的歷史源遠流長,發展到現代,與現代醫學治療手段相結合,取長補短,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為探討中醫中藥治療癲癇的研究進展,通過查閱近5年的相關文獻,分別從單獨中藥治療、中藥結合抗癲癇西藥、中藥結合中醫其他治療方法的臨床觀察以及有關的實驗研究的方面做一綜合概述。
關鍵詞:癲癇;中醫藥療法;綜述
癲癇是神經系統常見疾病之一,是由遺傳、顱腦外傷、產傷、腦血管疾病、腦囊蟲等疾病造成的以短暫性的癇性發作為特征的腦神經功能障礙性疾病。因為癲癇的發病機制尚不十分確切,所以對癲癇的治療仍是以控制發作的頻率、縮短發作持續時間、減輕發作程度等的對癥治療。現今已經能有效運用臨床抗癲癇基礎藥物治對癥治療了,而運用中醫中藥是中醫學治療癲癇的一大特色,在這一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現將近5年來有關中醫中藥治療癲癇的臨床觀察以及實驗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臨床研究
1.1單獨中藥治療
孔凡玉自擬息風鎮驚、清熱豁痰的定風湯治療證型為痰熱挾驚的小兒原發性癲癇40例,總有效率為90%。該方使用大量礦石類藥物,取其寒涼、重鎮之性,以達到清上炎熱勢、鎮驚潛陽的效果,清熱豁痰以除病之因,鎮驚潛陽以消病之誘因,從而達到治療效果。鄭春香等將31例難治性癲癇患者分為柴貝止癇湯單獨治療組和添加組,結果單獨治療組總有效率為50.00%,且對各發作類型均有效,添加組有效率為42.86%,提示柴貝止癇湯有效控制癲癇發作程度和減輕持續的時間,是其本身作用而不是因為聯合了基礎抗癲癇西藥而提高的療效。此方由天麻、柴胡、浙貝母、牡蠣、地龍、石菖蒲組成,從郁、從風、從痰論治,其功效為疏肝理氣、化痰息風、醒神開竅。孫明媚等采用具有疏肝理氣、化痰息風功效的止癇湯治療癲癇患者60例,總有效率為80%,提示止癇湯可通過抑制腦神經元異常放電治療癲癇,并且對治療棘(尖)慢、多棘慢波療效最好。路巖莉等采用息風膠囊(主要成分:石菖蒲、全蝎、紫河車、天麻、白礬、白僵蠶等)治療中央顳區棘波的小兒良性癲癇,總有效率為84.21%,有效控制臨床發作程度和提高腦電圖改善程度,此方從腎論治,補腎精治其本,息風豁痰治其標,從而達到益腎填精,息風豁痰的功效。曹建梅收集汪受傳教授運用豁痰息風、鎮驚開竅法治療小兒癲癇30例,有效率達93.33%,汪教授自制定癇散加琥珀粉、羚羊角粉及中藥辨證論治進行干預治療,取得了顯著的療效。田振華運用具有祛痰化瘀、止痙寧癇作用的膽南星寧癇顆粒治療癲癇,顯效率為77.78%,總有效率為97.50%,說明此藥在控制癲癇發作、減少發作次數、減輕癥狀程度方面具有顯著療效,長期服用,安全、無毒副作用,抗癲癇效果明顯優于苯妥英鈉組。上述學者對于癲癇的治療可歸納為:①痰、火、驚、郁,瘀為癇病的病理因素,各病理因素相互兼夾,治療時各有側重;②息風以治標,治血以助息風,養心以安神、滋肝補腎以治其本,與中醫學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治則相吻合。
1.2中藥聯合西藥治療
陸玲丹等觀察了61例癲癇患者,治療組30例用化痰息風方和西醫基礎治療(丙戊酸鈉或丙戊酸鈉緩釋片或卡馬西平)配合治療,與僅使用西醫基礎治療的對照組31例進行對照觀察,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00%,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了化痰息風方藥配合西醫治療癲癇在減少發作頻率,減少中醫癥候積分方面明顯優于單純西藥治療。蔣莉婭等采用復方丹參滴丸配合常規抗癲癇(丙戊酸鈉,重者加服復方苯巴比妥溴化鈉片,發作時靜推地西泮)及對癥治療59例外傷性癲癇患者,復方丹參滴丸由丹參、三七及冰片組成,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聯合西藥可降低血清TNF-α、IL-6、CRP值有關。張根娣等運用定癇沖劑(僵蠶、地龍、龍齒、茯神、當歸、白芍、炙甘草)聯合丙戊酸鈉及相應的對癥治療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癲癇34例,總有效率為97.06%,取得了顯著的療效。吳敏玲把68例痰氣郁結型癲癇患者均分為觀察組和常規組,常規組給予常規西醫治療(丙戊酸鈉或卡馬西平),觀察組則在常規組基礎上聯合中藥柴貝止癇湯治療,結果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常規組(P<0.01),說明柴貝止癇湯可有效治療痰氣郁結型癲癇。肖俊鋒采用抗癲癇西藥(卡馬西平或丙戊酸鈉或托吡酯)聯合破格救心湯治療心腎陽虛型難治性癲癇患者28例,總有效率為85.72%,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并且不良反應少于治療組。以上的學者采用中藥與西藥聯合抗癲癇,利用二者的協同作用,彌補了各自治療所起療效的不足之處,中藥的加入治療減輕了抗癲癇藥物所造成的毒副作用。
1.3中藥聯合中醫其他療法
成貴芳等將60例癲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與對照組30例,治療組口服異蛇癲癇丸加穴位埋線法,埋線穴位輪選兩組:①大椎、鳩尾、內關、三陰交、心俞;②豐隆、腰奇、神道、脊中、筋縮。對照組單純口服卡馬西平,治療14個月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6.67%,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鄭紅等運用耳穴壓豆(神門、腦干、穴心、交感、皮質下)聯合中藥湯劑(僵蠶、龍齒、當歸、白芍、茯神、地龍、遠志、香附、石菖蒲、桃仁、半夏、甘草)治療腦卒中后繼發癲癇30例,取得了滿意療效,其方藥起到息風降火、活血化瘀解痙的作用,耳穴的選用同樣以醒神開竅鎮驚、滋水涵木為功效,可作為有效的輔助治療。鄒偉等用針刺療法結合中藥湯劑治療20例腦卒中后癲癇患者,總有效率為95.0%,治療后腦電圖異常改善率為73.3%,針刺主穴為四神聰、百會、水溝、內關,聯合定癇湯加減共起豁痰開竅、調理氣血、息風止癇的作用,說明了采用針藥結合的治療方法切實可行。杜鵬等收集了48例辨證分型為風痰竅閉證的癲癇患者,其中27例采取針刺聯合自擬處方(鉤藤、天麻、法半夏、茯神、僵蠶、石菖蒲、郁金、陳皮、天竺黃、炙遠志、地龍、生牡蠣、生龍骨、地龍、石決明、丹參、白芍、當歸、甘草、竹茹、膽南星等)治療,總有效率為87.5%,另外27例口服苯妥英鈉作為對照,總有效率為62.5%,提示了針刺加中藥治療的療效確切。鐘向陽等觀察了35例采用消癇湯聯合針灸療法治療小兒癲癇,總有效率為88.57%,與35例根據發作類型選服西藥(丙戊酸鈉或奧卡西平或卡馬西平)的患者作為對照,治療12個月后,結果顯示中醫組在臨床總有效率以及腦電圖正常率均高于西藥組,說明消癇湯配合針灸治療小兒癲癇有效且療效較好,并對智力無大影響。以上的治療說明癲癇的治療方法多樣,途徑廣,全方面的多靶點地提高抗癲癇的療效,可充分有效利用這些方法提高癲癇的治療效率。
2實驗研究
王瀟慧等運用側腦室注射海人酸的方法建造癲癇持續性狀態后慢性難治性癲癇大鼠的模型,采用柴貝止癇湯進行藥物干預,并觀察其腦內乳腺癌耐藥蛋白(BCRP)和主穹窿蛋白(MVP)的表達情況,研究結果表明,該復方能降低海人酸致癇大鼠腦組織BCRP的表達,但對于MVP表達尚需要進一步證明。徐先偉等采用補腦止癇散作為干預措施,研究經干預后戊四氮慢性點燃癲癇大鼠海馬區的抑制性遞質(GABA)及受體(GABAα)的表達情況,結果顯示補腦止癇散對戊四氮慢性點燃癲癇大鼠模型海馬區GABA和GABAα均有明顯上調,說明補腦止癇散可起到保護腦組織、緩解癲癇癥狀的作用。徐先偉等采用相同的造模方法和干預措施,運用免疫組化法檢測各組大鼠海馬區的c-fos,c-jun蛋白表達情況,結果顯示補腦止癇散還可調控海馬區內即刻早期基因。馮鐵為等同樣采用補腦止癇散對戊四氮致癇大鼠進行藥物干預,并用免疫印跡法檢測大鼠腦組織中IL-2、IL-6蛋白陽性表達,結果顯示,經干預6周后,致癇大鼠腦組織海馬區IL-2、IL-6陽性表達明顯降低,說明此復方的抗癲癇機制與降低海馬區的IL-2、IL-6蛋白陽性表達有關。孫麗等用抗癇靈(穿山甲、乳香、沒藥、龍骨、珍珠、膽南星、石菖蒲)對戊四氮點燃致癇大鼠進行藥物干預,描記大鼠腦電圖,并觀察各組的NMDAR1的活性變化,結果發現抗癇靈可有效抑制戊四氮誘導癲癇大鼠模型海馬區內NMDAR1的表達,這有可能是抗癇靈能有效治療癲癇的機制之一。李兵等先給大鼠進行石甘散的藥物干預措施后再用戊四氮建立大鼠癲癇模型,記錄大鼠的行為表現,采用免疫印跡法檢測BDNF的表達變化,提示了石甘散能夠延長戊四氮致癇大鼠的癇性發作的潛伏期和強直性驚厥的潛伏期,降低強直性驚厥的發作頻率,顯著下調大鼠海馬區的神經元電壓依賴持續性鈉離子通道電流幅度,促進BDNF的表達,說明石甘散可有效起到抗癲癇的作用。以上各研究主要探究各類中藥復方的抗癲癇效果還有作用的機制,主要的研究方向為各類復方對神經遞質的傳導、細胞因子的表達及對離子通道所起的調控作用。
3結語
癲癇作為神經內科常見疾病、難治性疾病,以病因多樣,機制復雜著稱,癇病發病日久,致使病情更加纏綿,除小部分患者采取外科手術治療去除癲癇病灶外,大部分患者仍舊愿意采用內科保守的用藥治療來控制發作,這就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病情,所以為提高臨床療效必須采用合適、有效、安全的藥物。中醫中藥治療癲癇歷史悠久,發展至今,各個復方或為經方加減化裁,或為長期的臨床經驗自擬方藥,辨證論治,辨證審因,單獨用藥,中藥聯合西藥,中藥配合針灸、埋線、耳穴均能夠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即使中醫中藥在臨床研究的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就有其不足之處:①大多數的臨床研究收集的樣本數量不多,隨訪時間不夠長,遠期療效也未表明清楚。②雖然也采取隨機方法分組,但采用雙盲隨機方法的不多,多數隨機方法不明,這使得出的結果不夠嚴謹規范。③缺乏統一規范化的辨證分型,多數分型是從醫者的臨床經驗得出,有可能存在失誤。今后還應進行更加嚴謹規范的臨床研究。中藥治療癲癇的動物實驗研究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各中藥復方抗癲癇的效果及作用機制,為臨床中藥的使用提供理論及數據依據。為了發掘中醫中藥的抗癲癇的潛力以及給中醫中藥治療癲癇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今后還需要多進行這方面的實驗研究。
參考文獻
[1]孔凡玉.定風湯治療小兒原發性癲癇40例[J].河南中醫,2014,34(2):275-277.
[2]鄭春香,李淑芳,劉金民.柴貝止癇湯單藥及合并用藥治療難治性癲癇的臨床觀察[J].天津中醫藥,2012,29(3):224-227.
[3]孫明媚,焦富英.止癇湯治療癲癇的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8(6):157-160.
[4]路巖莉,晉黎,孫丹.息風膠囊治療小兒良性癲癇19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13,54(2):121-123.
[5]曹建梅,汪受傳.豁痰息風、鎮驚開竅法治療小兒癲癇30例[J].河南中醫,2016,36(4):621-623.
[6]田振華.膽南星寧癇顆粒治療癲癇226例臨床研究[J].河北中醫藥學報,2011,26(3):27-28.
[7]陸玲丹,李辛,陸征宇,等.化痰熄風方藥聯合西藥治療癲癇30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15,56(4):304-306.
[8]蔣莉婭,黃繼人,戴建良,等.復方丹參滴丸聯合西藥治療外傷性癲癇59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13,54(1):39-41.
[9]張根娣,溫玉梅,徐文斌.定癇沖劑加減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后癲癇34例[J].中醫雜志,2011,52(4):337-338.
[10]吳敏玲.中藥柴貝止癇湯治療痰氣郁結型癲癇的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5,7(18):16-17.
[11]肖俊鋒.中西結合治療心腎陽虛型難治性癲癇臨床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9):4372,4379.
[12]成貴芳,毛紹琪,黃佑欽.異蛇癲癇丸配合穴位埋線治療癲癇30例[J].湖南中醫雜志,2012,28(2):51-52.
[13]鄭紅,樓丹華,楊衛芳,等,耳穴壓豆聯合中藥治療腦卒中后癲癇3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3,20(3):302-303.
[14]鄒偉,陳秋欣,朱路文,等.針藥并用治療腦卒中后癲癇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5):229-301.
[15]杜鵬,陳邦國,張曉明.針刺結合中藥治療癲癇風痰竅閉證臨床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5,37(12):64-65.
[16]鐘向陽,張秋菊,李秋瓊.消癇湯聯合針灸治療35例小兒癲癇療效觀察[J].現代醫院,2015,15(6):66-68.
[17]王瀟慧,鄢澤然,張青,等.中藥柴貝止癇湯對海人酸致癇大鼠腦組織BCRP及MVP表達的調節作用[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5,30(6):2062-2065.
[18]徐先偉,程為平.補腦止癇散對戊四氮慢性點燃癲癇大鼠模型GABA及其受體GABAɑ表達的影響[J].中醫藥信息,2013,30(5):46-48.
[19]徐先偉,程為平.補腦止癇散對戊四氮慢性點燃癲癇大鼠模型c-fos,c-jun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醫藥信息,2013,30(2):30-41.
[20]馮鐵為,程為平,孫麗.補腦止癇散對癲癇大鼠腦組織相關細胞因子IL-2,IL-6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醫藥信息,2015,32(6):61-63.
[21]孫麗,馮鐵為,李敬孝.抗癇靈對癲癇大鼠腦電圖及海馬表達NMDAR1的影響[J].中醫藥信息,2012,29(4):89-90.
[22]李兵,馬振旺,張韌,等.石甘散對戊四氮致癇大鼠海馬神經元超微結構及離子通道的影響[J].中醫藥信息,2016,33(3):26-29
作者:刁麗梅1;李華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