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轉化醫學理念對護理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將轉化醫學理念應用于護理本科實習中針對護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效果。方法:選擇某校護理本科專業實習生100例,按照數字隨機原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使用傳統方法帶教,觀察組在對照組帶教方案基礎上融入轉化醫學理念,比較兩組護生理論及護理技術考核成績、帶教效果滿意度及科研能力評分。結果:觀察組出科考試理論成績、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針對帶教效果的問卷調查顯示,觀察組護生帶教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科研思維、科研理論知識及實驗操作水平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將轉化醫學理念應用于護理本科實習中針對護生科研能力培養中,能夠獲得良好的帶教質量,有利于全面方提高其科研能力,更滿足臨床科研需求。
關鍵詞:轉化醫學理念;護理本科實習;科研能力
護理研究是臨床研究中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礎護理、專科護理以及護理管理等方面,將轉化醫學融入護理研究中,這不僅意味著護理課題研究選題面得以擴展,還意味著護理臨床需求及護理工作發展獲得了新希望或思路。本次研究以呼吸內科護理實習為例,選擇2017-01~2017-06為研究時間段,以某高校護理專業本科護生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轉化醫學理念融入傳統方法帶教中,分析帶教效果及科研能力,獲得一定研究成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2017-01~2017-06,以某高校護理專業護生10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隨機原則將護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50人,男2人,女48人,年齡18~23歲,平均(20.65±1.55)歲;對照組50例,男1人,女49人,年齡19~23歲,平均(20.25±1.74)歲。對比兩組護生一般資料,數據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通過傳統帶教方法進行臨床帶教。觀察組將轉化醫學理念融入傳統方法帶教中,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2.1呼吸內科護理理論指導依據臨床護理要求,授課教師將所需知識進行整合,囑咐護生需在業余時間閱讀書籍,注意理論知識與實踐需求的結合方式,選擇具有一定示教作用的真實病案,注意在示教過程中重點問題的設計,并將人文素養、科研導論等科研相關知識融入其中,比如穿插時機、問題內容、試驗設計技巧等。而且教師對于示教病案涉及到的相關疾病通過多媒體進行講解,促使護生對其中包含的理論知識及某些抽象內容更加深入了解,便于加深記憶,為提高其科研能力奠定基礎。1.2.2內科護理課程前準備帶教教師可按照護生學習情況,性格,秉承自愿原則,進行分組。將觀察組護生分成10個小組,7~8人為一個小組。分組后,每個小組成員都存在成績高中低不同層次,性格也存在內向及外向的區別。在課程開始前1個星期,教師將選擇的主要課題及檢索文獻資料方法等資料發放至護生手中,允許護生以所屬小組為一個單位,通過查閱專業書籍,或利用網絡、圖書館等資源,也可直接詢問授課教師,或去教習醫院查找病歷、詢問患者等方式收集資料,獨立編寫演習劇本;同時安排護生進入實驗室,帶教教師向護生介紹實驗器材、常用術語,提高護生基礎研究能力。此外,授課教師則在臨床實訓中心為情景模擬演習準備相關設備及器械,如病房環境、心電監護儀、輸液架、病床、血壓計等。1.2.3臨床內科護理課堂演習在模擬教學室中開始臨床病案演習,教師需向護生強調臨床護理工作秉承“以人為本”的工作重心,演習過程需包括疾病主要病因、臨床特征,常規檢查及特殊輔助檢查,治療工作原則及護理工作要點盡量完整地演習出來。以呼衰為示教病案,扮演“患者”的護生呼衰臨床特征癥狀表現出來,“護士”將如何緊急處理心梗措施表現出來,“責任護士”則展現如何對患者進行病情評估,提出護理診斷及目標,實施護理計劃,“醫生”負責解釋典型肺功能指標所,提出需完善的檢查及治療方案。住院期間,“患者”出現呼衰癥狀,“護士”巡查病房發現情況,及時與“醫生”一起搶救。在整個過程中,護生充分展現呼吸內科知識綜合應用以及處理突發臨床事件的能力,而且不慌張、動作規范、語言合理輕柔、態度和藹耐心,體現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及臨床實際能力。1.2.4呼吸內科護理課堂交流帶教教師可專門指定一段自由討論交流時間,允許護生就情景模擬演習中存在的技術操作問題、團隊協作等問題自由討論,并鼓勵其提出提出科研課題,并針對已提出的課題以小組為單位,繼續查找資料,設計實驗,同時開放部分實驗室使用權,規定課題結題論文撰寫完結時間,并專門安排時間進行論文答辯,每個小組派出1~2人負責講解論文背景、研究思路、實驗設計、關聯實驗及實驗結果,并完成論文答辯,帶教教師及其他小組護生均可提出問題;由呼吸內科帶教教師負責引導、評估護生科研能力(包括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實驗技術熟練度、課題創新評分),并做最后總結,同時就在期間存在的優缺點進行分析,對表現良好的,需給予肯定,促使護生能夠更加完美地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更加深入掌握轉化醫學理念,有助于提高其科研能力。
1.3判斷評估本次研究效果判斷標準:
(1)消化內科理論成績、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分數,滿分100分;
(2)帶教效果滿意度問卷調查,以不記名形式進行,分別發放問卷,由兩個護生對各自接受的帶教法在0~10分內選擇合適數字代表對帶教效果的滿意度,≥7分以上計為滿意;
(3)科研思維、科研理論知識及實驗操作水平評分,由3名帶教教師負責評判,取平均分,單項滿分均為10分,總分30分。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利用t檢驗及χ2檢驗,利用(x珋±s)及率(%)分別表示計量資料及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生經不同帶教方式授課后學習成績比較觀察組理論成績、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護生對不同帶教方法滿意評估針對帶教效果的問卷調查顯示,觀察組護生帶教滿意率96.00%(48/50)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40/50),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0606,P=0.0138)。
2.3兩組護生科研能力評分比較觀察組科研思維、科研理論知識及實驗操作水平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轉化醫學是近幾年以來逐漸興起的理念,不僅指以臨床實際為研究導向,還包括研究實驗室到臨床應用過程,在實驗室與臨床之間建立雙向通道,促使醫學不斷向前發展。目前,很多學者支持轉化醫學是現代醫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意味著打破行業差異壁壘,還意味加強不同臨床學科聯絡。而轉化醫學內容包括臨床實際需求、亟待解決問題,實驗室研究與人力資源管理,臨床實驗與驗證,逐漸擴大面積,提高應用率,優化方案降低成本等,將實驗研究與臨床需求緊密結合。將轉化醫學理念融入護理研究中,不僅需關注護生人文素養、基礎實驗研究能力、文獻檢索查閱能力、職業道德、護理理論與護理技術操作,還包括其發現臨床需求,建立相關課題,創新能力,臨床應用思維及實踐能力。護理本科是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的基礎中重要組成部分,教學重點是護生自我素質的培養,如理論知識、技術操作水平、繼續教育情況等,少關注于護生護理理念、科研能力及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嚴重影響護理教學質量,故需對護理實習方案進行優化與更新。本次研究觀察組將轉化醫學理念融入傳統方法帶教中,其帶教內容主要分為3部分,其一為準備階段,其二為情景模擬,其三為相關課題論文撰寫與答辯,從理論、護理技術操作與研究實際操作、臨床思維、團隊協作與表達能力等多方面提高護生專業素養,滿足高層次護理人才培養的需要,并為將來護生走向臨床,加強臨床科室建設奠定基礎;觀察組護生理論、技術操作評分,帶教效果滿意率,科研能力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總之,將轉化醫學理念應用于護理本科實習中針對護生科研能力培養中,能夠獲得良好的帶教質量,有利于全面方提高其科研能力,更滿足臨床科研需求,為培養高層次護理人才、促進繼續教育、加強科室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玉萍.將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深入到護生的臨床帶教中[J].哈爾濱醫藥,2012,32(05):379,381
[2]張淑蘭,張海軍,祝麗玲,等.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5,38(5):96-97,99
[3]紀曉娟,楊瑛.臨床護理實習帶教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21):3341-3342
[4]周玲君,李夢詩,顧申.轉化醫學理念對我國護理教育發展的啟示[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0):2473-2474
[5]劉靜,博杰,姚鳳云,等.CBT、PBL結合Sandwich三聯式教學法在研究生教學運用探索[J].中醫藥信息,2014,31(5):32-33
作者:何淑玲 劉志丹 張 麗 朱勁松 單位: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