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黃煎劑聯合紫草油治療壓瘡療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光明中醫雜志》2016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復方大黃煎劑聯合紫草油治療壓瘡的療效。方法選擇2015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診治的壓瘡患者64例,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行常規治療,觀察組行復方大黃煎劑聯合紫草油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痂皮脫落、創面愈合,新生肉芽生長等情況。結果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病情均見明顯好轉,但觀察組相較對照組,痂皮脫落及新生肉芽出現速度更快,愈合時間更短,差異顯著(P<0.05)。結論相比傳統壓瘡治法,復方大黃煎劑聯合紫草油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
壓瘡治療;大黃煎劑;紫草油
壓瘡又名褥瘡、壓力性潰瘍,是因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使血循環受阻而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潰爛、壞死[1]。根據病情進展,壓瘡可分為Ⅰ期:瘀血紅潤期,Ⅱ期:炎性浸潤期,Ⅲ期:淺度潰瘍期,Ⅳ期:壞死潰瘍期。其中Ⅰ期、Ⅱ期較易治療,碘伏消毒即可處理;Ⅲ、Ⅳ期需進行清創,并配合外用藥治療[2]。本研究主要目標為壓瘡Ⅲ、Ⅳ期患者,通過對比傳統治法,探討復方大黃煎劑聯合紫草油在壓瘡臨床治療中的優勢。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Ⅲ、Ⅳ期壓瘡患者6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32例)和對照組(32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2例;年齡23~70歲,平均年齡(34.23±18.12)歲;Ⅲ期患者22例、Ⅳ期10例。觀察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21~73歲,平均年齡(35.82±17.56)歲;Ⅲ期患者20例、Ⅳ期1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分期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行常規外科清創處理,清創完成涂抹丹皮酚軟膏(15g/支,吉林吉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64124)于創面處,用繃帶包扎好,每日換藥2次。觀察組:患者入院后用復方大黃煎劑行清創處理,填塞在煎劑中浸泡過的紗布與創腔,繃帶包扎固定,每日換藥1次。3d后剪開紗布,清除壞死組織,再覆蓋3層無菌紗布(紫草油浸濕)包扎固定,3d換藥一次。復方大黃煎劑組成:大黃100g,黃連50g,黃芩150g。紫草油組成:黃連10g,黃芪20g,當歸15g,紫草20g,地榆10g,冰片5g,煅石膏10g,珍珠粉5g,血竭5g,芝麻油1kg。
1.3觀察指標
觀察痂皮脫落、新生肉芽生長、創面愈合情況并記錄發生時間。
1.4統計學軟件
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珋±s)表示,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無不良反應,肝腎功能檢查、血常規等無異常情況出現。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痂皮脫落及新生肉芽出現速度更快,愈合時間更短,差異顯著(P<0.05),見表1。表1兩組患者痂皮脫落、創面愈合、新生肉芽情況比較(x珋±s)組別例數痂皮脫落時間(d)愈合時間(d)肉芽出現時間(d)觀察組323.78±1.661)24.26±4.371)6.54±1.221)對照組328.25±2.1235.63±6.2811.06±4.03注:與對照組相比,1)P<0.05
3討論
借助現代科學先進的檢測儀器與手段,中醫和中藥在診治疾病方面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已得到逐步肯定。中醫學文獻《外科真詮》記載:“席瘡乃久病著床之人,挨擦磨破而成,上而背脊,下而尾閭。”其中描述的席瘡即為現代醫學里的壓瘡,又名褥瘡。根據文獻描述可知壓瘡與身體局部長期受壓迫有關。治療壓瘡應及早開始,處理原則為解除患者壓迫,促進血液循環,合理處理創面[3]。輕度壓瘡只需定時按摩,用酒精涂擦或外涂抗生素軟膏即可。但Ⅲ期、Ⅳ期壓瘡則應進行清創聯合外用藥處理。依照中醫學觀點,壓瘡是因患者久臥致使氣血兩虛,血運不暢則無法濡養肌膚,易感毒邪,最終導致皮腐肉爛。中醫治療壓瘡以活血化瘀、通絡生肌、清熱解毒為治療原則[4]。臨床上常選有此功效的中藥進行外敷處理。通過本研究發現,經復方大黃煎劑聯合紫草油治療后,患者痂皮脫落與新生肉芽生長速度相比傳統壓瘡治法明顯更快,創面愈合時間明顯更短,差異顯著(P<0.05),說明應用大黃煎劑和紫草油治療可加速腐肉脫落,促進組織再生,縮短治療時間。與程紅[5]研究結果類似。復方大黃煎劑與紫草油中大黃、黃連、黃芩能祛瘀解毒、瀉火涼血;當歸、黃芪可活血止痛,益氣養血;芝麻油潤膚生肌,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冰片可散郁火,促進藥物吸收;珍珠粉保護創面,加快血液循環。諸藥合用,可達到活血化瘀、通絡生肌、清熱解毒的治療目的。
4結語
綜上所述,復方大黃煎劑聯合紫草油治療壓瘡可快速愈合創面,縮短治療時間,提高治療效率,臨床效果顯著,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麗芳,彭春麗,邱瑜,等.自制手術室壓瘡風險評估表在術中壓瘡高危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161,163.
[2]王芳,金秀萍.院外壓瘡的管理與健康教育指導[J].光明中醫,2013,28(11):2431-2432.
[3]呂慧娟,侯春蘭.術中急性壓瘡發生的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30):158-160.
[4]馬香愛,張敏,陳苗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壓瘡護理創面修復中的意義[J].浙江臨床醫學,2015,17(12):2240-2241.
[5]程紅,程芳,任桂鈺,等.復方大黃煎劑聯合紫草油治療Ⅲ、Ⅳ期壓瘡30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15,56(16):1406-1408.
作者:王濤 單位: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中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