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優勢農產品基地建立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基地建設規模及原則
按照“一個中心(農民增收)、四個環節(特色、規模、品牌、效益)”的要求,全市優勢農產品基地正規化建設規劃面積為100萬畝,其中:無公害瓜菜基地45萬畝,優質林果基地35萬畝,名特水產基地20萬畝。市人民政府近期將集中精力和財力抓好等基地建設,主要建設道路、排灌、供電、林網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產地交易市場、加工園區、觀光休閑園區等。基地建設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一)市、區共建原則?;亟ㄔO工作以區為主,區、鄉(街道辦事處、鎮、農場)全面負責本地區基地建設和結構調整的整體推進,市負責基地區域規劃布局和主要基礎設施建設。
(二)農民主體地位原則。農民是市場經濟和調整結構的主體,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和意愿,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適時宏觀調控,合理配置市場資源,培育有市場競爭力的優勢主導產品。
(三)多元投入原則?;亟ㄔO以業主開發投入為主,積極鼓勵社會和民間資本參與基地建設,政府對業主開發投入實行以獎代補的扶持政策。
(四)保護耕地可持續發展原則?;亟ㄔO要發揮區域優勢,形成區域特色,保護生態環境;要符合市、區、鄉(街道辦事處、鎮、農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基本農田保護規劃,未經批準不得改變基地用地性質。
(五)規范運作原則。按照基本建設管理程序,市、區相關部門根據規劃編制并審查年度實施計劃,確定基地建設內容和資金,實行工程招投標和項目竣工驗收。
二、基地建設標準
(一)基礎設施建設標準
1.田塊成方,土地平整,示范基地規模1000畝以上,連片基地規模10000畝以上,適宜機械化耕作。
2.道路分布合理,主干道連接省、國道,作業路連通主干道。主干道水泥、瀝青硬化,路基寬6米,水泥或瀝青路面寬4米;作業路碎石化,路面寬4米。路面平坦,路肩整齊,晴雨通車無阻。
3.溝渠水網配套,排、灌、蓄功能齊全?;厍底o砌硬化,機井泵站建設規范,管網涵閘分布合理,百日無雨無大旱,十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完,旱澇保收率達95%以上。
4.道路植樹綠化,適地適樹,品種多樣,一路兩行,株距2米,形成林網,構筑綠色生態景觀。
5.電網布局合理,線路架設規范有序,1000畝連片基地沿主干道架設生產低壓供電專線,桿高6米,桿距50米,配套相應閉合設備及安全防護設施。
6.服務體系健全,逐步建設育苗中心、產地交易市場、農產品倉儲及加工園、農業信息服務網(站)等配套設施,完善農技推廣、農機服務、產品檢測、營銷中介、農民協會等服務組織。
7.村莊遷建相對集中,基地內零星分散的自然村落,按照中心村的建設要求和標準遷村并點,統一規劃,分步建設;對相對集中居住的自然村落,實行綠化帶隔離,形成綠色屏障。
(二)生產標準
1.環境空氣質量符合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一級標準要求,滿足GB9137―《保護農作物的大氣污染最高允許濃度》限值要求。
2.地表水符合GB383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要求,地下水環境質量符合GB/T14848―《地下水質量標準》,滿足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要求。
3.土壤環境質量符合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4.產品嚴格執行NY/T5111―生產技術規程和NY5109―無公害食品質量安全標準,推廣施用有機肥、生物肥和生物農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和防止濫施化肥。
5.推廣設施種植和周年栽培模式,按照“3高3省”(高產高質高效益、省工省力省成本)生產技術規程作業,同類品種集中連片布局,限制低效作物插花種植。
6.產品爭創精品名牌,實施無公害生產,經濟效益明顯,良種覆蓋率達到95%,商品化率達到90%以上,基地畝平年收入達3000元以上。
三、基地建設管理要求
(一)明確責任分工,加強部門協作
在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市、區成立以計劃、財政、農業、林業、水務、規劃(國土資源)、交通、建設、科技等部門參加的基地正規化建設工作專班,具體負責基地建設的各項工作。由計劃部門負責基地建設的牽頭組織和協調工作,安排投資建設計劃;財政部門負責籌措和落實建設資金,加強資金調度、使用和監管;農業、林業部門負責規劃、實施方案的落實和生產指導;規劃(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土地的利用、協調和指導工作;水務、交通部門負責指導基地排灌設施、道路建設;建設部門負責指導自然村落的規劃和遷建;科技部門負責指導實用新型技術示范和推廣。各區人民政府分管領導同志為責任人,區農業、林業部門為責任主體。
(二)規范工程建設,嚴格實行“4制”
嚴格執行4制,即項目法人負責制、工程招投標制、質量監理制、合同管理制?;亟ㄔO要有明確的項目法人,項目法人要對基地建設負全責?;A設施建設項目單位合同估算價50萬元以上,由市、區相關部門組成招標小組,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實行招投標。建設工程應選聘具有相關資質的監理單位和人員,對工程進度、質量、技術等實行監理。項目法人與施工單位要簽訂規范的施工合同,按照合同的約定實施工程建設,保工期、保質量,建設一塊成一塊。
(三)多方籌措資金,嚴格資金管理
基地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由市人民政府在農業基本建設資金、新菜地開發費、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農業技術推廣費、農業科技三項費用、土地批租費、村鎮公路建設等涉農資金中統籌安排。政府投資要按照確定的建設計劃核定支出范圍,嚴格按照項目管理要求和工程進度及時足額撥付資金。各項目涉及的區要加強建設資金的管理,嚴禁截留、挪用專項建設資金,杜絕資金使用中的違紀違法行為,切實做到專戶管理,??顚S茫坏米兿喔阌媱澩夤こ獭H绨l現滯留、擠占、挪用專項建設資金,或因工作失職造成資金嚴重損失與浪費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四)加強指導服務,落實結構調整
各有關區要加大基地生產的指導和服務力度,按照規劃要求,切實做好生產結構調整落實工作;推廣小型多功能機械化作業,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加強優質品種的引進和示范,推廣實用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加快培育和發展中介服務組織,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則,積極引導和支持建立專業協會,發揮專業協會連接基地、市場、龍頭的作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引導和鼓勵加工企業依托基地優勢農產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提高產品轉化增值;拓展市場網絡,發展運銷大戶,努力開拓市場,提高產品商品化率。
(五)強化監督檢查機制,實行獎優罰劣
市、區有關部門形成上下結合的督查機制,對項目建設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督查,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項目單位要及時糾正。工程竣工驗收前,要對項目實行全面審計,對審計中存在的問題,要限期整改。工程完工后,由市計委組織有關部門進行竣工驗收。對合格工程給予一定獎勵,并在項目投資上給予重點傾斜;對不合格工程或結構調整不到位,不能提高生產效益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項目,市人民政府將停止后續工程投資,并連續兩年不給該地區安排農業投資項目。
各有關區人民政府要根據本意見精神,制定具體工作措施,各負其責,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確保全市優勢農產品基地正規化建設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