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居):
為加快推進我鎮農業機械化進程,扎實開展“農業機械化推進年”活動,大力提升我鎮農業機械化水平。按照省、市關于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實施意見和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對照《省農業機械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和《省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考核驗收辦法》,以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為主攻點,以提升水稻機械化種植和秸稈機械化還田水平為突破點,以推廣高速乘座式插秧機和大中拖配套秸稈還田機為著力點,培育發展主體,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扶持,使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管理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為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目標任務
2014年,全鎮水稻機械化種植水平達85%以上,基本實現稻、麥等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高效設施農業生產主要環節機械化水平達80%,農機服務組織作業面積占機械化作業面積的80%,全鎮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
三、重點工作
1、大力推廣高速乘座式插秧機。機插秧節本增效、產量高、品質好,適合農業生產產業化、規模化經營,是今后水稻生產的主推方向。各村(居)要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分工作片落實插秧機推廣任務和機插田畝;要以連片大田為單位成立集育種、插秧于一體的農機作業合作組織,實行統一供種、統一育秧、統一栽插,進而統一植保、統一機收。今年各村(居)交通主干道沿線內,必須整村推進水稻機插秧,機械化種植水平確保達到85%以上。
2、大力推廣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秸稈還田機械,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實行秸稈還田,不僅有利于保護環境,還可以培肥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各村(居)要將農作物機械化秸稈還田,作為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禁燒的關鍵舉措,大力推廣55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機及其配套的秸稈還田機、秸稈打捆機、施肥條播機等適用農機具,提高農機裝備水平,擴大機械化還田面積和農機化作業水平。全鎮秸稈機械化還田率夏季達60%以上,秋季達4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3、大力發展農機合作組織。2014年,我鎮將組建12個農機專業合作社。今后,有關市農機化項目和市級農機購置補貼優先安排給農機專業合作組織。提高公共服務功能。加強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建設。興辦的農機專業合作社,配置建設保證農機具及時得到維護保養,確保正常發揮作用。
四、實施方案
“農業機械化推進年”共分四個階段:
1、宣傳發動階段(2月)。鎮成立農業機械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鎮關于加快推進全鎮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的意見》,召開專題會議,分解落實農機化目標任務,全面部署農業機械化推進年各項工作。各村(居)根據鎮文件精神,結合本村實際,制定工作方案。
2、購機、育秧及培訓階段(3至6月)。各村(居)成立農機合作社,組織購置插秧機、大中拖配套秸稈還田機等機具。
4月30日前,各村(居)必須完成農機專業合作社組建任務,插秧機推廣任務完成50%以上;5月30日前,完成插秧機推廣任務,大中拖秸稈還田機械推廣任務完成80%以上。
3、秸稈還田及機插秧推廣階段(6至7月)。重點抓好機收、機還田、機插秧等工作,加強農機安全監管和農機維修服務,完成秸稈還田集成機插秧作業田畝任務。
4、農機合作社規范管理階段(8至11月)。迎接省級水稻種植機械化驗收。同時組織進行秋季農機作業。做好機庫建設,強化農機具保養入庫工作。
5、工作措施
⑴加強組織領導。對照鎮下達的工作任務,強化領導,扎實措施,狠抓落實,確保農機化各項工作有效推進。
⑵加大扶持力度。一是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及其成員申請購買高速乘式插秧機、55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秸稈還田機。購買高效植保機、秸稈打捆機、糧食烘干機。二是落實農機合作社機庫建設補貼。農機合作社新建農機機庫,使用面積達200平方米以上,當年驗收合格的政府給予補貼。三是落實農機專業合作組織作業補貼。2014年,農機專業合作組織以村為單位,全面實行耕、種、收(包括機械化稻麥秸稈還田和機插秧育秧插秧)一條龍服務,當年經驗收合格的,財政補貼。
⑶加強培訓指導。鎮農技部門要根據農機化發展目標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通過集中培訓、分批指導、送科技到田頭等多種形式,開展各種農機技術業務培訓,確保新增機具、新興技術有人用、用得好;2014年培訓實用技術人員2000人、職業農民技能鑒定不少于500人次、農民機手180人次;所有村通過市“農機平安創建”驗收,應上牌發證的農機具和操作手上牌發證率不低于95%,年檢年審率不低于85%。
⑷嚴格監管機具。要加強對財政補貼機具的監督管理,避免機具流失和閑置不用。享受省農機購置補貼的機具二年內不得轉讓,享受本鎮財政累加補貼的農機具,必須到鎮農服中心登記備案,三年內不得轉讓。
⑸完善考核機制。鎮政府將農機化工作列入對村的雙文明百分賽考核,對成績突出的先進集體表彰獎勵,對不能完成任務的村(居)將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