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指導意見范文

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指導意見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指導意見

各村、單位:

為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我鎮農業優勢,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提升農業發展水平,現就加快全鎮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提出指導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國家農業改革與發展試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和北部現代農業示范長廊建設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推進適度規模經營、農業園區建設、服務平臺打造,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二、目標任務

1.高效農業發展。2014年,全鎮高效農業面積達29000畝。其中,新增高效農業面積2000畝,新增高效設施農業面積1500畝,新增高效設施漁業面積600畝,生豬養殖6.265萬頭,家禽、特禽養殖達125.85萬羽,生豬、蛋禽、肉禽規模養殖比重分別達到88%、99.5%和96%。全鎮高效農業面積達75%以上。新增“三品”認證數10個。

2.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加快推進省級河橫園區建設,充分發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核心地位。依托農溱線、溱湖大道、婁沈路、沈馬路、229省道五條現代農業產業帶,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打造優質稻麥種植區、高效特色(設施農業)產業區、休閑觀光農業區、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四大功能區域,建成1個萬畝糧食高效增產示范方和4個2000畝以上高效農業特色示范方,完善、提升、打造20個農業項目亮點及5000畝水產養殖區,引進投資額200萬元以上的“三資”農業項目15個,其中,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2個,200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項目3個。

3.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在去年4個試點的基礎上,全面完成土地確權登記工作,新增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整體推進村11個,新建連片100畝農場15個,連片300畝農場5個,全鎮每個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到85%。

4.產銷訂單農業生產。出臺訂單農業激勵政策,提高訂單農業覆蓋面,大力發展合作共贏的產銷訂單農業。2014年力爭實現糧食訂單生產達70%以上,畜禽、水產訂單生產達80%以上,蔬菜等經濟作物訂單生產達80%。培養農民經紀人20人以上。建成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2個以上。

5.農業服務體系構建。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新辦各類專業合作組織30家。完成農技服務骨干培訓工程,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人員200名以上。每個村培育3—5名糧食、蔬菜、瓜果及家禽、水產養殖等“土專家”、“土秀才”。新型農業信息服務覆蓋率達90%以上。建成農產品安全追溯系統,農業龍頭企業、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推廣產品二維碼標識。加快推進農機、植保專業服務組織建設,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5%,農業規模經營專業化服務覆蓋率達90%。

三、工作措施

1.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創新示范區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

一是創新土地流轉機制。大力推進土地確權登記工作,確保年底全面完成工作任務。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為基礎,以培育新型規模經營主體為抓手,以土地集中流轉、租賃托管、專業合作為模式,搭建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合理把握土地流轉價格,原則上控制每畝1000元,做到程序合理、合同規范、手續完備,切實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化解機制,有效銜接土地流轉供求。加大土地流轉政策扶持,探索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新路徑,促進農田向適度規模經營主體集中。

二是培育規模經營主體。大力推行連片集中種植,穩步發展養殖規模基地,積極探索發展專業化服務組織采用全程托管服務方式,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發展“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等多種形式的規模生產基地;鼓勵支持園區內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開展合作經營和統一服務;鼓勵農民投資入股,實現集約生產、規模經營。

三是加大整體推進力度。在鞏固原有河橫、馮莊、聯盟、萬眾等4個整體推進村成效、提升適度規模經營水平的同時,其它村要建立1個以上村干部或大學生村官創辦、領辦的合作經濟組織,培植3個以上土地規模經營面積不少于100畝或1個300畝以上的小農場(含連片流轉的高效規模設施農業項目),確保到2014年底80%的村達到整體推進目標并通過區驗收。

2.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加快示范區農業轉型升級步伐

一是加快推進省級河橫園區建設。結合市北部現代農業示范長廊建設規劃要求,進一步細化省級河橫園區建設規劃和工作方案,加快推進園區服務中心建設,力爭年底建成開放。高起點規劃建設農產品加工集中區,落實用地指標,啟動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培植農業龍頭企業。突出抓好園區5000畝核心區的項目建設,利用河橫品牌優勢,放大生態農業和農業觀光旅游產業優勢,建好國家和省級展示方,提升園區農業項目和農業產業檔次,促進傳統農業向高端農業發展。

二是規劃實施四個產業園區發展。

(1)優質稻麥種植區建設。沿沈馬路東延(姜溱河向東)至新229省道北延線交匯,區域范圍包括河橫省級稻麥油展示基地、夾河村、沈高村、華揚村、超幸村、官莊村、后堡村,規劃面積1.5萬畝。不在規劃范圍內的村必須要建好1個以家庭小農場為載體、面積不小于200畝的示范方。年內實現水稻單產700公斤/畝,小麥單產500公斤/畝。

(2)特色農業產業區建設。重點圍繞沈馬路、婁沈路、農溱線、229省道、溱湖大道等“三橫兩縱”交通沿線規劃打造優質果蔬種植和特禽特水養殖兩大特色產業。西側突出沿婁沈路、星馬路向北至沈馬線東延與229省道交界處,向南至農溱線東延的交匯處。東側突出沿婁沈線向南打造一條南北通道至229省道。區域范圍包括沈馬路河橫千畝葡萄園、雙星村、夏北村、沈高村、夏朱村、聯盟村、馮莊村、單塘村、天民村及萬眾村、官莊村、后堡村229省道兩側,規劃建設面積1.5萬畝。

著力打造20個種養亮點。在設施種植上重點打造河橫葡萄、雙禾果蔬,沈高果蔬、單塘果蔬、蘇騰綠野、夏朱蔬菜;在特水養殖上重點打造大洋觀賞魚、阿林水產、溱湖龍蝦、玉龍河蟹、夾河羅氏蝦、官莊長魚、黃鱔;在畜禽規模養殖上,重點打造河橫綠殼草雞蛋、河橫灰天鵝、夾河禽蛋養殖銷售、雙星野鴨、天民奶牛、聯盟豬場;在糧食生產上,重點打造河橫省級稻麥油展示基地、聯盟農場。在花卉苗木生產上,重點打造沈高、萬眾、馮莊3個高檔花卉苗木生產基地。通過加大裝備設施投入,提高設施化、標準化水平,打造成省內有名次、全國有影響的高效設施種養基地。雙星、沈高兩村2014年新增大棚設施蔬菜種植400畝,其他相關村要根據規劃,找準項目定位,新建不低于200畝的高效農業或100畝的設施農業項目。全面推廣科技型生態栽培技術和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畝平均純收達8000元以上。

(3)休閑觀光農業區建設。溱湖大道兩側,區域范圍包括馮莊村、單塘村和聯盟村。利用現有的養殖基地,規劃發展0.5萬畝以特水養殖、優質果蔬、花卉苗木等項目為主的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區。利用毗連溱湖風景區的區位優勢和現有水產養殖基地設施,加大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力度,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形成與華僑城、溱湖濕地公園相互襯托、互為輝映的旅游風景線。

(4)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北起沈馬路(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南側),南至婁沈路(沈高鎮政府北邊),東起229省道,西至星馬路,規劃面積0.3萬畝。力爭一年拉框架、兩年上規模、三年出形象。年內重點做好農產品加工區詳細規劃,一期工程配套建設好電力、道路、供水、排水、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確保項目早引進、早投產、早見效。年內引進2—3個10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項目。

3.大力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示范區農業現代化保障水平

一是健全服務組織。充分發揮省級河橫園區服務中心的主體地位,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實施農技骨干培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全程專業化服務的“田保姆”培養工程,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逐步擴大統一生產布局、統一種苗供應、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專業化服務的覆蓋范圍,構建全程覆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新體制。

二是提升服務層次。采取多種形式,指導農民種,幫助農民銷,搞好產銷銜接。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協會、中介組織與農戶簽訂農產品購銷合同,加強“一村一品”基地建設與管理,推進標準化生產、訂單式收購、產業化開發,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保障農民土地收益,保障規避規模經營主體的各類風險,保障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三是突出服務重點。注重挖掘黨員干部、大學生村官、農機手、農資經營戶、種田能手、農技人員的潛力,大力鼓勵以病蟲害防治、商品化育供秧、機插秧、機條播等為重點的專業化服務組織的創辦和發展。年內,各村要尤其突出農機合作組織的建設,統籌安排農機生產,大力提高機具利用率,切實推進農業機械化水平。

4.大力實施品牌質量監管,增強示范區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

一是放大河橫品牌效應。充分利用河橫村“全球500佳”生態環境的資源優勢,做大做強“河橫”品牌,在現有“河橫”牌大米、牛奶、醬菜等系列農產品的基礎上,鼓勵引導農業企業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培育注冊自主品牌,錯位發展,放大“河橫”效應,形成品牌合力。

二是推進標準化生產。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行農產品質量全程監管,推行標準化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完善農產品質檢體系建設,加大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使用監管力度,加強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打造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提升品牌影響力。

三是加強農副產品認證。加快制定本鎮農產品生產、加工流程標準,在切實保證農產品品質的前提下,注重引導農業企業開展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等“三品”認證申報工作,提高優質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強品牌的市場競爭能力。

四、組織推進

1.強化組織,增強行政推動力。充分運用各種宣傳載體,廣泛宣傳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重大意義,深入推廣雙星、河橫、沈高模式,積極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及時宣傳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為示范區建設提供思想合力。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對照目標要求,建立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把現代農業的發展作為評先評優、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并與工資報酬掛鉤,促進各村、農口部門在現代農業發展上爭先、領先、率先。

2.提升品質,增強項目帶動力。牢固樹立“項目興農”的發展理念,發揮“生態環境、地理位置、品牌資源”三大優勢,注重引進產業特色明顯、投資規模大、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能力強的項目,限制投資規模小、占地面積大、帶動能力弱的項目,主攻畝收益5000元以上的設施農業項目和投入10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項目的招商引資。每個村必須確保引進1個200萬元以上的農業項目。

3.注重導向,增強政策拉動力。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積極爭取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建設、土地整理和農業項目等方面的上爭資金,制定切實可行的獎勵扶持政策(獎勵政策待區相關政策出臺后再研究制定),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换韩国伦理片|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免费观看理论片毛片| 51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婷婷色香五月激情综合2020| 亚洲av日韩av综合|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5x社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18| 娇小性色xxxxx中文| 中日韩国语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美女隐私免费视频看|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blacked欧美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电影二|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selulu| 在线观看视频中文字幕| 三上悠亚ssni_229在线播放| 日本xxxxxxx69xx|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欧美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精品毛片免费看| 噜噜噜噜噜在线观看视频| 俺去俺也在线www色官网| 宵宫被爆3d动画羞羞漫画 |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女人和男人做爽爽爽免费| 中文字幕23页|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图|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日韩一级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