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技宣傳活動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街道)農業經濟技術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站,委屬各單位:
根據全區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區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推進年活動的實施意見》相關要求,為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切實提高為農服務水平,促進全區現代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經研究,決定在全系統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六個一”創建活動。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加快農業轉型、推動科學發展、服務農業農村、促進社會和諧”的總體要求,以關心農民根本利益、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指導農民增加收益的部門宗旨為主線,強化“服務群眾、崗位奉獻、創業創新”意識,鼓勵全系統干部職工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深入農村基層、深入農業生產一線,通過“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富”,以實際行動踐行科學發展觀,促進全區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活動重點與主要目標任務
(一)一個區直農口事業單位和科室掛鉤一個鄉鎮、街道農業經濟技術服務中心和畜牧獸醫站。選定16個區直農口事業單位和科室,分別與16個鄉鎮、街道農業經濟技術服務中心和畜牧獸醫站結對掛鉤,協助和指導掛鉤單位加強制度建設,提高內部管理水平,認真落實區農業主管部門和當地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促進各項業務工作順利展開;同時,要根據所在鄉鎮的農業產業發展特點,扶持和培育一個在全區領先的特色主導產業發展。
(二)一個鄉鎮農業經濟技術服務中心建設一個農業“三新”展示培訓基地。根據當地優勢主導產業發展需要,在本鄉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選定10-30畝耕地(或水面),或者選擇1個上規模的養殖場,由鄉鎮公益崗位農技人員具體實施,展示不少于10項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組織本鄉鎮種養大戶觀摩培訓不少于1000人次,為本鄉鎮現代農業發展提供農民群眾看得懂,學得會,用得好的示范典型。
(三)一個村居一名駐村農業技術員。建立責任農技員制度,全區每個涉農村居安排一名公益崗位農業技術員,負責本村農業技術推廣與服務工作。駐村農業技術員原則上由各鄉鎮農業經濟技術服務中心公益崗位人員擔任,鄉鎮公益崗位人員不足的,由區直農口事業單位技術人員補齊。
(四)一個基地一名駐點農技指導員。強化服務理念,圍繞基地的發展搞好服務。每個基地安排1名公益性崗位農業技術員,進行駐點指導和服務,對規模化生產基地進行駐點幫辦服務,切實幫助生產基地提供模式化栽培技術規程,解決技術難題,促進基地正常生產經營。鄉鎮公益崗位技術員每人聯系1個基地,南蔡鄉、羅圩鄉等基地較多的鄉鎮,從區直事業單位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參加駐點工作。
(五)一名鄉鎮、街道農技員培育15戶科技示范戶。把培育科技示范戶作為解決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重要舉措,作為示范推廣先進實用農業新技術的重要抓手,每名鄉鎮街道公益崗位技術員至少培育15戶科技示范戶,全區培養科技示范戶3000名以上。
(六)一個鄉鎮農業經濟技術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站和區直農口事業單位培育一個上規模的高效農業項目。堅持內培外引相結合的原則,每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區直農口事業單位均要把農業招商和基地培育放在重要位置,著力培育1個能夠促進本地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的高效農業項目,促進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區農委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一名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負責創建活動工作的統籌協調工作,委辦公室具體負責活動方案的制定,督查創建工作進展情況,每月至少通報一次活動開展情況,促進創建工作順利開展。
(二)建立創新創優平臺。一是建立農技人員素質提升的平臺。結合相關農業項目的實施,開展糧食高產增效創建攻關競賽、蔬菜高產高效示范田(基地)競賽、鄉鎮農業“三新”展示基地創建活動競賽、農業科技示范戶培育活動競賽等技術攻關和競賽活動,激勵農業技術人員鉆研和推廣農業技術,提升理論和實踐能力。二是建立農技員掛牌服務制度。在每個規模化高效農業基地和科技示范戶田頭,掛上標志牌,寫明責任農業技術人員的姓名、職務、職稱和聯系方式、主推技術、監督電話。建立駐點服務臺帳,記明責任農業技術人員到掛鉤的基地和科技示范戶服務的次數和具體工作內容。
(三)建立競爭激勵機制。一是建立公益性崗位農業技術人員工作績效考核制度。區農委與區人社部門協商,制定全區公益性崗位農業技術人員考核辦法,把相關創建項目納入考核范圍,對于考核成績較差的人員,將商請人社部門予以相應處理。二是加大資金扶持力度。認真落實《區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推進年活動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對于創建活動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優先推薦為全區“十佳田園精英”,提請區政府予以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整合農業科技入戶項目、農業科技培訓類項目資金,對于農業科技入戶工作和培訓服務工作中成績突出的人員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