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軟件技術產業發展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高標準建設中國軟件名城有關文件精神,全面加快我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基礎軟件研發和系統集成應用、集成電路設計、電子商務和物聯網產業等為主攻領域,依托我區科教資源和高層次人才集聚優勢,以技術研發、應用孵化、成果轉化為重點,加強載體建設、企業培育、技術創新、人才建設、體制創新,把我區建設成為中國軟件名城特色區,為市高標準建設中國軟件名城做出重要貢獻。
二、總體目標
到2015年,全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達到180億元;軟件產業載體面積達到115萬平方米,建成軟件企業專業孵化器或加速器5個以上;全區雙軟認定企業數達到350家以上,引進中國軟件100強企業10家、世界軟件500強企業5家;全區涉軟人員達到8.5萬人,引進領軍型科技軟件類創業人才28人,引進和培育“千人計劃”軟件類人才5人。
到2020年,全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達448億元;軟件產業載體面積達到125萬平方米,全區雙軟認定企業數達到500家以上,全區涉軟人員達到13.5萬人,引進領軍型科技軟件類創業人才30人,引進和培育“千人計劃”軟件類人才7人。
三、基本思路
堅持重點扶持與培育孵化相結合。堅持重點扶持為主,在資金、人才和項目等資源的分配上,支持重點軟件企業、重點軟件項目,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形成軟件產業的特色和品牌優勢。同時,建立起符合軟件產業發展規律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一批“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小軟件企業和孵化創業型企業。
堅持自主研發與技術引進相結合。要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壯大已有的軟件企業,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技術產品,同時要堅持軟件產業發展的國際化,引進一批國內外著名的軟件企業,吸引跨國公司在區域建立研發中心,接受先進軟件技術的轉移,提高國際化水平。
堅持人才集聚與環境建設相結合。將培養和引進高層次軟件人才、發展壯大軟件創業人才隊伍作為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通過營造國內一流的軟件產業生態環境,為軟件開發和管理人才提供充分的創新、創業自由度和優良的工作、生活環境。
四、主要措施:
(一)優化軟件產業空間布局
根據區域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以徐莊軟件產業基地和規劃建設的紫金()科技創業特別特區為核心,以大道為軸線,形成以“兩核多點”的軟件產業發展總體布局。
徐莊軟件產業基地。要加快產業布局的優化和調整,突出高端人才和重點產業,加速打造創業人才高地,強力推動軟件研發、集成電路設計、物聯網、電子商務、生物技術等特色領域集聚發展,打造具有一流生態系統的軟件產業發展空間。加快推進蘇寧電子商務中心、集成電路和物聯網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到2015年,園區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達144億元,涉軟從業人員5萬人,引進世界軟件500強企業5家,培育、引進中國軟件百強企業10家,雙軟認定企業數達308家,上市企業3家;到2020年,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達358億元。
紫金()科技創業特別特區。堅持制度先試、園區先行,按照“集約化、專業化、信息化、國際化、社區化”的原則,高標準推進紫金()科技創業特別社區規劃建設,在已確定的三處選址中,先期啟動聚寶山地塊建設,華飛公司廠區地塊和東華公司廠區地塊待條件成熟后啟動。要加快聚寶山地塊規劃設計、手續辦理,加速推進項目建設,同步啟動特區招商工作,為科技人才創業、科技創業企業成長提供良好的空間和載體。
其他軟件載體的建設。鼓勵區域內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利用現有土地、房屋以及資金、無形資產等資源,按照市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標準,高標準建設一批政府主導的軟件載體。一是推進環東大科技創意設計帶,推進化建大廈綠色技術產業園等項目建設。二是建設孝陵衛生態科技綠谷,加快鐘山生命科學園等項目建設。三是創新大道的建設,以大道為軸線、從線拓展到面,形成以徐莊軟件產業基地、聚寶山科技創業特別社區為龍頭,若干特色園區為支撐的科技創新核心區域。
(二)推進軟件企業集聚和升級
堅持走國際化、高端化、品牌化的發展道路,推動軟件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向廣闊的國際軟件市場拓展,重點培育、扶持和引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企業。
打造一批特色領域企業集群。圍繞全區產業發展方向,以骨干企業為依托,重點打造以金思維、德訊科技、賽特斯、東大智能等企業為龍頭的軟件研發和系統集成企業集群,以福中集團、肯信精密機械等企業為龍頭的嵌入式軟件企業集群,以微盟電子、通華芯、芯力微電子等企業為龍頭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集群;以徐莊物聯網發展研究中心、鴻信集成、智達康、未來星等企業為龍頭的物聯網企業集群,以蘇寧易購、好享購物、途牛網絡、獵寶網絡等企業為龍頭的電子商務企業集群。以特色領域企業集群,帶動全區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集聚發展、特色發展。
大力推進企業升級。進一步落實市“千企升級”計劃,加快推進我區企業升級,用五年時間實施“百企升級”計劃,同時每年確定20家重點扶持的科技創新型企業、20個重點技術創新項目、10個“兩化融合”重點項目、10個物聯網重點項目等進行培育和扶持,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提升軟件企業創新能力
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支持重點軟件企業承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及國家、省、市軟件及科技計劃項目,大力發展云計算、物聯網、三網融合、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等服務模式;著力發展電子商務平臺企業以及相關信息服務、數字認證、網上支付等電子商務專業服務商。積極爭取省、市產業發展引導資金,落實研發經費加計扣除、成長型企業財政扶持等措施,促進企業加大創新力度。
推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圍繞重點領域,建設、完善集成電路設計、物聯網等技術服務平臺,扶持虛擬軟件園軟件技術平臺擴大服務領域。建立軟件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和國際技術轉移服務平臺,提供成果信息交流、政策申報扶持、創業與投融資咨詢等服務。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等技術平臺,鼓勵區域內軟件產業龍頭企業或骨干企業聯合其它中小企業,共同建立關鍵技術聯盟,聯合開展重大產業共性技術、核心技術的攻關。
構建完善的金融服務體系。積極探索軟件著作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質押貸款方式,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發行集合債券和集合票據,設立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引導基金、中小企業互助融資基金,加快成立徐莊產業基地科技小額貸款公司,鼓勵各類融資性擔保公司優先為軟件企業提供擔保業務,為軟件企業科技創新拓寬融資渠道。
強化政扶持引導力度。切實發揮政府引導資金的杠桿作用,放大政策效應。區人才與科技名城示范區專項資金、區科技創業種子(天使)投資基金等要重點用于軟件產業重點人才和項目引進、重點企業培育、重點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運營以及專業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設。
(四)加強軟件人才引進與培育
堅持人才高端化帶動產業高端化、創新型人才引領創新型經濟、人才比較優勢提升發展競爭優勢,培育一批軟件行業領軍人才。
營造集聚軟件人才的環境。依托國家、省、市人才引進項目,引進、集聚一批高層次軟件人才,扶持一批區域內現有優秀拔尖人才,為高層次軟件人才提供創新創業啟動支持資金、科研經費資助、歸國留學人員創業基金、購房安家補助等政策扶持,加速人才落戶和成果轉化。
推動支持科技成果轉化。充分發揮駐區高校、科研院所眾多的優勢,建立院校、政府對接制度,統籌規劃開發科技人才資源,推廣“創新在高校、創業在園區”模式,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各類高層次人才到各類園區創業,支持科研院所在園區設立技術實驗室、成果轉移中心。
(五)強化軟件工作推進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成立以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區軟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區發改局(經信辦),由區發改局(經信辦)領導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具體承擔軟件產業發展規劃、政策制定、園區指導、招才引企和相關管理工作。區科技、商務、投促等部門以及各園區、街道,要按照各自職責,圍繞科技創新、服務外包、招商引資以及園區建設等,推動軟件信息服務業的發展。
構建嚴格的實績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差異化的科技創新考核評價機制,按照年度目標,明確責任分工,將軟件載體建設、人才引進、企業培育、平臺建設等工作納入全區各街道和相關部門的剛性考核范圍,層層落實責任制,形成抓軟件產業發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