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府以科學發展觀指導經濟社會新跨越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對于今后幾年市委、市政府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組織領導**經濟社會實現大突破、新跨越,我認為要達到八句話的目標,即:深化思想認識,轉變發展方式,有效應對挑戰,提高發展能力,創新體制機制,推動跨越發展,大力改善民生,改進工作作風。具體提出“八點建議”:
建議一: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一是正確處理速度與高度的關系,在加快發展速度的同時,更加注重發展的高度,包括大力提高產業、產品的質量、科技含量、附加值,特別要狠抓產業、企業的技術改造;二是正確處理規模和效益的關系,在擴大經濟總量、企業規模的同時,更加注重發展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正確處理近期與長期的關系,在千方百計實現當前保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長期發展即可持續發展。
建議二: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應由“要素驅動”轉變為“要素驅動”和“創新驅動”相結合。從**實際出發,當前和今后幾年,必須狠抓資金、項目、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大投入的“要素驅動”,實現新的發展,但同時要狠抓“創新驅動”,包括思路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營銷創新、發展方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等。只有把“要素驅動”與“創新驅動”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建議三:打破市內行政區域的制約,優化全市生產力空間布局。要形成錯位發展和差異化產業優勢,避免鎮與鎮之間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同質化競爭,增強**經濟的競爭力。在這方面,我市農業產業化“塊狀優勢”基礎較好,工業經濟應突出這一思路,逐步由鎮區工業向片區工業發展。建議政府和有關部門搞好調研、拿好規劃、強化引導,并跟進有關扶持政策措施。
建議四:采取得力措施,大力提升領導干部、公務員和企業家隊伍素質。“知識”決定發展思路和決策水平,“能力”決定業績。根據觀察、了解和社會上的一些議論,我市現有的領導干部、公務員和企業家中,有一批知識面寬、能力強、作風正的優秀人才,但仍有相當一部分需要豐富知識和提升能力。建議市委、市政府對此予以高度重視,辦法為一教育、二學習、三培訓、四實踐。市里應組織實施對上述三種對象的學習培訓工程,持之以恒地抓
三、五年。建議五:加快建設一支人數較多、學歷較高、素質較優的技術、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建議抓好三個方面的措施:一是根據我市發展之需,力引進高學歷、高技能、高素質的人才。為此,政府和企業應舍得投入,人才投入是永不虧損的投入。二是創新思路和辦法,用好本地現有人才,包括已經離退休的技術、管理人才。三是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市委、市政府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企業高管團隊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建議六:進一步改進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重點是要堅持務真求實,杜絕“兩浮”(浮躁、浮夸)歪風。目前,我市極少數鎮、部門和黨員干部程度不同地存在浮躁、浮夸的不良作風,主要表現是:違背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好大喜功,追求虛名;虛報成績,做表面文章,甚至不顧法律和道德底線,弄虛作假等。杜絕“兩浮”歪風,除了強化教育、先進典型示范、懲處違法違規者以外,十分重要的措施是完善對鎮區、部門領導干部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和問責機制。
建議七:加強對重點規模企業改革發展的個性化指導。重點企業發展壯大有其內在的規律,大都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而且涉及到諸多方面,固然需要部門提供優質服務,但更需要個性化指導。我感到,近年來,政府及有關部門為重點企業服務仍有差距,而對重點企業改革發展的個性化指導更為缺乏。往往是大呼隆的動員部署,或者走馬觀花,聽聽匯報,然后說些不起多大作用的套話、空話。重點企業千差萬別,其產業、產品、市場、管理模式、企業文化等都不同,不可能套用一個模子。重點企業發展到今天,所處的內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而相當部分的企業負責人和管理團隊的觀念、知識、能力不適應新的發展形勢,迫切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深入企業給予個性化指導。
建議八:高度重視對民生細節的關注。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對一個地區來講,以民為本,就是要關注民主,保證民生。而關注民生,應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既要重民生大處,也要重民生細節。如臺城有些市場環境太差、經營混亂、管理缺失,而且存在食品質量和交通安全隱患。建議予以重視,盡早落實建設和治理措施,給幾萬居民提供整潔、安全、文明的消費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