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法與訴訟法教學突出問題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與其他法學課程相比,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具有獨特性。其內容龐雜廣泛,概念抽象,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較難理解、較難掌握的課程。傳統單一的理論灌輸教學模式難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要針對課程內容的不同知識點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講授法和案例教學法的優點和具體技巧,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行政法;行政訴訟法;教學方法
一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及其教學的特點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是法學主干課程之一,在法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它也是行政管理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該課程旨在通過對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基本理論和原理、各種具體的制度與規則、實際應用等知識的學習,讓學生掌握運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處理行政法律實務的水平。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對學生而言是一門較難理解、較難掌握的課程。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課程內容非常龐雜,概念抽象,與學生的校園生活脫離,學生理解困難;二是現有的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理論知識向實踐技能順利轉化的需求。從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的內容與實踐來看,它是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但由于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多注重理論教學,傳統單一的理論灌輸授課模式使得課堂教學枯燥無味,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又由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夠重視訓練學生掌握從事實際工作所需的職業技能,教學效果不理想是在所難免的。
二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課程內容龐雜廣泛,學生難以掌握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的內容非常龐雜廣泛,與其他法學課程如民法、刑法等不同,其涉及范圍和內容量大,在教學中往往存在著教學時間短、任務重、師生課堂交流不足的問題,教師講授難,從而造成了學生難以掌握。具體來說,其難度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內容非常多,包括了實體法和程序法,行政實體性規范與行政程序性規范通常交織在一起,不同性質的行政行為還可能要求特殊的行政程序,內容復雜,教師在講授的時候是以程序為主,還是以程序與實體并重,存在教學爭議。二是行政法缺乏統一完整的法典,目前我國制定了《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文件,同時,我國的行政法規范又是以多種不同效力等級的行為規范組成的,由于效力等級不同,其適用范圍也不同,數量眾多的行政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短短的時間內學生掌握不全,容易混淆。三是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不僅需要掌握法理學、民法等法學基礎知識,而且其與政治學、行政學、管理學等學科存在著交叉,這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師必須具備廣泛的知識面,另一方面學生也需要了解行政機關的運作實踐。
(二)教學方法過于傳統單一,缺乏針對性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我國很多學者就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提出了很多創新的教學改革方法。但是,總體來說,當前教學實踐中的教學方法仍過于傳統單一,缺乏針對性的有效教學。目前,針對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講授法和案例教學法。很多研究者認為,傳統的一言堂講授法側重于概念、特征、分類等理論知識的灌輸,對實際操作問題分析不透徹,缺乏形象生動的引導,師生交流互動不足,往往難以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是在課堂教學中剖析較為典型的司法判例,用豐富的信息和材料,避免了教師單純說教方式的枯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案例分析法往往流于形式。在教學中,很多教學案例不具有說服性,往往是為了講解理論而編造的,同時,由于教師在課堂上成為主導案例講解的主動地位者,學生成了缺少自主探究學習的被動接受者,案例教學法也失去了其應有之義。
(三)教學內容偏重理論,缺乏實踐性法學的不同學科課程各有其自身的特點,有的偏重于理論,有的立足于實踐,也有的是理論與實踐并重,不同的學科應該有配套的相應的教學方式,就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這門課程而言,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但是在教學內容上,往往側重于理論知識和技術性操作層面知識的傳授,很多學校沒有與國家各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建立普遍聯系,因此模擬法庭、現場教學等實踐性教學明顯不足。大多數學生缺乏感性接觸,缺少對真實場景鍛煉的經驗,使得他們在法學基礎知識、法學邏輯思維與實際工作技能方面有很大的不足。
三解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中突出問題的路徑
(一)配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1啟發式講授法傳統的講授法缺點多,這種教學方法容易導致課堂呈現氣氛沉悶、呆板單調的效果,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夠,但是基于法學學科的特性,首先要打好法學理論知識的基礎,所以講授法也不可或缺。如果能將講授法運用得當,其優勢也必然顯現:能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的脈絡,培養理性的邏輯思維,清晰地理解概念和原理等基礎知識。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理論教學中,應采用啟發式講授法,以學生為中心,合理運用啟發手段,如點撥法、專題討論法、對比法等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與學習。第一,點撥法。守舊的法學授課方式僅僅側重于知識的講解,而極大程度地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分析水平,特別是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點撥法,不是將全部的知識點都全盤托出對學生們進行填鴨式的教學,而是教師采用點撥的形式進行講解知識點,盡量地讓學生們在老師們的引導下,進行自主地思考與討論,提出問題,再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地解決問題。例如,在講解行政法的概念時,教師可以指出重點,如“行政權被行使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關系”;引導學生思考提出這些社會關系有哪些;教師列出一些實例,如行政強制、行政許可、行政機關與社會組織發生的買賣關系等等,進一步讓學生判斷分析哪些社會關系才是行政法的調整對象。通過點撥啟發,讓學生思考知識點,這樣有助于加強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第二,專題討論法。由于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內容量大,受課時所限,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點都講全,所以教師在做教學設計時,應先對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出行政法基本理論、行政法上的主體、行政行為、行政救濟和行政訴訟這幾個主要部分的重點知識,采用專題討論的方式,進行專門針對性的授課或者討論。專題討論式的運用能夠突出教學的重點,針對某一問題進行相對性的討論和解答。教師在開展專題討論法的啟發式講授前,要歸納總結,查閱相關資料,確保梳理出關鍵知識點,通過講解以后盡可能地讓學生們進行主講,探討、研究、分析與提出問題,讓學生們積極地加入課堂這一環節當中去,讓被動吸收知識轉化為主動攝取知識。這種專題討論式的啟發能促進教學相長、講評交流,有助于學生辯證地思考法律問題和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三,對比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中有大量的概念需要理解,掌握這些概念非常重要,如果都采用單一的講授法,學生感覺難免枯燥,記憶和掌握效果也不好。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教師可以在講授過程中,采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分析討論,歸納總結出不同概念的理解要點,有效地掌握名詞,以便于進一步學習和理解運用其他知識。例如可以將行政合同與行政指導、行政強制執行與行政處罰、行政主體與行政機關、行政法律關系與民事法律關系等概念予以對比,啟發學生明確區分概念,牢固掌握知識。2結合運用講授法和案例教學法美國哈佛大學首創的案例教學法生動形象,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下討論分析逐漸歸納出知識點并得以解決問題,其在法學教學中被引入推廣,備受推崇。案例教學法可以彌補講授法的不足,因此,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的教學中,可以結合運用講授法和案例教學法,兩者系統結合,能夠發揮優勢。在講解概念等理論知識的同時,結合與理論配套的案例,尤其是社會生活中大家能廣泛接觸到的真實案例,以啟發學生,鼓勵學生采用發散思維來思考問題,并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通過對案例的深入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講解“被授權組織”時,以“田永起訴北京科技大學”為例,可以讓學生對被授權的組織這一行政主體有更清晰的認識。由于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內容龐雜,案例材料多,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可以充分利用當前網絡快速發展的優勢,將傳統教學方式與在線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利用線上資源和線下教學實踐開展教學。在這種基于網絡背景的教學組織形式下,仍然需要結合運用講授法和案例教學法。教師通過將課程知識點和典型的案例材料予以錄制和編輯,完成線上資源建設,學生通過線上資源提前學習和閱讀分析。在課堂上,教師僅針對重點和難點予以講授,分析討論學生在線學習過程中反饋的問題,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案例,課后讓學生完成線上練習或者根據案例材料撰寫并提交分析報告。
(二)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加強實踐教學實踐教育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學生了解專業領域和鍛煉社會能力的有效途徑,法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的教學要注重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一方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法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例如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具體操作可以根據班級人數情況,學生通過自主選擇角色模仿實際情景,在課堂上進行模擬法庭的現場訓練,教師指導學生從不同的立場展開辯論,由教師進行總結與點評。開展模擬法庭活動使學生的基本法理知識和訴訟程序知識得以在實踐中運用,熟悉法律運行的過程,能快速掌握行政訴訟法教學中的程序規則,提高實務操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在課堂外可以開展組織觀摩教學活動和參加實踐教學活動,學生通過旁聽法院審判、參觀學習、開展講座和辯論會、參與社會調査等一系列相關活動進行專題社會實踐。例如為加強對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可以到公安、稅務、工商等機關開展實踐活動,了解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實務,提高認知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葛自丹.行政法教學方式的改革與選擇[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6).
[2]蒲曉媛.體驗式教學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7(07).
作者:耿智利 單位:惠州市廣播電視大學文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