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執法中自由裁量權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鑒于政府行政事務的復雜和多變性,法律、法規在設定行政處罰時很難涵蓋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必然要賦予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中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實踐中由于法律、法規賦予的自由裁量空間較大,且缺乏必要的規范和制約措施等原因,常常出現處罰不公,以罰為主,“以罰代管”,甚至“只罰不管”現象。所以,筆者認為應當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
關鍵詞:
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規范
引言
鑒于政府行政事務的復雜和多變性,法律、法規在設定行政處罰時很難涵蓋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必然要賦予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中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實踐中由于法律、法規賦予的自由裁量空間較大,且缺乏必要的規范和制約措施等原因,常常出現處罰不公,以罰為主,“以罰代管”,甚至“只罰不管”現象。所以,筆者認為應當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
1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的概念
行政自由裁量權是指行政主體依據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權限,基于法律、法規及行政的目的和精神,針對具體的行政法律關系,自由選擇而作出的公正而合理的行政決定的權力。具體表現為:①行政處罰幅度和種類方面。即行政機關做出行政處罰時,可在法定的處罰幅度內自由選擇,包括在處罰種類幅度的自由選擇和處罰種類的自由選擇。②行為方式方面。即行政機關選擇具體行政行為的方式時,自由裁量作為與不作為。③做出具體行政行為時限方面。就聽證問題行政機關可自行決定。④對事實性質認定方面。即行政機關對行政管理相對人的行為性質或者被管理事項的性質的認定有自由裁量的權力。⑤對情節輕重認定方面。如中國的行政法律、法規不少都有“情節較輕的”“情節較重的”“情節嚴重的”這樣的詞語,在沒有規定認定情節輕重的法定條件時,行政機關對情節輕重的認定就有自由裁量權。
2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的原則
1)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應符合立法宗旨。任何一部法律法規,都有一個基本的立法宗旨。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如果偏離立法宗旨,必然導致行政不合理,自由裁量權也就成了個人私利、圖報復的工具了。如為罰款而罰款等。2)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應過罰相適應原則。過罰相適應是指行政執法機關對違法行為人適用行政處罰,所科罰種和處罰幅度要與違法行為人的違法過錯程度相適應,既不輕過重罰,也不重過輕罰,避免畸輕畸重的不合理、不公正的情況。3)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應堅持處罰決定標準一致原則。處罰決定標準一致原則是指行政執法機關對不同的違法行為人違反了同一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且違法的事實、性質、情節相似,作出行政處罰時應標準一致原則。就是要求行政執法機關和行政執法人員在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時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偏不倚,做到相同或相似的違法行為應當受到大體相同的行政處罰。4)自由裁量權的行使,依法選擇適用單處、并處原則。行政處罰單處、并處原則是指行政執法機關對違法行為人作出行政處罰時適用的處罰方式。行政處罰的單處是指行政執法機關對違法行為人僅適用一種處罰方式。并處是指行政執法機關對違法行為人的某一違法行為依法同時適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行政處罰形式。5)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應按照上位法優于下位法原則。行政執法機關和行政執法人員在從事行政執法、特別是行政處罰時,對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適用法律、法規、規章依據。如果發現不同層級之間的法律規范對同一問題的規定不一致,上下矛盾、有輕有重,就應當遵循上位法優于下位法的原則,就高不就低,執行效力層級較高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依據。6)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應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原則。特別法優于普通法原則是指行政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適用法律依據時,發現同一立法機關制定的相同層級的法律、法規、規章發生矛盾、規定不一致,應根據規范性法律文件效力不同,遵循特別法優于普通法原則,適用特別法。7)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應按照新法優于舊法的原則。新法優于舊法原則,也稱為后法優于前法,是指行政執法機關或行政執法人員在從事行政執法、行政處罰時,發現同一立法機關就同一問題制定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前后矛盾,就應該執行頒布時間在后的新的規范性法律文件,而不能執行頒布時間在前的舊的規范性法律文件。8)自由裁量權的行使應堅持開裁量標準公開原則。自由裁量標準向社會公開,就是讓公眾了解有關的量罰標準。這樣相對人可以對照自己的違法行為,得出行政機關將要給予他的量罰尺度。“裁量標準”的適當統一,不僅使執法者心中有了譜,也讓群眾看得明明白白。這樣既能得到社會的認可、當事人的認可,也有利于社會公眾、新聞媒體對行政執法的監督,使行政執法在陽光下運作,保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的現狀
隨著我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深入貫徹實施,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大力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步伐,行政執法機關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且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行政執法實際工作中,行政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還存在著亂用、濫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問題。1)存在濫用職權現象。濫用職權是一種目的違法,其導致的法律后果是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無效。其特點是:自由裁量權的行使不符合法律授予這種權力的目的。它主要表現為行政執法人員假公濟私、公報私仇、以權謀私,以實現種種不廉潔的動機。2)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立法的一條重要原則是合理和公正的原則。就是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的體現了國家意志并成為法定的合理和公正。如果行政處罰顯失公正,就是違背了國家意志,即不符合立法本意,這實質上是濫用自由裁量權的又一表現形式。3)實踐中存在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由于有不少法律、法規未規定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的期限,因而何時履行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便可以自由裁量。行政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效率原則,如果違反這一原則,或者出于某種不廉潔動機,而拖延履行法定職責,即是不正確地行使了自由裁量權。
4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的建議
筆者認為應從源頭上規范和控制自由裁量權使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1)須建立回避制度。在行政執法時,如果執法活動與執法人有利害關系,該執法人應當回避。2)應建立執法責任制。執法責任應與個人的待遇和職務的升遷掛勾,真正把執法責任制落到實處。3)依據過罰相當原則,制定違法行為裁量標準。制定標準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具體情況,在行政法律文件規定的處罰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予以具體化,(不能突破法律文件的規定設定新的處罰)根據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量罰。4)定期跟蹤檢查,不斷完善裁量標準。裁量標準是在法律、法規、規章有關行政處罰的規定不特別明確而留有余地時,行政機關根據當地實際在其自由裁量權范圍內合理細化確定行政處罰的原則標準。對此行政機關應當定期進行梳理,及時修改,不斷完善裁量標準,使其日漸合理。5)加大法院的司法審查力度。人民法院應加大對濫用職權、拖延履行法定職責、行政處罰顯失公平等自由裁量權的審查力度,以充分發揮法院的司法監督功能。
5結語
不管對自由裁量權如何進行控制和規范,都要掌握一個尺度,那就是:控而不死,用而不濫。調動自由裁量權高效靈活的積極因素,抑制它容易被濫用的消極因素,合法、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權,公平、公正執法,進行人性化管理,以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法制需要。
參考文獻:
[1]應松年.行政法學教程(第一版)[M].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2008.
[2]羅豪才,行政法學(第一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作者:張定乾 單位:河南省南陽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