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政執法隊伍完善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論文關健詞:種子行政執法體系運行機制監管誠信
論文摘要:通過分析種子行政執法體系的機構、人員、特點、成果和問題,提出了從組織機構、專業隊伍、基礎設施和運行機制入手建設種子行政執法體系的基本思路和加強行風建設、建立社會誠信機制、完善農村種子市場監管網絡、搞好社會化服務和健全各項保障制度等項措施。
種子行政執法體系建設是種子管理的重要內容。在當前種子市場空前火爆形勢下,種子事業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也存在著坑農害農等不法行為。因此,必須強化種子行政執法體系建設,堅持以法治種,保證種子市場持久健康發展。
1.當前種子行政執法體系建設的基本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各地相繼建立了不同類型的種子行政執法組織機構,并在規范種子市場經濟秩序上取得了重大進展。種子行政執法機構和人員的主要來源,或由農業行政主管部在本系統內直接調編成立,或從原國有行政、技術、經營“三位一體”的種子公司中剝離而來,或從農業技術推廣部門中分離而來,或在行政體制改革中由政府單獨撥編成立。
1.1種子行政執法機構設置的主要形式
(1)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內設法規科室直接從事種子市場管理等農業行政執法工作;
(2)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委托下設的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等綜合性農業行政執法機構行使種子等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職能;
(3)由具有種子行政執法、技術推廣或行業管理“兩位一體”或“三位一體”多項職能的機構進行種子行政執法;
(4)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種子專業行政執法機構開展種子行政執法。
1.2種子行政執法體系建設的基本特點
1.2.1機構設置完善但不平衡。由于國家沒有統一規定的模式,現行的種子行政執法機構設置表現為專業行政執法機構多,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少;兼職機構多,專職機構少;行政委托執法機構多,法律直接授權機構少。
1.2.2隊伍結構完整但人員參差不齊。由于種子行政執法人員來源不同,現有種子行政執法隊伍的人員狀況表現為專業科技人員多,行政干部和其他人員少;中專以下人員多,大專以上人員少;農業專業人員多,法律等專業人員少;中初級科技人員多,高級科技人員少。
1.2.3執法專業性強但責任重大。種子是特殊的活的商品,故在種子行政執法中,既要牢牢掌握種子專業的基本技能,又要精通農業、經濟和法律等相關知識,依據專業技術和法律法規行政,達到最終執法目的。但因種子行政執法人員素質差異較大,故在實際工作中難免不出現偏差。
1.2.4與種子經營聯系較廣但仍有矛盾。由于大多數種子行政執法機構和人員是從國有種子公司中剝離出來并將種子公司等種子經營單位作為其依法行政對象,故與種子經營部門有一種天然的靠近和聯系。但因工作方向和利益的截然不同,往往會導致感情上出現新的矛盾。
1.3種子行政執法工作的主要任務和成果
1.3.1種子打假專項治理。在農業生產的關鍵季節,依法檢查種子經營單位,整頓種子市場,查處假冒偽劣種子,保護農民利益。
1.3.2種子質量檢驗和檢疫。通過連年的種子三期檢驗和田間、調運檢疫,提高種子質量,避免重大質量事故發生。
1.3.3種子技術鑒定。依據種子法律法規,通化市政府編委下文成立的“通化市種子技術鑒定工作辦公室”,在全市范圍內行使種子技術鑒定工作職能,每年鑒定種子糾紛案件數起,為種子管理和司法部門正確裁決種子案件提供法律和技術依據。
1.3.4品種審定。通過對品種區域試驗結果進行技術論證,審定鑒定新品種,實施品種保護,為其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3.5軟環境治理。在種子行政執法中,按照嚴格的手續和完備的制度,開展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等便民服務,建立起公開、文明、規范、高效的服務環境,杜絕隨意執法和亂執法行為,確保種子執法和市場環境整治實現雙贏。
1.4種子行政執法體系建設中存在的主要矛質
1.4.1種子行政執法與行業管理和技術推廣職能相互交叉的矛盾。目前,各地種子行政執法機構大多為一站多能,種子行政執法機構和人員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既當行政官員,又當執法人員;既從事種子執法監察,又搞技術推廣和經營服務,不但削弱了種子行政執法,而且沖淡了種子行業管理、技術推廣和生產經營。
1.4.2種子執法技術含量高、政策性強與執法人員不精的矛盾。種子執法人員需要具備的基本條件是:懂技術,掌握政策和法規,并有高尚的品格和思想道德思想水平、政策水平、技術水平和業務水平都很差,難當執法重任。
1.4.3種子市場經濟發展對法律保障的迫切需求與種子法規功能相對不強的矛盾。現階段國家頒布的種子法律法規雖然授予種子管理部門對違法違規案件以至高無上的調查權、對犯案主體以責無旁貸的檢查權、對案件處理以不可推卸的建議權,但在對案件的裁決權、處罰權和執行權上,卻在許多場合下不得不依靠工商、公安等部門配合或主持才能執行和結案。
1.4.4種子行政執法程序的極其復雜和重要與其基礎設施不完備的矛盾。種子行政執法要求情況屬實,證據確鑿,程序完整,資料可靠。故在案件的調查、取證、分析、論證直至最后下達結論的整個過程中,都需要有精千的執法主體和精密的儀器設備進行現場取樣和檢測。而現實是,不但執法隊伍不精,而且缺少必要的檢測儀器和設備,更缺少精密儀器設備,影響辦案效率和效果。
2種子行政執法體系建設的甚本思路
種子是重要的活的生產資料和商品,是農業增產增收的內在基礎。種子市場穩定與否,對于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而維護種子市場安定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加強種子行政執法體系建設,依法強化種子市場管理。
2.1建設完整配套的組織機構
鑒于目前因各地種子行政執法機構各自為政、形式多樣、一站多能所導致的種子行政執法不便協調、精力分散、執法功能不強等現實情況,結合農業事業單位改革,統一機構形式,或將種子與農藥、肥料和農機零配件的市場管理機構、人員和職能合并一處,成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集中開展綜合性農業行政執法工作;或成立全國統一形式的種子專業行政執法主體機構,專門從事種子行政執法工作,將種子管理部門原來承擔的行業管理和技術推廣職能分別交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增強種子行政執法的整體功能。
2.2建設精明強干的專業隊伍
2.2.1調整用人機制。根據種子行政執法需要,培養一支遵紀守法、廉潔奉公、愛崗敬業、求真務實的種子行政執法隊伍。結合事業單位改革,優化整合行政執法人員,選拔一批政治可靠、思想進步、品德高尚、業務精湛的種子和法律專業優秀人才充實種子行政執法隊伍。并激發更多的種子行政執法人員不斷學習和更新,提高專業基本技能,使其隊伍結構更加純潔精干,科學合理。
2.2.2加強思想作風建設。組織學習理論,開展思想教育,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更好地為“三農”服務,在農民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2.2.3規范隊伍管理。實行崗前培訓制、持證上崗制和亮證執法制,增強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觀念,提高執法人員依法處理案件和解決各種矛盾與問題的能力。
2.2.4提高業務素質。組織現代科學技術和法律法規專業知識學習,不斷總結、積累、探索和創新,提高文化素質和專業素質,開拓視野,增長才干,增強專業基本技能,擔當重大使命,努力改善種子行政執法隊伍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實用人才不足、精英人才匾乏等不良狀態,建設一支具有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勤政廉潔的高素質種子行政執法隊伍。
2.3建設先進實用的基礎設施
2.3.1建設永久性種子田間檢測基地。選擇氣候適宜、地勢平坦、地力均勻、水源充足、管理方便的水旱田地塊,以購買、租賃、承包等形式劃歸種子管理部門長期使用,由種子管理部門負責規劃改良,按照國頒標準進行品種特征特性和種子質量田間鑒定。
2.3.2投建基礎設施。由種子管理部門主持,根據種子行政執法工作需要,在國家和地方的支持下建設種子檢測中心,興建種子質量檢驗場所,投建現代化儀器設備,開展種子播種品質檢驗、品種品質分析、種子仲裁檢驗等任務,為種子行政執法提供科學依據。
2.3.3實現區域性的種子行政執法業務聯網。鑒于目前種子跨域經營范圍廣、流動性強、出現問題幾率大的特點,積極創造條件,在各地種子行政執法部門配備電子計算機及其種子市場管理軟件,開通全國性種子行政執法互聯網業務,緊緊跟蹤監測并科學判斷種子市場動態,開展地域間的聯合執法行動,提高執法效率。
2.4建設快捷奏效的運行機制
2.4.1建設系統完備的種子市場安全預警與控制機制。加快針對種子市場運行和種子行政執法特殊性的近距離和中遠程監控、檢測、化驗等特種技術系統及其設備的研制和配備,研究開發種子市場的危險源辨識分級標準、早期鑒別、定量監測、風險評估、安全性評價、可靠性分析等關鍵技術體系、方法步驟和設備裝置,配備種子市場安全狀況全程跟蹤管理技術與設備,提高種子市場監管水平。
2.4.2建設機動靈活的種子重大突發性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研究和裝備種子市場重大事故的應急預案、事故分析、指揮和決策系統的技術和設備,建設大型種子市場數據庫、重大事故案例庫和事故分析專家系統,加快重大事故虛擬仿真分析技術設備的研究、設計、制造、安裝、使用和保養,建立全國性的種子重大事故統計分析研究體系,增強種子行政執法部門處理重大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
2.4.3建設統一規范的種子技術鑒定機制。鑒于目前全國性的多家執法和技術職稱“滿天飛”的現實實際,應加快種子技術鑒定的改革與創新,推廣通化市由政府編制部門下文成立專業性種子技術鑒定工作辦公室的經驗,建立統一組織、統一人員、統一標準、統一程序和統一運作的種子技術鑒定機構,避免濫組織、亂鑒定,提高種子技術鑒定的準確性、可靠性、真實性和權威性。
2.4.4建設簡捷靈便的社會化服務行為機制。規范執法行為,嚴格法律程序,理順級別管轄,集中統一行使行政許可權、監督檢查權和行政處罰權,防止多層多頭執法、越權執法、拘私枉法和不作為行為。規范行政審批,清理、削減和簡化行政審批項目和程序,方便群眾。規范服務行為,履行職責和義務,在優化市場環境、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和向市場邊沿及農村市場延伸上建立起長效機制。規范科學民主決策程序,推行重大決策專家咨詢、民主評議、重要事項聽證和行政審批會審制度。規范電子政務方式,及時向社會傳遞政府決策、服務程序、辦事方法和行政結果,實現種子政執法的快速敏捷和準確可靠。
3種子行政執法體系建設的主要措施
種子行政執法是種子市場健康運行的重要保證,必須加大措施,強化種子行政執法體系建設,推進種子依法行政。
3.1加強行風建設
建立行風建設目標責任制、行風責任監督制和對嚴重失職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當事人的追究制,聘請行風監督員,設立舉報電話,接待來信來訪,廣泛聽取各界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糾風治理,標本兼治,規范執法行為、服務行為、政策行為和辦事行為,提高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對執法人員約法三章,正確運用手中權力,反腐倡廉,依法維護人民群眾利益。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改善管理面貌,敬業為農,優質服務,禮貌待人,熱情周到,文明執法,廉潔高效。
3.2建立社會誠信機制
推進政務公開,實施“陽光政務”,開通陽光熱線,采取實地考察、現場咨詢、會議聽證、陽光投訴、上街宣傳等形式,與廣大群眾接觸交流,和諧共處,幫助群眾解決疑難問題,獲得群眾支持。實行誠信行政承諾,公示上墻,自覺踐諾,提高種子行政執法的透明度。發揮輿論宣傳的導向作用,利用媒體和現身形式,宣傳種子法律法規,使群眾真正了解種子法規政策,主動獻計獻策。實施真誠護農行動,從維護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疏通行政渠道,提供優質服務,依法打擊見利忘義、與民爭利和坑農害農的不法行為,解決侵害農民利益問題,形成講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社會誠信氛圍和誠信環境。新晨
3.3完善農村種子市場監管網絡
針對當前種子行政執法力量不足、鄉鎮以下經常延伸不到問題,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在鄉村兩級設立種情觀察員,委以監督當地種子進貨渠道是否正常、游街商販活動蹤跡、種子經營者經營行為是否規范、農民用種是否安全有效等事責,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鄉不漏村,村不漏點,上下聯動,轄區統一”的農村種子市場監管網絡,消除偏遠地區種子市場監管空白。
3.4搞好社會化服務
結合市場監管,采取廣電專題講座、專家辦班授課、參與社區活動、上街展示圖板、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開展種子行政執法“三下鄉三服務”活動。一是送法律下鄉,為農民群眾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提供法律服務。二是送科技下鄉,為廣大農民合理用種提供技術服務。三是送政策下鄉,為農村種子執法相對人規范經營行為提供政策服務。通過服務,增強種子經營者的道德意識、行為規范和農民群眾的自我維權保護意識。
3.5健全各項保障制度
在認真履行服務承諾、舉報投訴、責任追究等項規章制度的同時,建立種子依法行政成效評議制度,對種子行政執法和行風建設工作進行民主評議排序,獎優罰劣,末位淘汰。并在健全種子行政執法長效運行制度上,把種子行政執法體系建設納入各級政府工作日程,堅持長抓不懈,持之以恒,落實政策,加大扶持,推動種子事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