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精神分裂癥照料者的社會心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統計處理
采用SPSS16.0版本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各量表分值以(x珋±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生活事件(LES)比較研究組在生活事件總頻數、負性生活事件頻數、精神緊張總值及負性緊張值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2.2兩組心理特征比較精神分裂癥照料者的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總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存在述情障礙。抑郁評分(SDS),焦慮評分(SAS)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2。
2.3兩組應付方式及社會支持比較研究組的積極應付方式評分(PC)、社會支持分(SSRS)顯著低于對照組,消極應付方式評分(NC)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3。
3討論
面對精神分裂癥這樣嚴重的精神障礙,對任何人都是巨大應激事件,尤其是患者的主要照料者,其承受的心理負擔是不言而喻的。本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照料者經歷的負性生活事件頻數及緊張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生活事件中最常見為家庭事件、工作事件,這可能與照料者的心理狀態有關,大部分照料者擔心患者病情會復發,害怕其影響家庭的穩定,加之疾病的負擔,導致照料者長期處于應激狀態,可能是其生活事件值較高的原因。之前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7]。述情障礙,又稱“情感難言癥”,主要表現為不能適當的表達情感、缺乏想象力,思維僵化[8]。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家屬存在述情障礙[9]。本研究精神分裂癥照料者TAS總分及各因子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明顯存在述情障礙??赡芘c傳統觀念對精神疾病的歧視,精神分裂癥照料者大都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家里有精神分裂癥患者,多數對他們的病情有所隱瞞,且對自己照顧病人的狀況也不愿向別人傾訴,家屬也容易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長期這種狀態導致其情感表達困難。
應付方式是個體對內外環境要求及由此產生情緒而采取的應付方法,是個體個性特征的表現之一。應激理論認為應對方式在應激過程中起著中介作用。恰當的應對方式可以擺脫個體精神緊張狀態,通過調節自身的認知和情緒反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保持[10]。本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癥照料者自身應付方式上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提示患者疾病的反復發作對精神分裂癥照料者是一個強烈的精神刺激,給照料者身心都會帶來負面影響,這種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況必然產生不良的應付方式。
社會支持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變量,指個體通過社會聯系所能獲得的他人在精神上的支持。包括個體在人際關系中的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程度[11]。而良好的社會支持有利于患者家屬緩解心理壓力,維持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患者康復[12]。
本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癥照料者與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提示由于社會歧視的存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家庭及社會交往不穩定,所獲得的社會支持較少,不能有效緩解各種負面情緒反應。情緒反應經邊緣系統作用,通過多種途徑,影響外周器官的功能,產生各種心身疾病[13]。本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癥照料者也存在明顯的負性情緒:焦慮、抑郁。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精神分列癥照料者具有特殊的心身健康狀況,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
作者:楊雀屏張國富張恒張娟許凌峰單位:江蘇省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