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正式起點,也是學生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初步養成的關鍵階段,如何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教師的重要職責。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任課教師,必須要探索出適合小學生教學方式,讓小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學習掌握課堂教學內容。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直觀式教學法;情境式教學法;生活式教學法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又有利于學生增強法制意識,讓小學生能夠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應該怎樣做,通過教學讓學生能辨榮辱、明是非、知對錯,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社會主義價值觀,成長為社會發展需要的棟梁之才。因此,教師必須要不斷改進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為新時代培養出合格的新型人才。
一、直觀式教學法一適應學生年齡特點,讓學生更直接感受學習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置的,能夠很好的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也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把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各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安排,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學習。小學生一般來說思維比較簡單,看待問題比較表面,理解不了特別抽象的學術術語和專業解釋,相對來說直觀地教學方法能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和理解。例如,在學習(大自然,謝謝您>這一課時,課文向學生介紹了大自然送給人們的禮物,例如稻谷可以做成香甜的米飯,果樹可以長出好吃可口的水果。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卡片展示或者利用多媒體進行圖片、視頻展示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水稻是什么、水稻的種植過程是怎樣的、農民伯伯是如何進行水稻收割,又經過怎樣的機器加工,最后成為我們餐桌上香噴噴的白米飯。通過這種直觀地過程展示,能讓學生更加清楚的觀察到水稻轉變為米飯的過程,了解人們是怎樣從大自然中獲取食物。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增長學生的知識,拓展學生的對大自然的了解,增進學生與大自然的感情,還能讓學生了解到食物的來之不易,讓學生養成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二、情景式教學法一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主動參與學習
情景式教學法是通過教師設定特別的教學場景,讓學生能參與其中,共同完成教學活動。情景教學能夠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凝聚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專心致志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同時,情景式教學還能鍛煉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學會怎樣更好地與小伙伴合作,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活躍班級氣氛,營造和諧團結的班級風貌。例如,以〈分享真快樂》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小組各成員之間進行角色分配,學生之間進行分享活動,如“我帶了好吃的,分給你們嘗嘗"、我帶了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吧"、"我買了一本新的故事書,我們一塊來讀一讀吧”等等,讓學生之間互相進行分享,然后再讓同學回答自己在分享之后有什么收獲,例如“我又學會了一種折紙方法”、_‘我又看到了一本好看的故事書”等。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了解分享的意義,體會"分享”之后的愉悅感,也讓幫助學生養成愿意分享的好習慣m。
三、生活式教學法_鼓勵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更樂于實踐學習
學習是為了生活服務的,學習知識也是為了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根本,教學活動要將課堂學習到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能體驗到知識的力量。《道德與法治>是_門教導學生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學問,如果課堂教學脫離了實際生活,那么學生將無法真正領悟其中的教導意義,無法以此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因此,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手段,將教學活動于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自身經歷中尋找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在社會實踐中鞏固課堂知識。例如,在學習《上學路上》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針對自己的上學路線進行討論分享,各自講一講“我在上學路上路過什么地方”、“發生過什么故事",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分享自己的經歷,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樂于參與回答。然后教師再教導學生什么是安全的、正確的出行方式,例如"過馬路時不打鬧”、”要與家長拉好手”、"觀察紅綠燈”等,讓學生學習怎樣過馬路、怎樣安全出行。這種教學方式能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賦予課堂生活化氣息,讓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2]。在生活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導者,而是教學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幵展討論,總結出正確的方法結論,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學生的性格形成和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幵教師的引導,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對人生的基本引導,在社會發展新時期,教師要不斷更新對道德與法治的認識,創新教學手段,優化教學過程,對當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進行分析。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培養學生的培養出有道德、有能力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曉礪.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7,(6):49.
[2]王翔.談小學生德與法思維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7,(29):17.
作者:胡林花 單位:貴州省盤州市雞坪鎮松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