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實踐與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近年來我國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面臨著很多困境,要實現培養卓越法律人才的目標,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推進法學課堂教學改革。在法學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翻轉課堂,能夠有效地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法學人才培養質量。高等學校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從教學理念、設施保障、師資力量、自主學習、考核方式等方面著手,有效推進翻轉課堂在法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適用,對于實現卓越法律人才的培養的目標,提高我國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0引言
翻轉課堂是近年來頗受教育理論界關注的熱門話題。2011年,薩爾曼•可汗在TED大會上的演講報告《用視頻重新創造教育》中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自此,借助于互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翻轉課堂成為大中小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關注熱點。在這次報告中,薩爾曼•可汗提出了一種與傳統的“課堂教師講授、課后學生作業”方式相反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課前看課程視頻,課堂上主要通過與教師和同學交流研討來解決遇到的問題[1],即翻轉課堂,也有稱之為反轉課堂、顛倒課堂。這種將知識學習的過程主要通過學生自身課下自主學習實現,而課堂以討論和交流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2],借助于信息網絡平臺,通過“傳遞信息”和“吸收內化”過程的翻轉,在師生角色、教學形式、課堂內容、技術應用、評價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傳統課堂[3]。翻轉課堂的出現,是順應科技發展的教學模式創新,是“互聯網+”時代教學改革的重大突破。作為高校法學專業教師,我們不能僅僅從理論上進行研究,更重要是要將其與法學專業教學相結合,有效地將翻轉課堂應用于教學實踐中[4],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秀創新法律人才而努力。
1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的必要性剖析
1.1近年來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現實困境與反思不可否認的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法學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5]。在這一過程中,高等法學教育培養了大批法律人才,也為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6]。囿于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和教育技術發展水平,多年以來高校法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并沒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仍舊延續以往的教學理念。時至今日,法學專業在高考錄取中已經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熱門專業變成冷門專業,法學本科生就業率業已連續多年陷入低谷。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教學理念仍然延續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思維,尤其是文科的學習,學生課堂的主要活動就是記筆記。從目前的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來看,灌輸式教學方式仍然占據主導地位[7],重視單純的知識傳授輕視法學理念和原理教育,重視理論教學講授輕視實踐能力鍛煉,學生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依舊是絕大多數高校法學科班學生培養的常態現象。這樣的填鴨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個性發展,不利于法學專業學生提高自己的法學專業素養和實務能力,也與現實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相差甚遠[8]。作為以培養法律人才為目的的高校法學院系,需要在法治發展進程中不斷地獲得制度的支持,及時回應社會的變化[9],如何順應社會經濟技術發展趨勢,及時轉變課堂教學理念,不斷改進課程教學模式,培養社會需要的法律人才,是切實推進我國法學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1.2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理念基于近年來我國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和法學畢業生的就業困境,特別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素質法律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2012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聯合推出《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開啟了我國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新階段。意見提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是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重點,這也是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亟需的法律專業人才[10]。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目標對高校法學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新要求,將提高法科學生運用法學與其他學科知識方法解決實際法律問題的能力作為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要求。“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一出臺,即刻為法學界熱議。學者在培養目標、辦學資源、培養模式、考核體系等方面各抒己見,特別是法學的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更成為不可回避的焦點問題[11]。傳統法學教學側重于理論講授,而卓越法律人才培養需要更新傳統的教學理念[12]。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目標的實現,需要高校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而創新高校法學專業課堂教學模式,是其中重要內容之一。翻轉課堂以建構主義和掌握學習理論為指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依托,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通過網絡平臺鏈接法學師生關系,對教學的組織形式進行了重新規劃,通過對法學知識傳授和法律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實現了對法學專業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已經成為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重要理念。
2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的現實意義
2.1推進教育國際接軌我國高校法學人才培養向來重理論輕實踐,法學本科生就業前景不容樂觀已經引起了整個法學教育界的關注。與國外的法學教育相比,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本科法學畢業生缺少的不是法學專業知識,而是實踐能力。翻轉課堂的實施為學生提供了充分自我成長的空間,獨立思考案件、提出解決思路、參與同學老師討論,發表自己觀點。學生擁有更多的獨立成長空間和展現自我的機會,每個學生能夠根據自身能力合理安排,調整自身的學習進度和內容,不斷取得進步,升華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法學教育理念的國際化,是適應社會和時展的必然,實現我國卓越涉外法律人才的目標也越來越近。
2.2提升教師教學能力與傳統法學課堂教學相比,翻轉課堂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已經絕不僅僅是專業法學知識的傳授,而是對于課堂整體的掌控,翻轉課堂對任課教師的要求也大大的提高,具體包括課前錄制視頻、課堂答疑解惑、課后在線輔導等。實施翻轉課堂的法學教師在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教學水平、整體課程教學設計安排思路的同時,還必須具備較強的教學視頻制作水平和信息網絡工具操作能力和運用技巧,具備借助于網絡交際平臺與學生的交流互動的能力等。在突破了傳統的黑板板書和單一口授模式后,為了更好地開展課堂討論,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指導,法學教師必須更加充分地進行教學準備,不斷進行自我提升。因此,開展翻轉課堂教學必將有效地提升高校法學教師的教學能力。
2.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視頻教學相較于傳統的固定教室、固定時間的教學模式,其時空選擇更加靈活機動。翻轉課堂給學生提供了較為自主的學習選擇,對于擁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更顯人性化,教學視頻可以反復多次播放,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在視頻教學中,學生的自主選擇占據主要地位,通過自身的獨立思考,通過團隊協作解決問題,通過教師答疑克服難題,能夠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內容,實現知識的內化和升華。學生在小組成員的互相督促幫助下,更容易確立學習目標,改進學習方法,調整學習策略,在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尤其是對于是應用型、復合性法律人才,其培養目標就是著力培養學生解決法律實際問題的能力[13],而翻轉課堂恰恰為卓越法律人才成長的提供了良好氛圍。
2.4提升專業人才素質卓越法律人才注重學生業務能力的應用性和復合性,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學生自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將學習知識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獨立提出問題,小組解決問題,注重團隊協助,強化競爭意識,為法學專業學生今后從事法律實務提供了充分的鍛煉機會。小組成員之間能力差異互補,互相幫助輔導,理性客觀分析,共同提高進步,對于專業人才素質的提升顯而易見。通過翻轉課堂學習的法學專業學生,無論是課程專業知識學習和掌握,還是個人品質素養的提升,都有明顯的進步,充分體現了社會對卓越法律人才素質和能力的需求。
2.5適應科技發展需求“互聯網+”時代給教育領域帶來的沖擊勢不可擋,也為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實施翻轉課堂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平臺。從事法學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自主選擇部分或者全部使用翻轉教學模式,比如某一知識點、某一章節的內容進行翻轉教學的嘗試。與以往的精品課程申報不同的是,普通的法學教師可以隨時結合教授課程的具體內容進行教學翻轉,不需要經過各種審查批準,不需要經過各種參賽評比。普通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以自主掌控,使得課堂教學活動更具靈活性和主動性,教學內容更受學生歡迎,更加適應社會對法律人才素質和能力的需求。互聯網絡平臺的快速發展,為教師教學改革提供了便捷的條件和豐富的資源,也是現代科技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
3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的主要措施
3.1轉變課堂教學觀念互聯網絡平臺的迅猛發展帶來的是知識信息爆炸,尤其是時事熱點案例,法律熱門事件,學生都會在第一時間接觸到。如果高校教師的法學課堂教學理念仍停滯不前,則不利于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單純的知識傳授已經不再神秘,因為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只要借助于網絡,就會有太多的獲取知識的渠道,而不是傳統的坐等教師課堂講授。網絡平臺帶來的資源共享,使得教師和學生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更加平等。傳統的法學課堂教學側重于法律知識的講解,無法顧及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能力高低,很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互聯網+”時代的學生的需求。教師在課堂上口頭講述一個案件,其生動程度與吸引力很顯然已經無法與圖像、音效俱全的網絡視頻資料相匹敵。因此,在法學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推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將專業基礎知識學習和熱點案件視頻資料用于學生自學,更能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而,課堂教學理念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不斷積累不斷變化的過程,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實施和教學模式的推進,必將突破以往的教學慣性思維,對于長期從事傳統法學課程教學的教師而言,也必將是一個不斷掙扎的過程。從傳統法學課堂教學理念向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積極推動,也需要法學教師個體的努力嘗試。
3.2重視技術設施保障翻轉課堂所指的絕不僅僅是上課的教室本身,還包括相關的配套技術支持,離不開基礎設施投入和資金保障。從目前國內已經有效推進翻轉課堂教學的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相關專業課程的翻轉課堂課程的開設情況來看,首要的是設施配備齊全的翻轉課堂教室,其次是學生個人的硬件配置,再次是暢通迅捷的網絡平臺,最后還要有專門的網絡技術輔助人員。專業的翻轉課堂教學的真正實施,需要特別打造的翻轉課堂教室,小容量,高配置是其重要特色。由于法學翻轉課堂的教學時段主要用于學生討論案例和教師答疑,顯然只能采用小班教學;而為了充分展示學生對時事熱點案例所提出的問題和個人觀點,必須借助于多角度的高清攝像傳播設備,多媒體平臺,圓桌會議式的座位安排和分組。這些設施和裝備是目前普通教室都不具備的,建設一定數目的翻轉課堂專用教室是真正推行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前提和基礎。由于翻轉課堂基于網絡和視頻資料的自主學習和研讀,要求必須有良好的網絡系統平臺,學生也要“人手一機”(筆記本或平板電腦或者手機等)。從以往多媒體教室的使用情況來看,機器和網絡故障是影響課堂教學安排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學校應為翻轉課堂教室配備專門的技術人員,隨時解決可能出現的機器和網絡故障。
3.3培養優秀師資隊伍教學改革,首先是教師的問題。翻轉課堂從出現到應用,其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教師。實踐證明,法學專業翻轉課堂任課教師的角色和能力是法學專業翻轉課堂成功與否的關鍵。伴隨著教學活動中教師定位的轉變,法學專業教師也迎來了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挑戰[14]。翻轉課堂的實施包括課前教師制作視頻、學生深入自學、課堂教師引導、教師學生交流互動等多個環節。考驗的不僅是教師傳統的課堂面授法學專業知識的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整個翻轉課堂教學環節的掌控。目前法學專業教師開展翻轉課堂教學面臨的直接難題是教學視頻的制作。教學視頻是實施翻轉課堂的前提條件,視頻錄制場所,視頻內容的多少,視頻時間的長短,視頻畫面聲音的清晰程度等,都直接影響到學生自學的效果,這對于一般的法學專業教師而言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難題。高校可以組織專門的微課視頻錄制拍攝講座、教學對教師進行專門培訓,也可以設立專門的拍攝機構專門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視頻拍攝。相比較而言,對專業教師進行視頻制作培訓,對于課程有效實現翻轉具有更現實的價值。作為一名法學專業教師,將教學內容如何進行分解,拍攝成適合時長的教學視頻,很顯然,由其本人親自實施更能實現既定目標和教學效果;而專門的影視視頻制作人員則不一定能充分領會不同專業課程的特點,剪切出來的視頻可能和教師的本意大相徑庭。因而,培養具有一定視頻拍攝制作技能的法學專業教師,是保證法學專業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成功的前提條件。從翻轉課堂整體的實施來看,除了制作優秀的教學視頻外,引導學生進行自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組織和掌控、師生互動交流的調整等,都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臨場組織協調能力。因此,法學專業課程教學中要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必須加快培養優秀的法學專業師資隊伍。
3.4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法學專業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的目標,最終是要服務于社會,解決現實的法律問題。翻轉課堂借助于互聯網絡平臺,隨時關注最新的時事熱點案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即時討論,加以教師的積極引導,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法律實務水平,成為真正的卓越法律人才。從教學內容來看,任課教師的教學視頻應該注重理論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在教學視頻的制作上實現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以全新的教學案例和接地氣的熱門事件導入課程,讓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從教學方法上來看,任課教師應該在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案例分析法和情感激勵法,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小組討論解決問題,通過模擬法庭進行實戰演練,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法律實務能力。與傳統的法學專業教學過程中的案例教學法不同,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可以事先提供最新最快的現實案例,結合視頻資料讓學生自行分析,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解決思路;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直接交流的機會增多,小組討論的機會增多,對于現實案例的分析論證、與真實判決的對比,這些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教師的關心和激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翻轉課堂的課堂討論環節、網絡平臺互動交流環節,都是學生感受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時機,由于翻轉課堂采取小班教學,教師更容易關注到每個學生的性格品質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適時進行情感激勵,必將給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注入強勁動力。
3.5轉變教學考核方式翻轉課堂在法學專業課程中的運用是一項全新的嘗試,因此,全面評價教學改革的效果,必須將對學生課程學習的考核評價和對教師教學活動的考核評價相結合。傳統的一紙試卷決定學生能力高低的考核方式很顯然并不能完全反映學生在翻轉課堂上的收獲與成長。僅僅依據任課班級的學生的卷面成績,也很難反映教師在翻轉課堂整體設計安排和推進過程中的付出。因此,推行翻轉課堂的法學專業課程教學,必須適時改變教師“教”和學生“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學生參與翻轉課堂的考核應該結合其自主學習情況、課堂表現情況、團隊協作情況、解決問題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翻轉課堂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公共表達和個體展示的機會,其中的進步和收獲不可能在紙面上體現,而這恰恰是卓越法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和能力。翻轉課堂采取小班教學,便于任課教師熟悉所教授課程班級每個學生的情況,尤其是對于學生的口頭表達、氣質涵養的變化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更易因材施教、情感激勵。高校對于積極參加翻轉課堂教學的教師應該給予大力支持和鼓勵,在工作量計算、學生教學評估上采取更加靈活的政策,適當予以傾斜,通過平行班對比,連續三屆或者四屆學生的整體反饋或者畢業后工作一定年限的學生的評價等考核方式,鼓勵教師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模式,探索適合法學專業課程教學的翻轉課堂模式,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卓越法律人才。
4結束語
法學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直接關系到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翻轉課堂從2007年開始出現,2011年以后借助“可汗學院”模式和互聯網絡技術的迅速擴展至全球,也給我國高校傳統法學課程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作為一項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變革,其實施對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素質的提升取得了顯著的效果[15]。高校應積極應對時代挑戰,牢牢把握改革機遇,改變傳統的法學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積極推進翻轉課堂的有益嘗試,對于培養法治社會的卓越法律人才,尤其是應用型法律人才和國際型法律人才,大有裨益。法學專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和推廣,需要高校、教師、學生的積極參與,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實施細節,打造適合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郝興偉,張強.翻轉課堂教學:經驗與趨勢[J].中國大學教學,2015(10):65-67.
[2]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46-51.
[3]錢莉.美國“翻轉課堂”的本土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3(34):66-68.
[4]朱宏潔.翻轉課堂及其有效實施策略芻議[J].電化教育研究,2013(08):79-83.
[5]田洪鋆.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實現區域法學教育的聯動與提升———以首屆東北高校模擬法庭競賽為實例[J].人才資源開發,2015(24):42-44.
[6]余濤.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與理想的專業法學教育——以法律職業為視角[J].西部法學評論,2013(04):29-38.
[7]田文昌.大學法學教育改革思考[J].法學教育研究.2015(01):325-333.
[8]王迎光.就我國法學教學現存問題及改革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12):73-75
[9]韓大元.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法學教育面臨的挑戰[J].法學雜志,2011(03):17-20.
[10]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員會: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EB/OL].
[11]趙山星.淺論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大學教育,2015(08):179-180.
[12]李響.基于“卓越法律人才計劃”的課程及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2(12):24-26.
[13]王利明.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3(12):27-30.
[1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04):46-51.
[15]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07):5-16.
作者:周德軍 單位:江蘇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