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科護理本科帶教中多元化教學法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多元化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護理本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2017年在心血管內科實習的92名護理本科實習生,按實習批次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采用多元化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法,比較兩組護生的綜合成績,護生對實習帶教的問卷調查以及對教學方法的評價。[結果]試驗組理論知識、操作水平、授課能力及整體護理文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試驗組護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價高(P<0.01)。[結論]多元化教學法能明確護理本科生的實習目標,提高護生最基本、最核心的勝任力,提高護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及臨床應用能力。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法;心血管內科;護理本科生;護理帶教
心血管內科疾病復雜知識量大進展快臨床上開展成熟的心血管介入護理知識,教材也未及時更新,教學難度大。隨著現代醫學與護理模式的轉變,傳統的護理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信息時代的要求,在對臨床教學方式的選擇上,護理本科實習生與專科實習生在帶教方式、教學內容、帶教老師要求的某些方面存在差異[1]。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未來護理領域教學設計研究主要集中于各學科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探索與應用[2-3]。近年來對在心血管內科實習的護理本科學員采用多元化教學法進行臨床護理帶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擇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心血管內科實習的本科護生共92人,實習周期為4周,將92名護生按實習批次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男4人,女41人,年齡(21.3±1.3)歲。試驗組男4人,女43人,年齡(20.3±1.5)歲。兩組性別、年齡、學校、平時成績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帶教方法
1.2.1傳統教學法對照組采用一對一傳統的常規教學法,根據學校制定的實綱,由護生自學循環系統理論知識和基礎護理學,由帶教老師進行兩次理論授課。護理操作由帶教老師講解并做示范,根據實際情況鍛煉護生的技能操作,以達到教學目的。護士長作入科介紹,講解科室護理工作特點:危急重癥多,病情變化快,搶救多,轉床多,介入手術多;強調請銷假制度,中夜班的作息時間要求。介紹教學組長,分配一對一帶教老師,帶教老師是通過醫院規范化培訓并合格的取得帶教資格,工作時間大于5年的,學歷為全日制本科的護師。
1.2.2多元化教學法在傳統帶教的基礎上應用多元化教學法。1.2.2.1目標教學法由教學組長解讀實習目標,掌握和熟悉的內容包括掌握我科常見病及危急重癥的護理,如急性冠脈綜合征、高血壓急癥、急性左心衰、快速性及緩慢性心律失常、心搏驟停等;掌握心血管介入診療的圍手術期護理;熟練掌握我科常見搶救儀器、設備的使用:如水銀汞柱式血壓計,心電監護、雙向波除顫儀、遠程網絡床旁心電圖、注射泵及急救車的使用;熟悉我科常見口服藥的作用、劑量及不良反應;能識別心電圖危急值。熟練我科常見基礎護理操作:汞柱式血壓計的使用,各種心律失常病人的脈搏檢測、指血糖測定、皮下注射、留置導尿等。專科護理操作:安全型留置針的使用、動脈采血、心電監護儀的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2.2.2演示文稿(PPT)教學法運用多媒體教學心臟內部結構、血流方向、雜音的聽診等抽象和復雜的知識點。通過數字化減影血管造影實時拍攝記錄穿刺導絲、導管的植入,球囊擴張,支架及封堵器釋放,冠狀動靜脈竇逆行造影等整個介入過程;運用PPT教學,動態播放異常心電圖,講解原理,易于記憶。帶教老師在第二周采用PPT進行專題講座和護理查房作為示范,護生在第三周和第四周選擇病例進行專題講座和教學查房,以2個人為1組,分工協助,制作幻燈和匯報,并對學生的授課能力進行評價,包括幻燈的制作水平、內容以及語言表達能力。1.2.2.3PBL結合案例教學法以問題式學習(PBL)結合案例教學法,護士長選擇在院的典型病例,每周一、三就某一個知識點進行提問、引導學生主動與病人充分的溝通與評估、收集資料、小組討論、分析和總結,每周二、周四的晨會集體交班時間總結知識點、分析理論與臨床的差別,引導護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點。最后要求護生在出科前,選擇一個典型病例,書寫整體護理文書1份,包括入院評估、護理計劃、護理記錄。
1.3評價方法
實習第四周的星期五,護士長對試驗組和對照組護生進行理論考核、專科操作考核。發放自制調查問卷,護生填寫“護理實習帶教情況問卷調查表”及“教學方法評價表”。循環系統理論、心血管專科操作考核、授課能力和護理文書均為100分,護生填寫的實習帶教情況問卷調查表包括帶教方法帶教內容、理論與操作、護患溝通、關心學生5個方面,評價標準是好、較好、一般、差,所得分數依次為4分、3分、2分、1分,總分100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護生在心血管內科實習過程中學習內容多、任務重,要求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才能與實際臨床相結合,目標教學法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教學目標為核心和主線的教學活動。護生入科時首先解讀實習目標,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驗證目標是否已經掌握。能充分發揮其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有利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并與護理實踐相結合,提高護生最基本的理論與實際臨床操作能力,這也是本科護生應具備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勝任力[4]。PPT教學是護生在校大班課學習時的主要方式,主要是老師講授、學生聽的形式。我們在護生臨床實習時創造鍛煉的機會,布置教學查房任務,讓學生親自實踐、健康評估、收集資料、制作幻燈,并通過分組共同協作,培養了團隊協助能力,匯報時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督促帶教老師也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技能,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技能[5]。PBL結合案例教學法,提高了護理本科實習生的人際溝通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臨床應用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護理學科及臨床護理的要求[6]。由護士長就專科護理提問并給出典型病例,護生對臨床護理問題產生好奇心,帶著問題,并與病人、家屬、醫師、帶教老師進行充分的交流與溝通,然后組成小組學習相關知識,并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最后選擇一個典型病例書寫整體護理文書,要求具體制訂出病人的護理計劃和護理措施,提高了護生的臨床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易琦峰,安如俊,黃輝,等.護理本科與專科實習生對臨床護理實踐教學需求的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10,24(11):2849.
[2]師亞,王秀華,楊琛,等.運用共詞分析法探究護理教學設計發展趨勢[J].護理學雜志,2017,32(3):87-91.
[3]洪素,李秋潔,呂冬梅,等.我國護理本科生實踐教學方法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4,28(11):3979-3980.
[4]丁曉彤,李惠萍,周利華,等.護理本科畢業生核心勝任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護理教育,2017,14(8):628-632.
[5]項一清,司琴.PBL教學法與多元組合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8):115-117.
[6]張鳳勤,陳紅宇,丁娟,等.PBL聯合CBL教學法提高護理本科實習生臨床能力的效果評價[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8):589-591.
作者:王建均 趙蘭 陳尹 周娟 單位: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