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健康中國下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健康中國建設背景下,結合我??谇?a href="http://www.ruiyinglinkage.com/wxlw/zgwhlw/737375.html" target="_blank">醫學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新時代口腔醫學人才培養策略,以期為現階段我國口腔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健康中國;口腔醫學;人才培養模式
2018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發并實施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會議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堅持預防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減少疾病的發生。要調整優化健康服務體系,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但是,目前健康中國建設面臨著如下問題:人口老齡化加速和疾病普遍化、三醫聯動改革滯后、健康領域投入不足等。因此,需要綜合治理,特別是要抓住推進健康老齡化、重視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運用技術手段推進健康治理現代化等關鍵點。為順應健康中國建設的時代號召,國家對口腔醫學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培養出符合時代所需的口腔醫學人才,我院口腔醫學系不斷加強學科和專業建設、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更新和重組教學內容、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提出以下策略,并將付諸實踐?,F介紹如下。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堅持“引進來,走出去,打造專兼結合,雙師型師資隊伍”。師資隊伍水平不僅決定著高校的教學質量、辦學水平和特色,還決定著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1]。我校口腔醫學專業教師大多數為中青年教師,學歷以碩士研究生為主,職稱以講師占較大比例,博士研究生和高級職稱教師極少。下一步將加大引進博士研究生或“雙一流”高校優秀碩士研究生力度,同時鼓勵本系中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或去國內外知名大學訪學或進修深造。鼓勵專職教師利用假期或業余時間去臨床醫院工作,積累臨床實踐經驗,避免授課中出現理論與臨床脫節現象。同時通過在附屬醫院遴選優秀口腔醫師擔任兼職教師,借以打造專兼結合、較為穩定的師資隊伍。另外系部還要進一步擴大“雙師型”教師數量?!半p師型”教師是指一名教師同時具備高等學校教師職業資格和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2]。系部應把“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納入“十三五”發展規劃,并根據教師的年齡、學歷、職稱、學緣結構等制訂切實可行的“雙師型”教師培養計劃,提供有利條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目標實現;加強制度建設,對“雙師型”教師培養的經費投入、運行管理等方面進行規定,構建“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制度體系,為“雙師型”教師培養與管理提供保障。
2構建“校院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校院合作,工學結合”是一種利用學校和醫院不同的教育資源與環境,發揮學校和醫院在人才培養中的優勢,將學校的課堂教學與醫院的床邊教學有機結合,以滿足醫院需要,實現學生職業能力與醫院崗位需求之間無縫對接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3]??谇会t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教育只有通過“校院合作,工學結合”這條途徑,才能檢驗課程定位和課程目標的準確性、驗證課程內容的真實性和課程結構的合理性。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體現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的教育指導思想,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4]。
3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
本科生導師制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綜合性發展,營造全員育人的良好氛圍,是我國各類高校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共同選擇[5]。為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復合型口腔醫學人才,我系在借鑒其他院校學生導師制培養模式的基礎上,嘗試推行“三階段”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第一階段:實行小組導師制,我系每年招收60人左右,計劃分為10個小組,每個小組6人,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每個小組配備1名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教師擔任導師,負責指導小組內6名學生的學習、生活。第二階段:大學三年級和四年級,每個小組配備2名導師(口腔科主治醫師或口腔醫學專業講師),每名導師指導3名學生的學習、生活。第三階段:大學五年級,每個小組配備3名指導教師(口腔科副主任醫師及以上或口腔醫學專業博士、副教授或教授),每名導師指導2名學生,重點是指導學生學習口腔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科研素質、職業素養、創新創業與就業能力等。通過“三階段”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將群體化的創新能力培養細化到個性化的培養中,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個體的潛力,最后再匯聚起來提升整個團隊的創新能力。
4嘗試推行“訂單式”口腔醫學人才培養模式
我系雖然每年招收60名學生,但是畢業時絕大多數學生選擇考研。究其原因:一是就業競爭壓力大;二是口腔醫學專業本科生可能找不到較為理想的醫院,如三級以上醫院;三是部分學生有進一步深造的意愿。正是因為這樣,近年來我系在實習中期考核檢查中發現,實習期間大多數學生都會因為考研和找工作等原因花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從而嚴重影響畢業實習質量。為解決這一問題,下一步我系將積極與用人單位探索合作之路,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擇優與實習醫院簽訂“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力圖通過這種產學結合的實習模式,為有意愿就業的學生提供實習與就業一條龍服務,從而激發學生的實習熱情、提高實習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6]。
5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與手段,優化教學資源
為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系部注重引導教師在理論課教學中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PBL、CBL、WPBL等教學方法,同時借鑒校內其他系部的優良做法,積極嘗試翻轉課堂和SPOC等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降低驗證性實驗的比例,增加以案例情景為線索的口腔醫學專業技能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綜合實操能力[7-8]。積極構建網絡教學資源和平臺,優化教學資源,拍攝一批教學視頻,在學校網絡學習平臺上開設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MOOC課程,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形成性評價提供平臺。
6加強科研實踐,訓練科研思維,提升科研素養
我系努力創建學術氛圍濃厚的校園文化環境,定期舉辦學術講座,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系開展學術交流,讓學生能夠了解國內外口腔醫學專業的新進展、新理念、新技術等,增強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以進一步提高科研能力。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課題,或者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通過科研實踐,提升科研能力,訓練科研思維。下一步我系將借鑒本校其他系部提升學生科研素養的做法,要求學生畢業時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撰寫一篇畢業論文,題材限于實驗研究、臨床研究或調查研究等,或者完成一份開題報告(畢業設計)。不論畢業論文還是開題報告,均需畢業前在全系范圍內進行現場答辯,通過答辯方能畢業。對指導學生論文撰寫和畢業設計的教師,系部將酌情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和時間保證。另外借鑒研究生培養模式,系部將設定本科生助研崗位,鼓勵學生積極報名。系部將擇優推薦學生參加助研實踐,表現優秀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通過這種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參與科研的興趣和熱情,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還學會了收集資料、開展實驗研究、錄入數據、撰寫論文等,初步培養了學生的科研能力。
7積極推動第二課堂建設
系部積極推動第二課堂建設,充分發揮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的組織作用,豐富第二課堂內容,開展社區口腔義診、口腔健康教育等實踐活動。另外,我系舉辦的首次口腔醫學本科技能大賽等特色活動,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8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和臨床學院建設
實習、實訓基地是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硬件保證。建設設施完備、功能齊全,能夠滿足學生臨床技能訓練的實習、實訓基地,是實現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因此,學校應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目前我系實習基地基本能滿足學生職業能力訓練需求,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實驗、實訓室建筑面積不足,大型儀器設備、高端設備、臨床仿真模擬設備還與其他高校(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等)存在一些差距,還需進一步完善基地相關設施,滿足學生訓練需要。借鑒我校其他院系培養模式,積極探索口腔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從實習醫院中遴選1~2家作為實習基地,通過采用課堂教學與課內外臨床見習于一體的臨床教學模式,在真實的醫院環境中強化學生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培養,實現“學中做、做中學”。
參考文獻:
[1]王偉杰,李達生,李葛洪,等.“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9):6-7.
[2]曹廣輝,趙曉峰.高職師資培養途徑的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12):29-33.
[3]王美琴,葉福華.以就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0(2):40-42.
[4]劉東輝,胥曉麗,曹陽.口腔醫學技術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3(33):212.
[5]張錦雀,閆福華,王希,等.“三段式”實用型口腔醫學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踐與探討[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7(12):169-170.
[6]張春慶,劉冰華,韓俊巖,等.口腔醫學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構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4):13-14.
[7]仲維劍,馬國武,牛衛東,等.創新型口腔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醫學教育探索,2008,7(6):564-565.
[8]楊家瑞,何冰,劉紹良,等.基于“工作過程”口腔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效果的評價[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1):41-45.
作者:宋靜 王春 姜麗娜 劉宏升 單位:蚌埠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