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中國文化與世博會的關聯分析范文

中國文化與世博會的關聯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文化與世博會的關聯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文化與世博會的關聯分析

上海世博會是由中國政府主辦的一屆全球盛會,是舉辦時間長、參與國家多、涉及面廣的世界盛會。文化,是會展的靈魂。上海世博會就是以文化為底蘊、以文化為風格、以文化為主題的盛會。借助上海世博會的大舞臺,中國文化雍容華貴、儀態萬方地展現在世界面前?,F今,上海世博會依然在如火如荼地舉行,室外的高溫阻擋不住每天幾十萬參觀者的熱情,成為世博會159年來的“奇觀”。為了解和研究上海世博會,除閱讀資料外,筆者還于5、6、7月三次以不同身份實地考察,獲得大量第一手資料。①同時,結合多年來參與云南世界園藝博覽會、北京奧運會和日本愛知世博會相關活動的體會,站在世界的角度和面向未來的高度,對上海世博會進行思考。②本文主要對中國文化在上海世博會展示的狀況、特色、原因及其啟示,進行了初步梳理和探討。

一“我們的時代是文化的時代,21世紀是文化制勝的世紀?!雹凵虾J啦鳛榻洕?、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其中的文化表現也總是盡力站在制高點上。而且,由于在中國舉行,由中國政府主辦,也使得中國文化得到充分的展現。概其大要,起碼有五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全面展示?!拔幕d體,在現實世界中可謂千姿百態,不勝枚舉。但是就其形式來看,大致可以概括為四類:(1)實物制作表現;(2)規章制度表現;(3)禮儀習俗表現;(4)語言符號表現。當然這期間不乏跨類交叉,比如藝術與審美觀念,它既可以通過語言文字來表述論證,也可以體現在物化了的繪畫、雕塑、建筑、園林、影視、時裝等等作品之中,還可以在禮儀習俗中有其表現。而正是觀念形態文化的四類載體及其錯綜復雜的交叉表現,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現實?!雹苌虾J啦闹袊幕故荆梢哉f是全面和豐富的。從世博會的會徽到吉祥物,都是中國文化元素的表現。⑤從其載體來說,上海世博園的建筑,展館的布置,影像圖文的精粹,都是中國文化的體現。特別是中國國家館創意設計的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更是展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神。在中國館核心展區的北面,100多米的整面墻被宋代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所覆蓋。這幅名作,運用高科技手段分為白天、黃昏、夜晚三個部分,特別是營造出原畫中無法顯現的北宋都城的夜晚,栩栩如生的場景和人物,使人們對當時北宋都城的繁華景象如身臨其境。上海世博會不僅注意中國文化靜態的展示,而且注重中國文化動態的活動。世博園區內有近兩萬場文化演藝活動,各類演出活動平均每天約一百場。其中,既有主辦方組織的活動,如高科技主題秀、原創舞臺劇和主題文化巡演等,也有來自各方面的活動,如專題文藝演出、小型廣場音樂會、街頭舞蹈和民俗表演等。其中,中國56個民族的特色文化,300多個地方傳統劇種、500多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現,充分表達了中國文化的形象,中國文化的精神,中國文化的智慧。

二是緊扣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會的主題,也是世博會歷史上第一次以城市為主題。這一主題順應了世界城市化的潮流,因而備受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認同。作為一個素以農業古國著稱、農耕文明悠久的國度,作為正在加速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國家,在中國文化的體系中也有很多關于城市的文化遺存、文化積淀和文化因子,并且緊緊圍繞上海世博會的主題進行了展示。上海世博會有五個主題館,其中城市人館、城市生命館和城市地球館的展館外形設計,從“折紙”的創意出發,屋頂則模仿了上海里弄“老虎窗”正面開、背面斜坡的特點,以及虛實相間的天井。這些帶著上海里弄特征的“城市肌理”,展示出上海傳統石庫門建筑的文化魅力,也表現出一份對上海里弄的懷念。同時,結合現代展館的環保功能,使之成為世界上單體面積最大的太陽能屋面,也是目前太陽能覆蓋率最高的單體建筑。這就把中國傳統的城市元素和現代文明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而城市足跡館和城市未來館的原地,為上鋼三廠的鑄鋼車間、熱軋車問和冷軋車間,是上海鋼鐵工業的縮影。兩座展館建筑利用原工業建筑進行設計改建,構成傳統與現代相互呼應的嶄新空間。展館的內部設計,同樣充滿著中國文化理念。城市地球館展示空間主要是兩條對稱的螺旋狀坡道,參觀者可以在其頂端俯瞰直徑達32米的巨型球冠。而這兩條對稱的螺旋狀坡道的展示空間,吸納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作為展示元素。在頗具創意的“藍色球體”展區,由大型多媒體無縫拼接投影技術模擬出的鳥瞰地球的場景,以金木水火土喻義的影像交替出現,演繹地球“五大變形記”。上海世博會打破往屆以國家和國際組織為參展主體的慣例,在全球遴選出80多個城市的最佳實踐案例參展,打造“城市最佳實踐區”成為兩大亮點之一。而所有中國城市,都有文化的展示。在寧波館,充分利用原來城市建筑的一個4vb構件——瓦片,就使整個展館古典起來、亮麗起來。在上海世博會,有些原來并非專屬于城市的文化形態,同樣被納入為城市主題服務。叢山峻嶺往往和山村聯系在一起,而重慶館將主題定位為“山地森林城市”,外觀以“夔門天下雄”和山城險峭的山峰元素抽象變形,突出“兩江環抱、城中山、山中城”的城市形態,展示出活色生香的巴渝山水風情,表現出厚重獨特、底蘊沉積的巴渝民族人文歷史。

三是各具特色。這些文化特色,包括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江西館處處體現著一個“瓷”字,從瓷器的外觀,到青花瓷的花紋,甚至連地上鋪的碎片都是瓷質,體現著江西“千年瓷都”的風貌。展館的外形猶如一座放大的青花瓷容器,讓人在潔白的釉彩和古老的青花紋中感受江西“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獨特魅力。江西表演的節目則是“贛風鄱韻”,著力展示江西獨具韻味的客家文化,享譽世界的陶瓷文化和富有時代品格的紅色文化,向世界呈現贛鄱大地的神奇魅力。與江西相鄰的安徽省,其展區形狀為矩形,呈島式分布,建筑外觀提取明清徽派建筑標志性元素“馬頭墻、小青瓦”作為外墻裝飾,于粉墻之上表現山水意境,以經典粉墻黛瓦元素來詮釋全國聞名的徽派建筑,表現出恢弘、大氣、尊貴和精細的特色。表演的節目則是“盛世徽韻”,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梅戲、徽劇、花鼓燈等安徽特色文化藝術為主線,融戲、舞、歌于一體。同為民族地區,云南和內蒙古就有不同的文化色彩。云南館被大膽設計成一個小鎮的外觀,參觀者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七彩云南”。展館以大理白族民居為特色的“云南廣場”,選擇昆明市的標志性建筑金馬碧雞坊為入口,以寫實的方式還原建筑物,呈現出云南絢麗的民族文化與城鄉和諧發展的狀態。館內展示古滇文化的杰出代表——牛虎銅案,傣家竹樓等云南少數民族建筑,還可以邊欣賞茶藝表演邊品嘗普洱茶。表演主題則是“激情云南”,把具有濃郁云南特色的民族、民間和民俗文化,通過歌、舞、樂等多種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內蒙古館遠看猶如一片起伏的草原,一條潔白的“哈達”從館中飄逸而出,為參觀者呈現出“哈達環繞,奶茶迎賓”的草原美景。館內分展示區、體驗區和演出區三大功能區,展廳中的部分地板是可以動的,觀眾能隨著地板的起伏,像騎馬一樣欣賞內蒙古的草原、沙漠、森林、高山和濕地。其演出活動以“文明草原”為主題,融氣勢與細膩為一體,以音樂劇演出的宏偉氣勢體現內蒙古草原的遼闊壯美和粗獷不羈的民族氣質,以“蒙古婚禮”的考究禮節捕捉滲透到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草原文明蹤跡。而作為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古都,北京展館則以“魅力首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為主題,展現“中國首都”、“世界城市”的良好形象。北京館重點突出“古老與現代”的變遷,在四大變形效果中,除天壇是北京傳統的象征外,鳥巢、水立方和國家大劇院都是新北京的地標性建筑,展現了北京的建筑精華和科技創意實力。北京館既將老北京文化特色的四合院、小胡同、全聚德等老字號招牌納入其中,也充分展示新北京面貌、奧運福娃、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盛況及百姓安居樂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

四是“中為洋用”。我們曾經常說:“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比绻子靡幌?,在上海世博會則是:“今為古用,中為洋用。”所謂“今為古用”,是指在上海世博會今天的高科技被運用到古代文化的復原、再現和時尚。而所謂“中為洋用”,則指在上海世博會,中國文化元素被外國展館所運用,營造出一種帶有異域情調的“中國氣象”。沙特阿拉伯館是投入資金最多、排隊時間最長的熱門展館之一。其1600平方米的巨幕影院,使參觀者可以親自飛越沙特阿拉伯,盡賞沙特的輝煌之美,親眼目睹它的自然和文化瑰寶。這座展館的主題是“多元合一”,造型亮點是“絲路寶船”。場館主體建筑像一艘高懸于空中的巨船——月亮船,乘上這艘船,回頭可以望見1000多年前中國與阿拉伯世界之間“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場景。朝前看,象征中沙兩國交流合作、中阿兩大文明融合共生的一棵棵棗椰樹,枝繁葉茂、生機盎然。而日本館融合中國文化元素最多,用于闡釋“心之和,技之和”的場館主題。參觀日本館,首先會看到遣唐使、鑒真東渡等一系列反映中日兩國源遠流長交往歷史的展示,這些由歷史先驅用心靈和信念寫就的傳奇激蕩人心。在日本已有1200年歷史,被稱為日本國寶級的絲織藝術——西陣織,是在中國宮廷編制技術上演變而成的,純手工的西陣織品是華貴與身份的象征。在上海世博會日本館里,西陣織回到了“娘家”。日本館內每天都要上演約35場反映中日友好和中日共同拯救朱鷯活動的音樂劇,這是中國昆劇和日本傳統藝術能劇的精彩合演。此外,挪威館采用“中國紅”表達向中國的致敬,西班牙館用藤條拼搭出“日”、“月”等漢字,波蘭館運用剪紙體現兩國文化共通處,無一不是中國元素在外國場館的表現。

五是中外合璧。舉辦上海世博會,是為世界各國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也是進一步促進中國與世界交流,近距離對話世界文化,向世界學習的重要契機。在城市足跡館,很好地表現了中國的“世界眼光”,不僅是中國城市的足跡,而是世界城市從起源走向現代文明的歷程中,人與城市、環境之間互動發展的歷史足跡。“城市起源”廳表現早期農業時代的城市面貌,分別展示城市起源成因與城市元素、中國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城市起源、早期人類的祭祀信仰與城市守護神、希臘城邦的興亡等。“城市發展”廳展示成熟階段的城市面貌,如佛羅倫薩、阿姆斯特丹、拜占庭、伊斯坦布爾等,以及中國宋代和日本江戶時代的街市等,還展示了中國西藏的城市發展成就以及中國古代都城的集大成者——明清故宮?!俺鞘兄腔邸睆d表現工業革命時代的城市面貌,分別以“機器卓別林”展示工業化對城市生活改變的“雙刃劍”作用,以紐約、倫敦為實例表現城市的創意智慧,以各具特色的老建筑來展示中國京杭大運河的文化交融,以連環畫上的今昔石庫門來體現中國上海的城市改造。@中國城市文化元素,成為世界城市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也顯現出中國城市與同-二時期世界城市的發展水平與相互差異。同樣,在城市生命館也采取了“中西合璧”的方式。“活力車站”借用巴黎里昂火車站的設計,那是僅僅為了1900年的世博會而與埃菲爾鐵塔同時建造的一座火車站,可以???節車廂?!俺鞘袕V場”則是世博園區最大的球幕影院,把世界五大著名城市廣場“搬”到上海,讓參觀者開始奇妙的“穿越”。而且,用尋找電視天線、皮鼓、出租車、雪橇狗和中國象棋的五大故事,串起五個城市廣場。香港館以“無限城市——香港”為主題,設計凸顯香港的內通外連,包括香港與內地和全球的聯系,以及創意無限。中西文化薈萃,多元兼容,創意洋溢,使香港成為一個國際都會及創意之都。同時,香港活動周的主題也糅合中西文化特色,介紹香港在音樂、電影、舞蹈等方面的創意人才。澳門館外形為玉兔宮燈,設計靈感來自中國華南地區古時的兔子燈籠,寓意“和諧相容”和“機靈通達”。而展示的內容則是穿越“時光隧道”,在時空交錯的旅途上,經歷澳門由小漁村發展成國際旅游城市的過程,體現澳門中西文化和諧交流的特點。在上海世博會,中國文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一場中國文化的“嘉年華”。中國文化不僅是一種物質的表現,更是精神的體現。臺灣館的主題為“山水心燈——自然•心靈•城市”,以呼應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旨。其設計概念來自于民間的“孔明燈”,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五行”理念:天燈的鋼架代表五行的“金”;木制的祈福臺代表五行的“木”;內外環狀水池的水,取自于日月潭及太平洋,代表五行的“水”;耀眼發光的LED天燈象征五行的“火”;臺面的地磚以臺灣陶土燒制而成,則代表五行的“土”。當參觀者在燈下許愿時,LED屏上則顯示祈福的天燈冉冉上升的奇妙影像。既有外在的表現,又有厚重的內涵,這正是中國文化的奧妙與魅力所在。而且,在上海世博會,中國文化與天人合一、自然山水相聯系,與當今的低碳時代、持續發展相融通,也是值得關注和研究的。

二作為全球級別最高的綜合性展覽活動,世博會在159年的歷史上開啟了一個又~個新時代?!耙磺性从谑啦?,成為世博會一句廣為人知、最激動人心的口號。中國文化在六個月的時間內,最為集中、最為亮麗、最為精彩、最為熱烈的展示,也是源于世博會。在中國上海舉行的本屆世博會,由設想變成可能,由可能變成存在。那么,出現這種機遇,實現這種夢想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們不妨從多方面進行探討。中國對于“文化自覺”意識的加強,這是其一。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內因是第一位的。中國文化要得以弘揚,首先是對于自身的文化傳統要有正確的認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文化傳統被打翻在地,那時斯文掃地,文化也掃地出門。改革開放以來,思想不斷解放,幾次興起“文化熱”,促使國人更加理性地重新認識中國文化的傳承與價值,盡力恢復其本來面目與應有地位?!拔幕褪侨祟惢侨祟悶榱松?,將世界自然化、人類化、對象化的過程及所其產生物質精神文明的總和?!雹哌@種對文化的整體認識和理解,得到學術界和社會大眾的普遍認同。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有識之士也越來越清楚地看到:現代化離不開文化,現代化需要創新和發展現代文化?,F代文化在很大的層面上是傳統文化的轉化,是傳統在現代的更新和升華。凡是歷史傳承下來的、有益的、可利用的文化,都應盡可能地以最佳方式繼承。張岱年曾經指出:“經濟趨于全球化,科學技術也將趨于全球化,同時必須保持民族文化的獨立性,這才是中國新文化建設的道路?!盄在政府層面,對于中國文化的認識和保護,不斷地推進。中國于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97年,國務院《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2003年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法》(草案)第六稿,并經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審議通過,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2003年,文化部啟動“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并準備頒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2004年2月,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強我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工作意見》。2004年8月,中國政府正式向十屆全國人大常務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提請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經常委會審議后得到批準。中國成為全球率先批準加入該公約的國家之一。“至此,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行動已經進入到一個以搶救與保護傳統文化遺產為重點目標的新的歷史時期?!盄上海世博會大量的中國文化事項展示與表演,正是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成果體現。中國作為上海世博會主辦國的天時、地利、人和,這是其二。中國歷來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而且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上海世博會則三者兼備,中國文化得以彰顯是自然而然的。根據維基百科對世博會歷史的分類,從1851年第一次世博會到現在,世博會的歷史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851年至1938年,為工業化時代;1939年至1991年為文化交流時代;1992年至今為國家品牌時代,這三個階段的遞進,反映了世博會的發展變化,也形成了世博文化的自身特色。在這一“國家品牌時代”,1992年的西班牙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是為了紀念發現美洲大陸500周年而舉辦的,該屆世博會保留下60%的建筑。1998年的里斯本世博會,其主題是“海洋——未來的財富”,幾乎所有的展館都提到了全球環境問題。2000年的德國漢諾威世博會的主題是“人類、自然、科技”,延續了從產品展示轉向文化和概念展示的理念。該屆世博會提出“漢諾威原則”,其核心是“設計服務于可持續發展”。2005年在日本愛知縣舉行的世博會,其主題是“自然的睿智”,日本政府期望以世博會振興日本中部的經濟。可見,在世博會的“國家品牌時代”,主辦地總是從持續發展的角度考量,把推出“國家品牌”,彰顯“國家品牌”,發展“國家品牌”,放在重要地位。同樣處于“國家品牌時代”的上海世博會,自然也應有“國家品牌”意識和作為。上海世博會最重要的是與“歷史遺產保護”和“世博會與城市更新”相關。在重點推介世博會和上海世博會的同時,也針對不同受眾,展示中國在經濟、文化和科技等領域取得的成就,展現中國的國家形象。因此。“所有展館都展現了獨有的文化和地域特色”;“世博期間將舉行2萬余場各類文化娛樂活動”;“很多參展方都帶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成為上海世博會的“三大亮點”。@而中國文化成為其中最耀眼的亮點,也就在情理之中。中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增進,這是其三。各國在經濟、科技、政治、軍事實力之外,還有極其重要的軟實力,那就是文化。一個國家得以興旺,一個民族得以延續,其相互區別最重要的就是文化。中國文化的價值和作用,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地得到關注和重視。作為中國文化標志的,最重要的是儒家文化?!叭祟惿鐣M入后工業社會以后,儒家文化的積極作用再次引起了全人類的廣泛重視。面對工業社會帶來的人類文明的深層危機,世界各國的有識之士,對孔子及其儒家文化寄予了厚望?!?譚在20世紀初,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就認為:“人類未來的希望在于中華文化?!?998年1月,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集會,對中華文化共同發出呼喚:“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夫子的智慧。”在聯合國大廳里,寫著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99年,美國舊金山市確定每年的9月28日為“孔子日”。在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廟、孔子雕像和儒家文化典籍,孔子及儒家文化受到人們普遍的敬仰和重視。特別是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的增強,中國文化也在世界各地有了更大的影響。諸如:世界各地出現的“中國熱”,對于以中國春節為代表的各種年節活動的濃郁興趣與積極參與,特別是在世界各地興辦500多所孑L子學院和孔子教室,加速了漢語的教學與中國文化的傳播,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基于這種中國文化的熱潮,上海世博會對中國文化的隆重推介,也是勢在必行。世博會從工業成就展示走向經濟、科技、文化并重的華麗轉身,這是其四。1851年5月1日,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倫敦舉行,是以“萬國工業成就大博覽會”面世的。19世紀的歷屆世博會,被視為“發明時代”和“技術中心主義”。1939年在舊金山舉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最后一次世博會,其主題從原有的關注經濟,走向熱切期盼“明日新世界”。從此,世博會的主題逐漸走向“經濟、科技與文化界的奧林匹克盛會”。1958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博會,其主題是“科學、文明和人性”。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主題是“人類的進步與和諧”。1974年在斯波坎舉辦的“國際環境博覽會”,是歷史上首次明確地將環境問題作為世博會的主題。1985年的日本筑波世博會,主題是“人類、居住、環境與科學技術”。而上海世博會的主題確定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有了更廣泛的意義和內涵。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們到城市來是為了生活,而人們留在城市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為“讓生活更美好”,城市就應有發達的經濟、先進的科技、便捷的交通、豐富的物資,還要有精神生活,這就需要文化。在文化的滋潤下,人們才能夠心靈得到滋養,過著有尊嚴、有幸福感的生活。文化同樣也滋養著城市,驅動著發展。作為世博會舉辦地的上海,在歷史的歲月里就形成中西文化交融的獨具特色的“海派文化”。在世博會實現華麗轉身后,上海世博會以城市這個綜合體為媒介和載體,推動中國文化的華麗登場,也是世博會轉型的一次有益嘗試。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諧相處,文化多樣性原則的認同,這是其五。上海世博會時中國文化以大氣勢和大展示炫人耳目,但歸根結底,上海世博會畢竟是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之間相互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舞臺,中國文化是“百花齊放”者之一。文化在這里創新和傳承,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多元共生在這里得以體現和弘揚,這才是最重要的。上海世博會時中國文化所遵循和體現的正是這樣的原則?!皼]有任何文化能夠形成封閉存在的整體。所有的文化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反過來也影響著其他文化。世界上沒有靜止的、不變的文化。在內力或外力的作用下,所有的文化都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有自愿的作用力(因而是良性的),也有強迫的作用力,通過暴力沖突達到目的?!薄拔幕鄻有詭Ыo人類的福祉正如生物多樣性一樣。文化多樣性注意到人類以往所有經驗、智慧和實踐的精華。只要一種文化清楚本身的特質,它就能夠從其他文化的比較中獲益良多。這樣說并非提倡一種文化相對論。強調文化多樣性,與堅持某些絕對標準是不矛盾的?!?。人類不同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卻擁有一個共同的地球和未來。發展不僅是經濟意義上的發展,也包括人類的文化發展。中國文化在上海世博會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共同展示,正是文化多樣性的反映,也是人類在交流、共享和合作中走向美好未來的追求。中國文化在上海世博會風靡的原因,我們還可以列出許多,但這些也許是最重要的。其實,在上海世博會,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同樣受到尊重、禮遇和追捧,只要看參觀者的熱情倍增,游覽人的如癡如醉,就可以深深體會到這一點。張立文說得好:“2l世紀的人類文化,既非‘東風壓倒西風’,與‘西風壓倒東風’的兩極對峙形態,亦非‘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的東方文化的世紀,而是東西文化互學、互動、互滲、互補的世紀;是沖突融合而和合的世紀,即和合而化生新的人類文化——和合學的世紀0"@上海世博會的文化歷程,正在證明這一點。

三上海世博會是中國文化面向世界的一次成功“大演練”,其成就和價值是多方面的。跳出這次“中國文化事件”的表層,我們應該在洗盡鉛華、還其本色后,作些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在世博會的大格局中,文化是看點,未來是焦點,我們的立足點就是城市的未來、文化的未來和人類的未來。

(一)上海世博會的中國文化展示再一次告訴我們:傳統文化是城市發展的根基在人們的印象中,城市就是高樓林立、車輛眾多、人頭攢動、光怪陸離。但是,任何城市都有特定環境、特定歷史形成和積淀下來的文化,這才是城市的根脈、城市的靈魂。然而,當代城市的快速發展,在加劇膨脹和日益現代的同時,也使原有的文化受到損傷、受到肢解、受到破壞?!俺侵写濉钡拇嬖?,人口流動的頻繁,全球化浪潮的洶涌,又給原有的城市文化和文化生態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俺鞘形幕鷳B及其發展空間是多維性的。一是歷史文化形成的城市歷史文化生態。城市建設要保護由于歷史原因而留存下來的歷史文化生態,并在規劃中注意發展和強化這種文化生態的主要文脈。二是建筑文化形成的城市藝術文化生態。建筑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藝術文化痕跡,記載著城市藝術文化發展的歷史。三是自然環境文化形成的城市自然文化生態。這是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生態,不要在城市建設中人為地進行破壞與改造。四是風俗文化形成的城市風情文化生態。風俗是具有民族風情特征的文化生態。城市建設不僅是建筑與交通的擴張,更是城市文化生態存在與發展空間的拓展。開拓城市文化生態發展空間,是對人與生態環境、人與自然保護、人與社會歷史相互協調、和諧共存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條件,這是城市建設和城市文化進程的重要內容。佃長期以來,對自身文化傳統極為重視的天津市,在天津館的建筑和展示方面,就把城市的歷史文化與現代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天津展館的建筑外形以天津典型的小洋樓造型為設計元素,體現了天津中西文化交融和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特點。館內分為“序廳”、“主題演繹廳”、“生態環保廳”、“高科技廳”、“尾廳”等五部分,采用動靜結合的方式,通過高鐵車廂中動感電影的設計和陣列小球的表演給人以全新感受,展現了當代天津的高速發展和濱海新區對生態和諧發展的積極探索。館內還展示天津民俗等極富特色的地方文化。而天津活動周,安排了踩街游行、天津京劇表演、楊柳青年畫制作等。這種文化展示,進一步加深了游人印象:城市發展要有新理念,讓文化在這里傳承和創新。

(二)辯證看待中國文化在上海世博會的狀況:有成就也有遺憾中國文化在上海世博會展示的特色,正如前述。其成就進一步顯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豐富多彩。中國56個民族的特色文化,見證了國家對各民族的文化都同樣重視,同樣保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的成果,也在更大的空間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但是,平心而論,中國文化在上海世博會的展示也留下了些許遺憾。例如:中國國家館成為人氣最旺的展館之一,相對而言,各省市自治區聯合館參觀游覽者就少得多,而且,各地的展館游人也有很大差異,因此,各展館準備了大量的文化事項和活動,受關注程度卻相差甚遠。更何況,參觀者往往行色匆匆,企望在較短的時間內多跑幾個展館,也就來不及細細觀賞和體會,也就很難深刻體會中國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更何況,在所有的參觀者中,據說95%以上都是中國人,即使按照目前所預測7000萬人計算,外國游客也僅有350萬左右。而且,這些外國游客并非都會游覽中國的各個場館,文化的差異也使他們在短時間內很難領略中國文化的風采與精髓。客觀看來,中國文化通過上海世博會的“窗口”,向國外傳遞的信息是大量的,但其成就也是有限的。對此,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再從布展方面來看,中國文化事項的展示既刃麗麗有可圈可點之處,也有值得總結之處。各省市自治區的布展模式,大多是“三部曲”:一是在展館外形上做足工夫,但有的內涵不足;二是展示內容上把傳統文化與最新面貌平行表現,但有的融合不夠;三是在活動周期間進行表演和互動,但有的普及不夠?!拔迳谷四棵ぁ保捎诟魇∈凶灾螀^都希望把盡可能多的文化事項推薦給參觀者,使人目不暇接,反而印象不深。如:“活動周期間,河北省還精選了具有較高藝術性、技術性和具有商業開發價值、文化產業潛質的工藝品種進行現場表演和工藝品展銷,包括列入國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優秀民間藝術唐山皮影以及武強木版年畫、蔚縣剪紙、藁城宮燈、曲陽石雕、邯鄲磁州窯、衡水內畫、景泰藍水晶畫、蛋雕、蘆葦畫、大名草編、吹糖人等近20種?!眻A這么繁雜的內容,又有多少人能記得清呢?即使是廣受好評的中國國家館,專家學者也有自己的看法:“最初的世博會是為了推銷本國的產品,展館幾乎是棚子,上海世博會更像是展示建筑,耗資巨大。中國館是獨具匠心,威偉壯觀的,在物質展示上中國人贏了。”“中國館把這個《清明上河圖》展示出來,只是說,在幾百年以前,中國就有這樣的繪畫能力,他能夠畫一個長卷的市井生活圖景,描繪這么多的人,哪怕這只是一種情景,而不具有故事。沒有因果關系,也就沒有故事?!盄話說得有點晦澀,也有點尖銳,但“忠言逆耳”,還是值得深思的。

(三)向外國學習如何建設場館和布置展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性的文化交流與商品交換所創造的人類物質精神生活方式的變化,正在向世界性發展。商品作為文化象征正在成為全球化最普遍的體現?!盄在上海世博會的熱門展館,除了中國國家館,還有許多外國館門庭若市。雖然人流并非評定展館質量的唯一標準,但各種不同國家的展館,其定位、創意、布展,都能夠給我們許多啟迪。一是展館建設注重環保、節能。日本館愛稱“紫蠶島”,猶如一個巨大的紫蠶寶寶趴在黃浦江邊。展館外部透光性高的雙層外膜配以內部的太陽能電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實現高效導光、發電,展館內使用循環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術,整個展館是~棟“像生命體那樣會呼吸、對環境友好的建筑”。其實,日本館的這種建筑思路是長期以來一脈相傳的。2005年愛知世博會時,日本館就是一座高技術和傳統材料的試驗場,建筑表面用三萬根竹條編織而成,遠遠望去,猶如一個巨大的蠶繭,其構思源自竹簾?!靶Q繭”使展館避免直射陽光,并通過墻面綠化和間伐木材節省能源,構造良好的自然通風環境。二是突出自身文化個性。韓國館以造型獨特的韓國文字作為外觀設計,是最大的創意。韓文是韓國優秀的發明,其創造性和重要性體現了韓國的文化獨立性。韓國館外面以立體化的韓文和五彩像素畫裝飾,遠觀由幾個碩大的韓文字母連接而成,近看外墻是無數凹凸有致的韓文字母。展館底層地面,鋪設了不同色彩的地磚,實際是韓國首都首爾地圖。整個展館,充分體現出韓國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體現出“溝通、融合”的文化內涵。三是緊密圍繞主題。無論是展館建設,還是展示內容,都與場館主題融為一體。法國館的主題是“感性城市”,其所有元素都統一在該主題之下:展館的中心位置是清新涼爽的法式園林;參觀路線的一側是視覺效果強大的影像墻,在展現法國的城市印象;在館內,美食帶來的味覺、庭院帶來的視覺、清水帶來的觸覺、香水帶來的嗅覺、老電影片段帶來的聽覺等感性元素,讓參觀者充分體驗法國的感性與魅力。四是善于突出本國優勢。對于美國館,有人認為是性價比不高的場館,因為排幾小時的隊,短短的時間就游覽完畢。而且,場館由企業資助,只放映三次電影而已。特別是在參觀完沙特阿拉伯館那被譽為“最有震撼力”的影片后,美國館就更顯得有點“小兒科”了。其實,美國館同樣體現出該國的優勢。“美國大片”,風靡世界,這是不爭的現實。以拍大片的高超技藝來拍攝三部短片,真是游刃有余。《美國歡迎你》是在街頭隨機采訪美國人,讓他們學說漢語,表現出美國人的真誠?!睹绹瘛氛故镜氖撬枷?,是關于創新和團隊精神,表明美國先進在思想意識和精神層面?!段覀兊募覉@》是對美國精神中團隊精神與和諧世界的故事化闡釋。美國館雖然沒有展示高科技,但其一面墻的銘牌都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品牌,就足以說明一切。五是單一而簡潔明了的內容。瑞典館只有3000平方米在所有的展館中并不算大,卻緊湊和集中,在“創意之光”的主題下布置簡潔明了的內容,反而給人深刻的印象。瑞典館的外觀四四方方,很普通,也沒有太過鮮艷的色彩。展館是一個由四個立方體結構組成的十字布局建筑,從上往下俯視猶如瑞典國旗上的十字圖案。建筑外墻呈現象征城市的網絡,內墻則布滿了大自然元素。展館外墻平鋪開來就是一張藝術化的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地圖。而展館造型亮點是:突出展示木材在現代建筑領域的運用。著名童話人物“長襪子皮皮”作為展館導游之一,帶領參觀者開始一段充滿樂趣的創意之旅。瑞典館的展示內容主要是:瑞典,創新的國度;實現可持續社會的跨越式發展,需要創意解決方案,使城市、自然和人類能夠同步成長。在具體展示中,如木結構房屋可防地震、感受瑞典森林,都使人印象深刻。此外,瑞典館還開展了“瑞典一中國創新周”、“中瑞共生城市論壇”,以及瑞典與同濟大學創意設計大賽,“中國與瑞典創意少年城市百米長廊涂鴉”等活動。正如瑞典館自信地說:“從踏進展館的那一刻起,直到滿載創意體驗離開展館,參觀者都將感受到全面綜合的設計理念為展館營造的溫馨舒適的氛圍。”o

(四)中國文化如何面對下一次世博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下一屆世博會,中國已經沒有“主場”的優勢。諸如:中國館處于“一軸四館”的“風水寶地”,并且面積超大,各省市自治區都設有自己的專館,大批對中國和中國文化有興趣人員“追星”。當這些都“風光不再”的時候,中國文化還能夠如此“風光無限”嗎?世博會如何展出中國?自從中國參加世博會以來,就一直是問題。到下一次世博會時,除了中國館的總體考量外,還得考慮中國文化的位置及其表現。這里,需要考慮三重因素:一是世博會展示方式的演變。世博會的展示,大體經歷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851年開始,為新發明、新創造的實物展示;第二階段是從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到1970年的日本大阪世博會,是主題型的實物展示;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特別是漢諾威、愛知世博會,注重于理念展示。我們要面對和適應這種展示變化,把中國文化融人理念展示。二是正確處理好中國傳統文化與新興文化的關系,處理好中國文化與經濟、科技的關系,處理好中國文化展示與活動、表演的關系。愛知世博會時,時任上海世博會組委會主任的吳儀看了那屆中國館后有一句言簡意賅的話:“歷史太沉重,現實太單薄?!逼鋵崳褪且幚砗酶鞣矫娴年P系。三是理解參觀者和服務好參觀者。上海世博會是在中國舉辦,因此,95%參觀者是中國人。對于本國本地區文化的熱愛,使上海世博會的中國文化表現有了堅實的群眾基礎。而在外國舉辦的下屆世博會,中國能去的參觀者畢竟有限,中國館更多的是面對外國參觀者,因此,理解他們的需求,才能使中國文化激起他們的熱情,受到他們的歡迎。

(五)讓中國文化真正走向世界是長期的過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前,筆者曾發表一篇文章《后奧運時代的茶文化》圓,首次提出“后奧運”的概念。同樣上海世博會之后,中國同樣面臨“后世博”的狀態?!昂笫啦钡慕洕?、科技、文化都是值得關注的。尤其是“后世博”時中國文化能否走向世界,如何走向世界,更值得我們牽掛。文化的傳播,可以強力推動;但文化的傳承,則需要雙方的合力。讓中國文化真正走向世界,不僅僅是世界各地有中文電視落地,不僅僅是全球各個角落有中文書刊發行,更重要的是,中國文化被接受,中國文化成為異域的文化肌理,這是更為艱巨和長期的任務。語言文字的障礙,思想觀念的差異,這些都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困難之處。當然,這是一個“水滴石穿”的過程,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現在,中國文化對外“發聲”的渠道更為廣闊,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方式更為多樣和便捷,中國文化對外交流的舞臺更為豐富,這些都是有益的基礎。特別是更多的國人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自然而然地把中國文化傳統帶到世界。如春節在世界各地紅火,就是由于世界各地的華人要過春節,甚至一些外國政要也必須正視這種狀況,向華人祝賀新年。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或是經濟貿易,或是文化交流,或是讀書求學,或是觀光旅游。不論何種情況,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中國文化的熏陶。在這種雙向互動中,對于雙方文化的了解、理解、認知、認同,就會更容易地“無縫對接”。上海世博會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畢竟不能寄希望“成功于一役”。我們要總結上海世博會的經驗,在今后充分利用好每次世博會推介中國文化的機會,并且將中國文化運用外國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與新的高科技手段結合起來,產生更大的沖擊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國文化的推介和中國文化產業的發達,兩者都要并行不悖?!爸袊幕芊褡呦蚴澜缁Q于中國文化的‘實力’,取決于中國文化能否適應世界化的需要?!薄爸袊幕挥性诨?、協調現代人類所共同面臨的五大沖突和危機中,發揮出自己獨特的巨大魅力和價值,才能獲得世人的認同,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和走向現代化?!眔上海世博會是中國人寄予厚望的盛會,也是世界寄予希望的盛會。為城市生活更美好提供解決之道,是這屆世博會的活動主軸。在世博會159年的歷史上,1851年的倫敦世博會,開啟了世博會的新紀元。法國大革命100周年時的1889年巴黎世博會,埃菲爾鐵塔的建設成為象征。1939年的紐約世博會,標志著汽車時代的開啟。1970年的日本大阪世博會,宣告走進信息時代。那么,上海世博會是否能宣告走向“城市再生時代”呢?而中國文化又是否能成為“城市再生時代”的名片呢?我們希望歷史能留下世人難忘的記憶。這也正是本文探究“中國文化與上海世博會”問題的起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午夜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动作大片 | 亚洲欧美另类第一页| 福利午夜国产网站在线不卡| 国产一二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黑人一个接一个上来糟蹋|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99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 妇女bbbb插插插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亚洲专区第一页| 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啊~又多了一根手指| 色综合天天综一个色天天综合网|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剧情| 在线观看噜噜噜私人影院| sihu免费观看在线高清| 成人18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日本人强jizz多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国产香蕉| 最近的中文字幕国语电影直播|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男女一边摸一边爽爽视频| 免费黄色片网址|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啦啦啦www播放日本观看| 色丁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区视频在线观看| 香蕉大战欧美在线看黑人| 国产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