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中國藝術鑒賞論文范文

中國藝術鑒賞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國藝術鑒賞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中國藝術鑒賞論文

第1篇

【關鍵詞】

藝術辯證法;陰陽之道;意義

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是一種重和諧、求統一的樸素辯證思維,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既包含矛盾對立又和諧統一的整體。因此,在中國的藝術形式中也存在著對立統一的藝術辯證法。

“中國辯證思維形式,最早見于西周初年的《易經》中的八卦藝術。”[1]《易傳?系辭下》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其中八卦是上古先民對大自然的天地百象、日月輪轉、晝夜交接、寒暑更替,水火相抵、陰晴變換、男女雌雄等等對立而和諧現象的最樸素、最直觀的認知和體悟。

“《周易》可以視為藝術辯證法的源頭與發祥地?!盵2]《周易》是對上古文化的總結,“它對中國藝術產生了重大影響,規定了中國藝術的發展方向?!盵3]周敦頤認為“太極動而生陰陽”,即有運動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陰陽,生命運動是陰陽發生的始源。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就是說陰陽標示一切事物的根本矛盾的對立雙方的普遍屬性。古代藝術辨證法范疇,無疑受到它的制約和影響。”[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薄瓣庩栍蛛x不開氣的范疇?!盵5]中國傳統藝術的最大的特色是以“氣”為體系,它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初始概念,也是貫穿中國傳統哲學始終,決定其基本發展方向的主要范疇?!盵6]氣論貫穿中國哲學史的始終,也貫穿中國美學史的始終,其理論形態和所影響下的思維方式對我國古代哲學和美學思想特性的形成和演變有著關鍵性的意義。由于“宇宙事物皆以‘氣’為基礎,‘氣’論于是自然而然地滲透到‘陰陽’學說中來了?!盵7] “以兩者的對應來概括一切事物現象內在因素的矛盾運動”[8],從而具備了高于一般意義層次的哲學范疇的意義。從“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9]的表述所透露的存在和運動方式可知,“‘陰’和‘陽’是指性質對立的兩種‘氣’”[10]《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更是把“陰氣”和“陽氣”視為萬物基始的動因,認為萬物的內涵中都有這樣對立的兩極,它們互相沖蕩而達于和諧。

氣與陰陽不可分割,還因為陰陽來源于氣的變化?!痘茨献印分^:“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和合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盵11]王充在《論衡》中指出:“元氣未分,渾沌為一,及其分離,清者為天,濁者為地?!盵12]宋張載在《易傳》太極陰陽說的基礎止,提出了“氣有陰陽”,“一物兩體”[13]的學說,認為陰陽二氣是物質實體,是構成萬物的機始。氣的運動源泉在于氣本身具有克制與反克制的能力,這種克制與反克制的作用就是陰陽二氣的對立統一。

縱觀中國古典美學史,由春秋至晚清兩千多年時間,最早將哲學中的陰陽剛柔說與審美和藝術相聯的是《禮記?樂記》:“合生氣之和……四暢交于中而發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奪也?!盵14]強調音樂美的本質是陰陽剛柔二氣的和諧統一。曹丕的“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強力而致……?!盵15]在他看來,“氣”的“清濁”會直接影響到詩文陽剛或陰柔風格特征的呈現。

總之,氣是一,萬物本原為一氣,但一氣分為陰陽,表現為對立的兩個方面,物質世界是在陰陽二氣的作用下不斷運動變化的。“陰陽二氣的對立轉化學說,不僅揭示了物質世界的有機統一性,而且也涵蓋一切生命和人類精神現象,包蘊著自然物質的外宇宙與人類生命的內宇宙的合一的大宇宙生命內涵?!盵16]

陰陽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和影響無處不在,“成為整個文化的鮮明特征,這個特征高度概括而又極為形象地表現為‘太極圖’,此圖堪稱哲學思維的結晶?!盵17]“太極圖”是對陰陽哲學的辯證思想最直觀的表述。該圖是一個圓形,其間有一條“~”形的曲線將該圓平分為兩條“陰陽魚”?!瓣庩桇~”中大的一端為頭部,尖的一端為尾部,兩部分分別用黑白二色涂抹,以示“陰陽”。在黑色“陰陽魚”的頭部有一白色的小點,在白色魚的頭部有黑色的小點,這兩個小點被稱為“眼”?!疤珮O圖”清晰、生動地體現了陰陽學說的哲學和美學特征。首先,黑(陰)白(陽)兩部分,共處于一圓之中,形成一個整體,這形象地說明陰、陽兩種對立的屬性是存在于一體之中的,二者具有整體性、統一性。兩種相互對立的屬性之間,如果沒有統一性,就不可能存在陰陽關系。所以,陰陽雙方只能存在于一個相對獨立的整體之中。其次,一條互滲互補的曲線把圓分成的黑白兩半中,這是對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互生的形象說明,不論陰或陽,都以對方的存在為其自身存在的先決條件?!额惤泩D翼》說:“陰無陽不生,陽無陰不生”[18]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陰陽雙方相互依存,二者都要依賴對方才能生長變化,即陰的生長變化要依賴于陽的作用,陽的生長變化也要依賴于陰的作用。這是中國哲學和美學的最大特點,是“中國和諧的內在依據,對立雙方有內在的共同性?!盵19]“陰陽作為中國古代一種自發的樸素的辯證法概念,具有涵蓋萬事萬物的最高抽象符號的意義,成為辨證法范疇的原始型模式,包裹于中國文化和美學之中,體現于天文歷算、中醫、藝文等具體領域之中。”[20]

綜上所述,由于中國古人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既包含矛盾對立又和諧統一的整體,因而他們在藝術創作上也廣泛存在著辯證統一的思想。中國藝術中的藝術辯證法思想,極大地擴展了藝術的審美空間,給鑒賞者留下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使鑒賞者的想象力獲得了一種審美的自由。因此,我們在對中國藝術形式進行審美鑒賞的過程中,應綜合把握藝術的辯證法意蘊,挖掘出藝術所具有的全部審美信息,全面把握藝術美的真諦。

【參考文獻】

[1][2][4][5][16][20] 姜耕玉.藝術辯證法―中國藝術智慧形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29,29,30,33,31,31.

[3] 韓鵬杰.華夏藝術歷程.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62.

[6]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中國科學社會出版社,1990.2.

[7][8][10] 涂光社.原創在氣.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55,46,47.

[9] 國語?周語.

[11] 淮南子?天文訓.

[12] 論衡.

[13] 正蒙注.

[14] 禮記?樂記.

[15] 典論?論文.

[17] 金開誠.文化古今談.新世界出版社,2001.33.

第2篇

書作入選中國書協主辦的《首屆三屆中國書壇新人作品展》、《中國神劍書畫作品展》、《中外草書展覽》、《全國第三屆神劍美術攝影展》、《中國青少年書法精英赴港書法作品展》、《當代書法精品展》、《慶祝建國五十二周年書畫展》?!吨袊F代書法展》、《中國電影百年書畫大展》、《第二屆海內外書畫精品展》、《第九屆國際美術大展》《中日破體書法國際展》、《中韓書法交流展》、《慶祝建黨八十周年中國書畫家精品赴海外大展》等,在中國美術館、北京歷史博物館、香港、臺灣、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各種展出百余次。作品被北京軍事博物館、香港收藏軒畫廊、廣西北海博物館、華僑文化中心等國內外多家博物館、紀念館、藝術團體、碑林、碑廊收藏刻碑百余件。

傳略及作品應邀入編《世界名人錄》、《世界文化名人辭?!贰ⅰ吨袊敶虽洝?、《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東方之子》、《中國人物志》、《中華人物辭?!?、《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日現代美術通鑒》、《中國專家人才庫》、《世界華人篆刻家大辭典》、《二十世紀中日書畫家名匠集》、《20世紀中韓書法家作品精賞》、《國際現代書畫名家教授大辭典》、《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當代著名書法家作品精選》等各種典籍選集200余部。

書法作品發表在《中國收藏》《中國商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消費者報》《中國航空航天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中國收藏快報》《書法報》《書法》《青少年書法報》《中國貿易報.英文版》《美術大觀》《中華兒女》《中外畫刊》《鑒藏》等報刊。書法論文《創作與情感》發表在《青少年書法》雜志上。

第3篇

2 《五更調》的淵源及其流傳《齊魯樂苑》1983.2

3 對《中國民歌集成》分類體系的建議《人民音樂》1983.7

4 論漢族民歌近似色彩區的劃分(與苗晶合著)《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5.1~2

5 “花兒”曲令的民族屬性及其他《中國音樂》1986.2

6 試論巴托克對音樂民族學的貢獻《音樂學叢刊》1986文化藝術出版社

7 漢族山歌研究《碩士論文集?音樂卷》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8 甘肅、青?!盎▋簳辈稍L報告《中國音樂學》1987.3

9 中國民族音樂十年《人民音樂》1989

10 音地關系探微――從民間音樂的分布作音樂地理學的一般探討《民族音樂》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0

11 曲牌論《中國音樂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

12 雅俗新辯《中國音樂年鑒》1991卷

13 中國新音樂的偉大先行者――蕭友梅史學論文讀后《中國音樂學》1992.4

14 《下四川》研究《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3.2

15 漢族傳統音樂研究四十年《當代中國?音樂卷》1993

16 甘肅、青?!盎▋簳睔v史成因《音樂研究學報》臺灣師范大學1993.3

17 “劍閣聞鈴”腔詞關系初探《樂府新聲》1993.3

18 甘于寂寞 無聲奉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建所四十年獻辭《中國音樂學》1994.1

19 和而不同多樣統一――四種北方鼓吹樂的比較分析《音樂研究》1995.3

20 試論中國音樂文化分區的背景依據《中國音樂學》1997.2

21 四十年來小型民族器樂作品的創作《當代中國?音樂卷》1997.1

22 時序體民歌與月令文化傳統《音樂人文敘事》創刊號1997

23 中國民族樂隊創作四十年《人民音樂》1997

24 論中國傳統音樂的地理特征及中國音樂地理學的建設《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8.3

25 山東民歌論《中國民歌集成?山東卷:“山東民歌概述”》中國ISBN中心2000

26 20世紀中國音樂學的一個里程碑――對楊蔭瀏先生“實踐一采集”學術思想的新解《中國音樂》2000.1

27 一件樂器和一個世紀《音樂研究》2000.1

28 現代琴學論綱《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0.3

29 中國音樂學文化區系類型研究芻議《中國音樂研究在新世紀的定位國際研討會文集》2001人民音樂出版社

30 落潮也有好景觀1990~2000的民族音樂創作簡論《人民音樂》2001.8

31 陜西榆林喪儀活動瑣憶《儀式音樂研究?西北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2 許?;莰D―兩岸音樂學術交流之橋的搭建者《音樂研究》2002.1

33 一寸千思――紀念黃翔鵬先生逝世五周年《人民音樂》2002.10

34 兩句體旋律類型簡論《音樂研究》2003.3

35 20世紀中國專業音樂教育與中國傳統音樂資源《音樂研究》2003.1

36 現代民族管弦樂隊與中國傳統音樂《探討中國音樂在現代的生存環境及其發展座談會文集》2003香港

37 20世紀中國傳統音樂研究論綱《音樂與表演》2004.1

38 花兒研究第一書――張亞雄和他的《花兒集》《音樂研究》2004.3

39 中國的鼓[日本]《自然與文化》第75期2004.3

40 自強不息再創未來――中國音樂學院建院四十周年獻辭《人民音樂》2004.11

41 傳統能給我們什么?――新世紀音樂教育改革再議《中國音樂》2004.4

42 一生謙謙百年安和――曹安和先生一個世紀的音樂生涯《人民音樂》2005.3

43 南王四日――臺東南王卑南族獵祭紀略(營地部分)《國樂今說》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44 站在民眾的立場理解民眾――《陜北民歌大全?序》陜西人民出版社2006

專著、文集

《論漢族民歌近似色彩區的劃分》(與苗晶合著)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

《土地與歌――傳統音樂文化及其地理歷史背景研究》山東文藝出版社1998

《嘆詠百年》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

《中國藝術音樂篇――全國干部學習讀本》人民出版社2002

《中國民歌經典鑒賞指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國樂今說》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主編

《中國音樂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音樂資料館、香港民族音樂研究會1 990

《中國音樂年鑒》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1991~1992

《典藏國樂大系》臺灣風潮唱片公司1995~1999(民歌、說唱、戲曲、器樂、少數民族多聲部民歌、楊蔭瀏百年誕辰專輯等,共六集)

《中國音樂》 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

《民間鼓吹樂研究――首屆中國鼓吹樂研討會論文集》 山東友誼出版社1999

《音樂文化》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首屆全國旋律學會論文集》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

《中國鑼鼓》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音樂文化》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

《國樂典藏》 中華書局2004

《中國藝術百科辭典?音樂卷》商務印書館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女人在线观看| 青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特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成人动漫h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欧美怡红院成免费人忱友; | 一级片在哪里看| 日本毛茸茸的丰满熟妇| 免费国产怡红院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野战| 妞干网手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第五页|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紧窄极品名器美妇灌|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www.亚洲精品| 成年人视频网址|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有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好爽好深胸好大好多水视频|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绝世名器np嗯嗯哦哦粗|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网| 日本三人交xxx69|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偷看各类wc女厕嘘嘘| 日韩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