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wǎng) 資料文庫 中國文化的教學措施范文

中國文化的教學措施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文化的教學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文化的教學措施

心理學研究表明:第一印象給人的記憶最為深刻持久。首堂課的教學質(zhì)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興趣度。因此,作為一個教師,應充分重視首堂課的教學,對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精心策劃,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要他學”轉(zhuǎn)變?yōu)椤八獙W”。為此,在首堂課的教學中,如何以生動而深刻的方式,講清楚“是什么”以及“為什么”的問題,是決定整個課程教學能否取得預期目標的關(guān)鍵所在。下面,將以筆者所執(zhí)教的“中國文化”首堂課為例,與諸位分享一下自己精心構(gòu)思的一些教學策略。

一、是什么:讓學生在質(zhì)疑權(quán)威中得出結(jié)論

要讓學生明白中國文化課程的學科性質(zhì),最重要的就要讓學生透徹地了解“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顯然,“中國文化”的核心詞匯是“文化”,“中國”不過是附加在“文化”前的一個修飾定語,“中國文化”即中華民族的文化。因此,只要我們弄懂“文化”的涵義,那么“中國文化”的涵義自然水落石出。筆者特意從林林總總的文化定義中,挑選了一種比較權(quán)威而又存在漏洞的定義作為批判的靶子,讓學生從審視權(quán)威的漏洞中形成自己的見解,得出自己的答案。所挑選的那個靶子是前蘇聯(lián)哲學家尤金在《哲學小辭典》中對于文化的一個定義:“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權(quán)威而又被廣泛采納的定義。《辭海》、《現(xiàn)代漢語詞典》都采用了以上這一定義。然而,這一定義并非無懈可擊。在亮出這一定義之后,立即請學生發(fā)表對這一定義的評價:是否認同?如果不認同,為什么?鼓勵學生不要盲從權(quán)威,要敢于質(zhì)疑批判。

面對這樣的提問,學生們立即顯得興奮起來,暢談自己對文化的理解。由于學生的知識積累與思維能力有所不同,所以他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也存在較大差別:有的認同,有的不認同,即使不認同,其理由也不盡相同。差別的存在是正常的,而關(guān)鍵在于教師的引導。筆者告訴學生,對一個比較抽象的名詞———“文化”下定義,高度概括其內(nèi)涵,決非易事,百密一疏在所難免。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應盡可能地對定義進行審視,對漏洞進行修正。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欣喜地發(fā)現(xiàn),每個班上都有一些學生能夠敏銳地發(fā)現(xiàn)該定義的漏洞所在,即“財富”一詞。“財富”本身是個褒義詞,通常我們不會把糟粕稱為財富。而文化則是中性的,并非所有的文化都是燦爛光明的,文化亦有消極陰暗的一面。以中國文化為例,中國文化當中,既有我們所引以為傲的四大發(fā)明、唐詩宋詞、民樂戲曲、琴棋書畫、園林建筑、中華美食、中國功夫,等等;同時,中國文化中也藏納著不少負面的甚至是病態(tài)的內(nèi)容,如酷刑、小腳、太監(jiān)、封建等級專制等內(nèi)容。程裕禎先生曾這樣來描述中國文化,說“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fā)展中的偉大創(chuàng)造物,是整個民族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結(jié)晶。”[1]以上表述顯然過于溢美,不利于學生樹立對中國文化的正確理解,容易滋生民族保守主義情緒。尤其在中國實現(xiàn)大國崛起、中華文化走向復興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對自身的歷史文化抱有清醒的認識,而不是自大的沉醉。不獨中國文化如此,世界上的任何一種傳統(tǒng)文化,其豐厚的遺產(chǎn)都是包裹著問題被永久寄存。這樣看來,把“文化”定義為“財富”的總和顯然有失嚴謹。故此,筆者引導學生對尤氏定義進行適當?shù)男拚?即把正面意味“財富”一詞,替換為中性意味的“產(chǎn)物”一詞,于是,文化的定義就成了:“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產(chǎn)物和精神產(chǎn)物的總和”。在給出修正后的文化定義之后,筆者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在這一定義中,文化的關(guān)鍵詞是什么?換言之,是什么使得文化成為文化?可以看到,文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給人的感覺仿佛“文化是個框,什么都能往里裝”,精神觀念是文化,器物制度也是文化。那到底什么排除在文化之外呢?為了說清楚這一問題,筆者舉了一個例子。筆者問學生:漫山遍野的花兒是不是文化?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不是。的確,花兒是大自然的杰作,而非人類的產(chǎn)物,也就是說,自然不屬于文化的范疇。但如果我們從漫山遍野的花兒中摘下兩朵,將它們插在花瓶中,取上一個溫馨的名字如“相依相偎”,就像插花藝術(shù)一樣,那么花瓶中的這兩朵小花算不算是文化呢?學生們又異口同聲地回答:是。這時,筆者會引導學生去思考:漫山遍野的花兒與花瓶中的兩朵小花究竟有什么不同,究竟是什么使得兩朵小花從自然狀態(tài)中脫離出來?答案非常明顯,正是因為我們把人類特有的情感與智慧投注到了這兩朵小花當中,這兩朵小花才成了文化性的存在。這個例子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化的本質(zhì)所在:文化的本質(zhì)就是“人”,文化即“自然的人化”。可以發(fā)現(xiàn),筆者在教學中更多地是起到了一個引導者的作用,在教與學的互動中,讓學生通過批判權(quán)威、理性思考的方式,進而得出中國文化是什么的結(jié)論。在筆者的課堂上,無論是學生對文化定義的認識,還是對文化本質(zhì)的認識,都是他們自己通過主動的思考而“生成”的,而不是通過教師單向度的灌輸而“塑成”的。這樣的認識,相比于那些被動的接受與記憶顯然更為深刻。

二、為什么:讓學生在批判極端中領(lǐng)悟答案

在讓學生理解了中國文化是什么之后,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明確為什么要學習中國文化,學習中國文化會獲得哪些收益,從而讓學生樹立對中國文化的正確態(tài)度。對待中國文化,一直都存在兩種極端的態(tài)度,分別是文化保守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文化保守主義輕忽傳統(tǒng)文化中的負價值;缺乏開放的胸襟;拒絕文化適應。而文化虛無主義則輕忽傳統(tǒng)文化中的正價值;缺乏民族自尊心;拒絕文化認同。為了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這兩種態(tài)度,筆者分別列舉了兩個個案。關(guān)于文化保守主義,以辜鴻銘與國粹派為例。關(guān)于文化虛無主義,則以漢字廢除論與紀龍?zhí)烊P西化論為例。辜鴻銘通曉西學,獲13個博士學位,精通英、法、德等9種語言,英語水平被譽為中國第一。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受過良好西方教育的人,其思想?yún)s保守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他常常用極端偏執(zhí)的言辭來表達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對于中國文化當中那些十分丑陋的內(nèi)容,他也堅定捍衛(wèi)。比如他主張保存纏足,說“女人之美,美在小腳。”再比如,他有一套為納妾辯護的理論。男人和女人就好比茶壺和茶杯,“一個茶壺配上幾個茶杯本來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而一個茶杯配上幾個茶壺則是萬萬不可的。”還比如,他百分之百擁護君主制度。他認為,中國社會大亂,時局不寧,主要原兇是沒有君主。國粹派是在20世紀初出現(xiàn)的一股以“研究國學,保存國粹”為宗旨的一種思想派別。當時為抵制西方文化入侵,國粹派高揚起國學旗幟,將復興古學與救亡圖存、光復國家聯(lián)系起來。國粹派最有代表性的觀點就是“西政出于中國”論。國粹派代表人物王仁俊從諸子著作中,輯出近200則史料,分別從自然科學、商、工等21個方面說明“西學、西法、西政皆出于中國”。另一代表人物劉師培則從歷代名人著述中輯錄180余條體現(xiàn)反專制精神的言論,并用盧梭《民約論》中的觀點與之比附,并據(jù)此得出結(jié)論:西人引以自豪的近代民主思想,在中國古代典籍中都可以找到。

漢字廢除論形成于19世紀末,隨著西風東漸的呼聲在中國不斷高漲,一時間,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載體的漢字因“難讀難認”成了眾矢之的。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學者均舉起了廢除漢字的大旗。如錢玄同稱:“廢孔學,不可不先廢漢文;欲驅(qū)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蠻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廢漢文。”魯迅指出:“勞苦大眾身上的結(jié)核菌都潛藏在漢字里,倘不先除去它,結(jié)果只有自己死。”蔡元培指出:“漢字既然不能不改革,盡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陳獨秀指出:“中國文字,既難載新事新理,且為腐毒思想之巢窟,廢之誠不足惜”。

紀龍?zhí)焓侵摹叭P西化論”者陳序經(jīng)先生的堅實擁躉,他在《我為什么要提全盤西化》一文中態(tài)度鮮明地陳述了自己厭惡中國文化的理由:“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早該斷子絕孫!因為,它只有農(nóng)業(yè)社會的暮氣,而沒有工業(yè)社會的活力;只有裝神弄鬼的玄學,而沒有理性實證的科學;只有獨夫民賊的專制獨裁,而沒有現(xiàn)代文明的自由民主;只有灌滿奴性的老百姓,而沒有富有尊嚴的現(xiàn)代公民。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就好象一口又大又丑的封建棺材,只能夠送進封建時代的墳墓,而不能重新抬出來,在二十一世紀的大街上招搖過市!西方的現(xiàn)代文化代表人類文明的總趨勢,我們只要跟在人家后面,塌塌實實、一心一意的學習就行了!”

在對以上四個極端的個案進行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們都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時不時發(fā)出陣陣哄笑,笑聲的背后其實意味著“不以為然”。通過辜鴻銘的個案,學生明白了中國文化當中存在不少消極負面的東西,如果對這些負面內(nèi)容也一概盲目捍衛(wèi),是迂腐而可悲的。通過國粹派的案例,學生意識到那種“凡事古已有之”、“外國沒有的中國都有,外國有的中國比他好,外國好的中國比他早”的觀點是多么的荒謬,缺乏一種海納百川的心態(tài)顯然不利于民族自身的超越與進步。同時,通過漢字廢除論的案例,學生也感受到了對于一個民族而言,文化認同危機是多么的可怕。通過全盤西化論的案例,學生更是體會到了將中國文化的缺點與西方文化的優(yōu)點相比、將中國文化的昨天與西方文化的今天相比是不公平的,一味貶低傳統(tǒng)文化、盲從西方文化的做法會對自身的民族情感構(gòu)成深深的傷害。通過案例教學,學生直觀而又深刻地發(fā)現(xiàn)了文化保守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這兩種極端態(tài)度的缺陷,同時也就明白了我們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應持一種什么樣的正確態(tài)度:即對傳統(tǒng)文化中的負價值和正價值都抱有清醒的認識;既具有開放的胸襟和學習的態(tài)度,同時也不失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既要吸收外來文化壯大自己,同時也要自覺地維護文化傳統(tǒng)自身的特色。在介紹了對待中國文化的正確態(tài)度后,筆者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學習中國文化究竟為了什么?其實此時,學生已經(jīng)水到渠成地在批判極端案例中領(lǐng)悟到了問題的答案。學生們踴躍地發(fā)表了他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筆者最后對其觀點進行了總結(jié),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其一,中國文化是我們的血脈與根,學習中國文化的過程,其實就是了解中華民族昨天與其獨特性的過程。其二,學習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將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經(jīng)驗變?yōu)槲覀冏陨淼慕?jīng)驗。其三,學習中國文化,有利于建構(gòu)我們對民族、對國家的認同感。其四,中國文化當中的很多負面因素,仍不曾遠離今天的生活,因此我們有必要反思其中的不足,從而自我完善。

事實證明,在首堂課中所運用的批判性教學法、引導性教學法以及案例教學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僅生動而深刻地解決了“是什么”以及“為什么”的問題,而且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理論思辨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得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的興趣高漲且持久。據(jù)說西方人在正餐前要飲一杯開胃酒,目的是為了增加食欲、促進消化。顯然,對于一門課程而言,成功的第一堂課就好比這開胃酒。要使這餐前小酒真正做到開胃,教師的確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的接受特點多動心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华人亚洲欧美精品国产|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 怡红院免费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三级演员苏畅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专区|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污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色偷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 国产区精品视频| 日本高清www无色夜在| 国产综合在线视频| a级日本高清免费看| 怡红院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88色综合色鬼| 日本韩国三级在线| 五月天六月丁香| 欧美多人换爱交换乱理伦片|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你懂得| 国产精品二区三区免费播放心|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视频|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无码熟妇αⅴ人妻又粗又大|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亚洲免费视频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区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美女裸体网站| 精品香蕉伊思人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在线| 老师在办公室疯狂的肉我| 国产一级黄毛片| 车车好快的车车流水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