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中國文化的教學措施范文

中國文化的教學措施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文化的教學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文化的教學措施

心理學研究表明:第一印象給人的記憶最為深刻持久。首堂課的教學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對該門課程的興趣度。因此,作為一個教師,應充分重視首堂課的教學,對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策劃,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要他學”轉變為“他要學”。為此,在首堂課的教學中,如何以生動而深刻的方式,講清楚“是什么”以及“為什么”的問題,是決定整個課程教學能否取得預期目標的關鍵所在。下面,將以筆者所執教的“中國文化”首堂課為例,與諸位分享一下自己精心構思的一些教學策略。

一、是什么:讓學生在質疑權威中得出結論

要讓學生明白中國文化課程的學科性質,最重要的就要讓學生透徹地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顯然,“中國文化”的核心詞匯是“文化”,“中國”不過是附加在“文化”前的一個修飾定語,“中國文化”即中華民族的文化。因此,只要我們弄懂“文化”的涵義,那么“中國文化”的涵義自然水落石出。筆者特意從林林總總的文化定義中,挑選了一種比較權威而又存在漏洞的定義作為批判的靶子,讓學生從審視權威的漏洞中形成自己的見解,得出自己的答案。所挑選的那個靶子是前蘇聯哲學家尤金在《哲學小辭典》中對于文化的一個定義:“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權威而又被廣泛采納的定義?!掇o?!?、《現代漢語詞典》都采用了以上這一定義。然而,這一定義并非無懈可擊。在亮出這一定義之后,立即請學生發表對這一定義的評價:是否認同?如果不認同,為什么?鼓勵學生不要盲從權威,要敢于質疑批判。

面對這樣的提問,學生們立即顯得興奮起來,暢談自己對文化的理解。由于學生的知識積累與思維能力有所不同,所以他們對這一問題的回答也存在較大差別:有的認同,有的不認同,即使不認同,其理由也不盡相同。差別的存在是正常的,而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筆者告訴學生,對一個比較抽象的名詞———“文化”下定義,高度概括其內涵,決非易事,百密一疏在所難免。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應盡可能地對定義進行審視,對漏洞進行修正。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欣喜地發現,每個班上都有一些學生能夠敏銳地發現該定義的漏洞所在,即“財富”一詞?!柏敻弧北旧硎莻€褒義詞,通常我們不會把糟粕稱為財富。而文化則是中性的,并非所有的文化都是燦爛光明的,文化亦有消極陰暗的一面。以中國文化為例,中國文化當中,既有我們所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唐詩宋詞、民樂戲曲、琴棋書畫、園林建筑、中華美食、中國功夫,等等;同時,中國文化中也藏納著不少負面的甚至是病態的內容,如酷刑、小腳、太監、封建等級專制等內容。程裕禎先生曾這樣來描述中國文化,說“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的偉大創造物,是整個民族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盵1]以上表述顯然過于溢美,不利于學生樹立對中國文化的正確理解,容易滋生民族保守主義情緒。尤其在中國實現大國崛起、中華文化走向復興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對自身的歷史文化抱有清醒的認識,而不是自大的沉醉。不獨中國文化如此,世界上的任何一種傳統文化,其豐厚的遺產都是包裹著問題被永久寄存。這樣看來,把“文化”定義為“財富”的總和顯然有失嚴謹。故此,筆者引導學生對尤氏定義進行適當的修正,即把正面意味“財富”一詞,替換為中性意味的“產物”一詞,于是,文化的定義就成了:“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產物和精神產物的總和”。在給出修正后的文化定義之后,筆者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在這一定義中,文化的關鍵詞是什么?換言之,是什么使得文化成為文化?可以看到,文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給人的感覺仿佛“文化是個框,什么都能往里裝”,精神觀念是文化,器物制度也是文化。那到底什么排除在文化之外呢?為了說清楚這一問題,筆者舉了一個例子。筆者問學生:漫山遍野的花兒是不是文化?學生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不是。的確,花兒是大自然的杰作,而非人類的產物,也就是說,自然不屬于文化的范疇。但如果我們從漫山遍野的花兒中摘下兩朵,將它們插在花瓶中,取上一個溫馨的名字如“相依相偎”,就像插花藝術一樣,那么花瓶中的這兩朵小花算不算是文化呢?學生們又異口同聲地回答:是。這時,筆者會引導學生去思考:漫山遍野的花兒與花瓶中的兩朵小花究竟有什么不同,究竟是什么使得兩朵小花從自然狀態中脫離出來?答案非常明顯,正是因為我們把人類特有的情感與智慧投注到了這兩朵小花當中,這兩朵小花才成了文化性的存在。這個例子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發現文化的本質所在:文化的本質就是“人”,文化即“自然的人化”??梢园l現,筆者在教學中更多地是起到了一個引導者的作用,在教與學的互動中,讓學生通過批判權威、理性思考的方式,進而得出中國文化是什么的結論。在筆者的課堂上,無論是學生對文化定義的認識,還是對文化本質的認識,都是他們自己通過主動的思考而“生成”的,而不是通過教師單向度的灌輸而“塑成”的。這樣的認識,相比于那些被動的接受與記憶顯然更為深刻。

二、為什么:讓學生在批判極端中領悟答案

在讓學生理解了中國文化是什么之后,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明確為什么要學習中國文化,學習中國文化會獲得哪些收益,從而讓學生樹立對中國文化的正確態度。對待中國文化,一直都存在兩種極端的態度,分別是文化保守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文化保守主義輕忽傳統文化中的負價值;缺乏開放的胸襟;拒絕文化適應。而文化虛無主義則輕忽傳統文化中的正價值;缺乏民族自尊心;拒絕文化認同。為了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這兩種態度,筆者分別列舉了兩個個案。關于文化保守主義,以辜鴻銘與國粹派為例。關于文化虛無主義,則以漢字廢除論與紀龍天全盤西化論為例。辜鴻銘通曉西學,獲13個博士學位,精通英、法、德等9種語言,英語水平被譽為中國第一。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受過良好西方教育的人,其思想卻保守到不可思議的地步。他常常用極端偏執的言辭來表達自己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對于中國文化當中那些十分丑陋的內容,他也堅定捍衛。比如他主張保存纏足,說“女人之美,美在小腳。”再比如,他有一套為納妾辯護的理論。男人和女人就好比茶壺和茶杯,“一個茶壺配上幾個茶杯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一個茶杯配上幾個茶壺則是萬萬不可的?!边€比如,他百分之百擁護君主制度。他認為,中國社會大亂,時局不寧,主要原兇是沒有君主。國粹派是在20世紀初出現的一股以“研究國學,保存國粹”為宗旨的一種思想派別。當時為抵制西方文化入侵,國粹派高揚起國學旗幟,將復興古學與救亡圖存、光復國家聯系起來。國粹派最有代表性的觀點就是“西政出于中國”論。國粹派代表人物王仁俊從諸子著作中,輯出近200則史料,分別從自然科學、商、工等21個方面說明“西學、西法、西政皆出于中國”。另一代表人物劉師培則從歷代名人著述中輯錄180余條體現反專制精神的言論,并用盧梭《民約論》中的觀點與之比附,并據此得出結論:西人引以自豪的近代民主思想,在中國古代典籍中都可以找到。

漢字廢除論形成于19世紀末,隨著西風東漸的呼聲在中國不斷高漲,一時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載體的漢字因“難讀難認”成了眾矢之的。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學者均舉起了廢除漢字的大旗。如錢玄同稱:“廢孔學,不可不先廢漢文;欲驅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蠻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廢漢文?!濒斞钢赋?“勞苦大眾身上的結核菌都潛藏在漢字里,倘不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辈淘嘀赋?“漢字既然不能不改革,盡可直接的改用拉丁字母了”。陳獨秀指出:“中國文字,既難載新事新理,且為腐毒思想之巢窟,廢之誠不足惜”。

紀龍天是著名的“全盤西化論”者陳序經先生的堅實擁躉,他在《我為什么要提全盤西化》一文中態度鮮明地陳述了自己厭惡中國文化的理由:“中國的傳統文化,早該斷子絕孫!因為,它只有農業社會的暮氣,而沒有工業社會的活力;只有裝神弄鬼的玄學,而沒有理性實證的科學;只有獨夫民賊的專制獨裁,而沒有現代文明的自由民主;只有灌滿奴性的老百姓,而沒有富有尊嚴的現代公民。中國傳統文化就好象一口又大又丑的封建棺材,只能夠送進封建時代的墳墓,而不能重新抬出來,在二十一世紀的大街上招搖過市!西方的現代文化代表人類文明的總趨勢,我們只要跟在人家后面,塌塌實實、一心一意的學習就行了!”

在對以上四個極端的個案進行講授的過程中,學生們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時不時發出陣陣哄笑,笑聲的背后其實意味著“不以為然”。通過辜鴻銘的個案,學生明白了中國文化當中存在不少消極負面的東西,如果對這些負面內容也一概盲目捍衛,是迂腐而可悲的。通過國粹派的案例,學生意識到那種“凡事古已有之”、“外國沒有的中國都有,外國有的中國比他好,外國好的中國比他早”的觀點是多么的荒謬,缺乏一種海納百川的心態顯然不利于民族自身的超越與進步。同時,通過漢字廢除論的案例,學生也感受到了對于一個民族而言,文化認同危機是多么的可怕。通過全盤西化論的案例,學生更是體會到了將中國文化的缺點與西方文化的優點相比、將中國文化的昨天與西方文化的今天相比是不公平的,一味貶低傳統文化、盲從西方文化的做法會對自身的民族情感構成深深的傷害。通過案例教學,學生直觀而又深刻地發現了文化保守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這兩種極端態度的缺陷,同時也就明白了我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應持一種什么樣的正確態度:即對傳統文化中的負價值和正價值都抱有清醒的認識;既具有開放的胸襟和學習的態度,同時也不失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既要吸收外來文化壯大自己,同時也要自覺地維護文化傳統自身的特色。在介紹了對待中國文化的正確態度后,筆者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學習中國文化究竟為了什么?其實此時,學生已經水到渠成地在批判極端案例中領悟到了問題的答案。學生們踴躍地發表了他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筆者最后對其觀點進行了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其一,中國文化是我們的血脈與根,學習中國文化的過程,其實就是了解中華民族昨天與其獨特性的過程。其二,學習中國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將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經驗變為我們自身的經驗。其三,學習中國文化,有利于建構我們對民族、對國家的認同感。其四,中國文化當中的很多負面因素,仍不曾遠離今天的生活,因此我們有必要反思其中的不足,從而自我完善。

事實證明,在首堂課中所運用的批判性教學法、引導性教學法以及案例教學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僅生動而深刻地解決了“是什么”以及“為什么”的問題,而且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理論思辨能力和創造力,使得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的興趣高漲且持久。據說西方人在正餐前要飲一杯開胃酒,目的是為了增加食欲、促進消化。顯然,對于一門課程而言,成功的第一堂課就好比這開胃酒。要使這餐前小酒真正做到開胃,教師的確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接受特點多動心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免费在线观看|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欧美日韩中文视频|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9| 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91狼人社在线观看|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色| 两个男gay的做污污的过程|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污污网站免费观看|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国产91最新在线|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777奇米四色成人影视色区| 天天干天天拍天天操| 一本大道香蕉最新在线视频| 挺进白嫩老师下面视频| 久久久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 贵州美女一级纯黄大片|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亚洲综合15p|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入口| japanese色国产在线看免费|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中国黄色免费网站| 成年女人黄小视频| 中文字幕无线码免费人妻| 无翼乌全彩之可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