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西方繪畫色彩差異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眾所周知,色彩是藝術創作中不可獲取的重要組成部分。色彩的濃重與否,色調的選取可以反映出作者內心最真實的情感。所以,我們常常根據色彩的選擇,來探究藝術作品的內涵。通過實踐教學我們不難發現,中西方繪畫在色彩的選擇上是有著本質的差別的,本文我就從中西方繪畫色彩在表現形式、文化差異,色彩的運用、色彩的感受四個方面來比較一下中西方的巨大不同。
關鍵詞:表現形式;繪畫風格;色彩差異;飽和度
前言
眾所周知,色彩是藝術創作中不可獲取的重要組成部分。色彩的濃重與否,色調的選取可以反映出作者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讀者可以通過作者色彩的運用,來讀懂作者內心真實的想法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景。但是,受到文化、地域、語言的巨大差異,即使是同一種色彩的選用,中西方繪畫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境也可能是不盡相同的。本文我就表現形式、文化差異,色彩的運用、色彩的感受四個方面來比較一下中西方繪畫色彩的巨大不同。
1中西方繪畫色彩在文化上的差異
由于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的不同,中西方對于顏色的喜好程度是截然不同甚至是大相徑庭,恰恰相反的。以我們常見的顏色紅色和黃色為例。在中國,紅色往往是一種吉祥,喜慶的寓意。我們在婚禮,開業慶典、大型的商業活動等重要場合的時候,常常以紅色進行裝扮,代表一種喜慶,祥和的寓意。在婚禮我們也常常以穿紅色的禮服婚紗代表吉服,代表以后的日子能夠順順利利,紅紅火火。所以,我們中國常常是把紅色作為一種吉利,喜氣的象征。但是紅色在西方則恰恰相反,紅色在西方國家往往預示為恐怖、冷酷、血腥的代名詞。一些冷酷暴力的事件常常是以警示的紅色予以表達的,所以在西方紅色是一個消極的符號。再以色彩中極為常見的黃色為例。黃色在中國古代是權利的象征,非皇族是不得穿黃色的衣服的。是權力的代名詞的,現代人們也很喜歡黃色,預示著欣欣向榮。但是,在西方國家,黃色也是一種低下,卑劣的信號。所以說,在顏色的選擇上,文化的差異也會導致選取的不同。
2中西繪畫色彩在表現形式上的差異
在藝術長河發展的初期,中西方的色彩觀念并沒有發生太大的差異,都是借助簡單的色調來進行藝術的創作。當時由于顏料較少,色彩類型又都比較單一,所以藝術作品的顏色較為單一,沒有更多的色彩渲染。但是即便如此,二者在表現形式上也是有所差異的。通過藝術初期中國的一些陶器作品我們不難發現,繪畫多采用的是抽象的手法,色彩的運用比較簡單,且以平面繪畫居多;而西方國家的繪畫作品則更傾向于立體創作,繪畫的運用更加豐富立體化。到了秦漢年間,我國繪畫的表現形式還是以平面繪畫為主,但是色彩已經變得豐富起來。而且逐漸形成一種美感。而西方繪畫則在這一時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出現了分化,一部分藝術作品傾向于裝飾性的色彩,而另一部分作品則傾向于再現性的色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繪畫藝術作品也開始向再現性發展。通過色彩的變化來使人物、景色變得更加真實。同期西方國家的繪畫作品,也發生了功能性的變化。此時的藝術作品已經成為了統治階級使用的工具,通過意識形態來向勞苦大眾展現上帝的光環。這時的繪畫作品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政治手段,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學藝術作品了。唐宋時期,我國的繪畫作品趨向于兩種派別。一種是以花鳥畫、春綠山水畫為代表的,另一種是以文人畫作為代表的。這一時期,繪畫的色彩應用開始向清淡轉變。文人更傾向于用墨色的變化來展現世間萬物,因此,這一時期的畫作很少有濃墨色彩的渲染。而此時西方正處于文藝復興時期,所以,百花爭鳴,百家齊放,作品也更加的豐富化。
3中西方繪畫色彩運用上的差異
中西方在繪畫色彩的運用上也存在著天壤之別。中國繪畫作品是以水墨畫為主,通過墨色的靈活運用,來呈現作品的靈魂,雖然沒有色彩的渲染,但是卻可以通過色度、飽和度的控制來對光線進行管控。而西方的繪畫作品則更加注重對色彩的運用。通過色彩的選擇,來展現作品的逼真程度。西方繪畫繪畫作品是以油畫為主基調的,通過光線和色調的組合,使作品可以更加的栩栩如生,逼真形象。以“印象派”為例,印象派畫家在運用色彩的過程中就逐漸形成了主動性的運用色彩的意識。他們會對事物的色彩進行比對,勾勒,形成一個正確的感知,并且通過繪畫作品將其完美的呈現出來。他們開始注重注重光線的應用,利用不同的光線達到截然不同的藝術效果。
4中西方繪畫在色彩感受上的差異
中國的繪畫作品多以水墨畫為主,都是通過墨色的調整來獲得色彩的調整的,而西方則恰恰相反,西方的繪畫以優化為主,主要是通過立體感、明暗透視等表現手法來完成作品的呈現。我國的水墨畫的特點就是濃墨淡彩,通過將墨進行研磨、稀釋,來完成繪畫作品風格的呈現。西方的繪畫作品則恰恰相反,注重的是色澤的選取。通過油畫顏料使得作品更加的鮮艷,明快,具有一定的感召力。
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中西方繪畫色彩的差異和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色彩運用、色彩的感受、表現形式分不開的。中國的繪畫作品更注重意境的體現,而西方繪畫作品更加講究作品的逼真與栩栩如生。隨著國際間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劇,中西方的文化交流逐漸增多,這勢必會打開中西方繪畫之間互通交流的大門,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學習,一定能夠促進繪畫藝術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宇克偉.淺談中西方繪畫色彩差異[J].藝術研究,2009(07).
[2]馬小勇.中西方繪畫色彩之比較[J].美術教育研究,2016(02).
[3]董亮亮.淺談中西方繪畫之典型線質和色彩運用對我創作的影響[D].西安美術學院,2015.
[4]曾誠.色彩與中國新文學問題[D].江西師范大學,2012.
[5]孫海燕.淺談中西方繪畫差異[J].大眾文藝,2015(07).
[6]謝凱.中西方繪畫比較之我見[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4(09)
作者:宋陽 單位:黑龍江省民政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