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文化意識形態工作風險與防范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網絡文化意識形態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在網絡文化意識形態風險防范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實踐探索,現將風險隱患和防范舉措進行梳理總結,以供交流探討。
一、網絡文化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風險隱患
(一)網絡文化市場方面。一是網站更新不及時。部分網站長期不更新內容,也不到相關部門進行業務注銷,既占用了監管資源,又給網絡文化市場意識形態安全留下了極大安全隱患,極易成為黑客攻擊的對象,成為“僵尸網站”。二是內容自審制度落實不到位。部分網絡文化企業落實網絡內容自審制度不力,內容把關不嚴,存在打擦邊球問題。要加強對此類問題的查處力度,消除監管隱患。
(二)互聯網上網經營活動方面。一是上網場所內部巡查力度不夠。在網吧經營活動中,重點巡查網吧內上網人員是否存在瀏覽違禁內容,是否存在違反互聯網上網相關規定的要求。二是經營場所宣傳不到位。店面宣傳形式是否規范整潔合理,是否懸掛禁止未成年人上網標志,是否存在無身份證登記即可上網現象,是否存在違規接納未成年人上網,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是否擅自卸載監管平臺,督促網管加強場內巡查,發現違規行為立即上報。
(三)旅游行業涉及網絡傳播方面。一是旅游宣傳不規范。在旅游高峰期間,個別旅行社為吸引眼球、招攬客戶,違規在網上不準確、不規范的旅游信息,存在提供不合理低價游、利用網絡傳播不實信息和虛假廣告誤導游客出游行為,嚴重擾亂旅游市場正常經營秩序。二是出境旅游意識形態傳播出現監管盲區。特別針對境外旅游中,境外不法分子趁機以信息傳播手段向領隊和游客進行非主流價值觀滲透,要堅決進行防范。
二、防范化解網絡意識形態領域隱患的實踐做法
(一)政策引導和自審培訓相結合,把好內容建設審查關。在申請設立互聯網文化單位的受理階段,窗口工作人員應對申請人詳細講解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讓申請人明白自己所從事行業的要求、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責任和風險。許可過程中,詳細審查申請單位的資質、發展報告、自審制度、人員職責和工作流程等內容。在許可結束以后,結合《網絡文化經營單位內容自審管理辦法》的通知要求,定期組織網絡文化單位的自審人員進行培訓,確保網絡文化單位提供的服務內容合法合規。
(二)網絡巡查和監督檢查相結合,把好文化單位經營關。依托技術監管和人防巡查的模式,不定期對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經營情況進行巡查,對不按規定內容運營,提供不合法內容,網站建設不符合要求等情況及時通知企業進行整改。對轄區的網絡游戲經營單位進行走訪摸底、調查了解,對網站進行網絡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互聯網文化單位合法運營。
(三)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市場監管長效機制。為加強網絡文化市場監管,規范網絡文化市場經營秩序,按照《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網絡文化經營單位內容自審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出臺《網絡文化市場監管辦法》和《網絡文化市場日常巡查制度》《網絡文化市場案件分析研判和查處制度》等相關制度,進一步明確網絡文化產品范圍和經營行為,建立巡查監測、內容分析、風險預警、應急處置等機制,為網絡文化市場監管提供可靠制度保障。
作者:何勇 單位: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