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文化視域下職校英語教學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網絡文化的交互性、開放性、自主性、虛擬性以及崇尚平等性為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機遇,指明了方向。在教育信息化時代,作為突顯其實用性的高職英語教學,必須確、全面地認識網絡文化的復雜性,重視營建英語教學網絡陣地,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和實效性。
一、網絡給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發(fā)展帶來的機遇
在信息化時代,網絡憑借其開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深受教育領域工作者的親睞,也為高職院校英語教育帶來發(fā)展的機遇:一方面,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以“灌輸式”教學方式為主,教學手段單一,以黑板、粉筆、教科書為載體,以教師的信息為基本的知識源,整個教學過程通常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板書學生記筆記。這種教學模式往往使得英語課顯得非常的空洞、枯燥和乏味,學生聽的也很被動,常常出現(xiàn)教師在上面講,下面的同學各干其事,甚至呼呼大睡。
隨著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普及,圖像、圖畫、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展現(xiàn)出一個模擬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使知識更加形象、直觀和生動,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豐富的網絡資源,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新課程改革要求高職教育要構建以終身教育為理論,面向人人的現(xiàn)代教育體系。豐富的網絡資源不可或缺,如微課數(shù)據(jù)庫資源、新東方等英語學習資源,促進其資源的共建共享。學生利用課堂或者課余時間來學習,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使他們學會了怎樣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去進行學習,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網絡給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發(fā)展帶來的挑戰(zhàn)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給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zhàn),如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而荒廢了學業(yè)、深受不良網絡思想和文化的毒害等。一方面,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荒廢了學業(yè)。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聯(lián)合起來,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使其擺脫網游的不良誘惑,回歸課堂。另一方面,學生容易受到不良網絡文化的侵蝕。網絡的開放性、自由性和虛擬性,使得一些色情、暴力、迷信等等信息在網上泛濫成災,網上道德逐漸淪喪,嚴重地侵蝕了學生,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及身心健康帶來消極的影響。
三、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其實用性,全面提高其聽說讀寫能力,能夠在商業(yè)交往中靈活使用。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和推廣,為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第一,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建構主義理論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在是被動的被灌輸者或者知識的接收者,而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在教學實踐中,以建構主義為理論,揚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牢固樹立教為主導和學為主體相統(tǒng)一的現(xiàn)代教育觀念,將網絡等多媒體輔助學習工具應用于教學,學生成為真正的主動知識構建者和學習的支配者,在生動有趣的教學短片、歌曲、圖片、內容等的刺激下,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其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明顯提高。
第二,精選英語教材,注重形式與內容的有效結合。專業(yè)性和實用性是高職英語教材的特色,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既要結合高職學生自身和專業(yè)實際,同時考慮學生就業(yè),使學到的知識能夠應用于實際工作,滿足不同的社會需求。因此,在教學中,起來可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或交際式教學模式或采用情景教學模式,將形式與內容有機結合,通過演講等課外活動來訓練其聽說能力,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外語應用型人才。
第三,將互聯(lián)網技術引進課堂,改變傳統(tǒng)教學手段。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更加重視對于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基礎太差,想學又無從下手。互聯(lián)網技術的出現(xiàn),集圖形、圖像、聲音、動畫、文字等以立體、互動地形式走進課堂,引導學生開發(fā)各種學習潛能。同時,還可以就某一知識點或者教學環(huán)節(jié)制作成微課視頻供學生學習,以第一冊第七單元國際旅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投影世界地圖,接著播放世界各國秀美風光、風土人情、節(jié)日、風味美食等,然后分組練習對話:“你想去那兒旅游?”如果學生說西雙版納,則再把云南西雙版納的地圖展示出來,展開小組討論:“為什么要去西雙版納旅游“?進入課文的討論,讓一名學生充當導游,其他學生為游客,進行角色扮演。在這個雙向、互動的教學過程中,寓教于樂,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第四,重審教學目標,建立多層次的考核評價機制。高職英語教育更加注重其專業(yè)的實用性。因此在教學中,打破其傳統(tǒng)的只重視閱讀和語法,不重視聽和說的教學目標,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所需,重審教學目標,強調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使課堂教學以閱讀理解為主向以聽說為主轉變,培養(yǎng)其在商業(yè)交往中進行口頭表述和書面交流的能力。因此,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以紙質測試來衡量學生的評價方式,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記錄好學生各個階段的表現(xiàn),作為其評價的依據(jù),構建多層次的評價機制,全面考核學生的口語交際和實際操作能力。
作者:孫榮 單位:仙桃職業(yè)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