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文化中文學作品語言的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語言簡稱為網絡文學,關于這個名詞并沒有一個規范的定義,通常狀況下,人們會將文學作品經過網絡傳播的形式推廣出去,或是借助網站來發表的文學作品稱之為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目前,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包括四種形式,第一種是通過網絡的手段傳播出去的傳統文學作品,也就是文學作品的電子版;第二種是通過網絡的形式原創的文學作品,它有別于傳統文學作品,是首先通過網絡發表的文學作品,而后有可能通過出版社實體出版成傳統的文學作品;第三種是通過網絡交互完成的超文本作品或多媒體作品。第四種是利用軟件制作的電腦文學。這四類當中,第一種只是借助網絡的平臺推廣和傳播,對傳統作品是一種廣泛的普及形式,它的本質與紙質的文學作品并無顯著差別。第二類作品則有別于傳統文學作品,它是直接在網絡上創作并發表的文學作品,因此語言風格等特點具有顯著網絡特色。第三類作品是網絡出現后應運而生的新品種,只能存在于網絡中,且數量很少,也可以體現出網絡文學未來的發展方向。第四類作品數量更少,并且發展尚不成熟,只是向人們展示智能化的發展前景。
二、網絡文化中文學作品語言的創新
網絡是新興的媒體,兼具強大的包容性特點,它具備報紙、電視、廣播這三大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而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也同樣呈現出強大的包容性,無論什么風格樣式,無論是詩歌、小說、散文,無論是言情、武俠,無論是嚴肅、幽默等,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樣式應有盡有,同樣是傳統文學不可比擬的。與此同時,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的語言特點也同網絡媒體一樣具有自身顯著的特點和創新。
自由便攜、容量巨大的網絡特點造就了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更加生活化、平民化,甚至具有很多網絡游戲的特點,包容性之強,數量之巨大是傳統文學作品無法相抗衡的。而傳統文學作品在文壇上占據絕對的主導位置,是我國文學水平的典型代表。但是,傳統文學的作品風格通常是高雅的,距離普通大眾有一定的距離。讀者面相對來說較為局限。有時傳統文學作品的要求過于嚴格,也使得很多創作者望而卻步,他們面對編輯的高要求,很難帶著自己的作品面世或出版。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發表傳統文學作品更是難上加難,限制了很多文學愛好者發揮自身才能的機會。對文學作品而言,網絡文化給予這些作品以最大的空間,眾多文學愛好者可以自由發揮,暢所欲言,這里沒有版面的限制,也沒有體裁的規定,只要擁有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網絡文學作品便可以隨時發表給讀者觀賞。因此,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真正實現了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平臺。有專家對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形式進行了深度的分析,他們認為,隨著都市生活的壓力不斷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產生了隔閡,人際交往變得更加變幻莫測,人們需要一個途徑去傾訴和宣泄情感。互聯網的應運而生使更多人在這樣的匿名環境下暢所欲言,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和工作壓力。網絡文學就好似一種涂鴉行為,將人們的情感通過這樣的環境表達出來,網絡文學是人們對內心需求的直接表達。與傳統的文學作品相比較,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語言具有眾多創新理念和特點:
(一)生活化最早的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是很多留學生為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而書寫的傾訴生活感想的文字。最早的網絡文學只是一種情緒的宣泄,也是交流的方式之一。有的人便將自己的生活幻化成小說中的人物,寫一些小文章或小說,用來反映職場的生活、家庭的生活、愛情生活等,因此內容多是較為簡短的用來紀實的隨筆,所書寫的文字也較生活化。很多都是寫自己的個人經歷和挫折,特別是年輕的網友喜歡將經歷事情后的心靈感悟通過網絡記錄下來。這些文學作品往往沒有太高的文學素養,只是根據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表述的都是真情實感,作品的結構隨性,沒有太多局限和格式,但正是這些通俗易懂的真情實感,卻贏得了很多讀者的喜愛。很多類似于流水賬的小說,卻是現實生活的映射,很多作者邊構思邊在網絡上寫文學作品,很多讀者可以通過網絡反饋給作者,這些反饋也恰恰是自己作品得到關注的證明,可以激勵作者創作的激情。盡管這些作品大多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作家那樣才華橫溢,語言上很多不規范的地方,但是這些文字都是他們的真情實感,正是這種真情實感贏得了眾多讀者,并使網絡文學這種形式逐漸流行起來。
(二)游戲化很多傳統文學盡管也是真情的流露,但是大多是一種嚴肅的思想感情。而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則更多地是為了達到某種效果,抱著休閑、娛樂的心態去創作文學作品。在傳統文學作品中,不乏很多經典佳作,一字一句經過反復推敲而成。但網絡文化環境中的文學作品作者更多的不是關注文學本身的價值,而是自己創作時的快樂,因此是帶有娛樂性和流行性的色彩來創作文學作品的,這也正是為什么網絡文化中文學作品語言趨向于游戲化的原因。
(三)功利化傳統作家在創作一部作品都會有一定的稿酬,甚至很多作家以稿酬為生。不少網絡作家因為某些代表作品一時轟動,而名利雙收。這也激發起更多網絡對名與利的追求,為了獲取成功,難免會有浮躁的心態,因此獵奇的文字和情節成為這部分人想要吸引讀者的方法,不免有嘩眾取寵的嫌疑,但是也因此增加了點擊率,有時候作者也許因為某些作品而成名,但是卻是曇花一現式的成名。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語言也沾染上了功利的色彩。
(四)語言獨特化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其文字語言免不了會被網絡語言所充斥,因此,大量的網絡流行語也會貫穿于網絡文學作品中,由于是依靠計算機錄入和網絡傳播的影響,很多類似菜鳥、灌水等詞匯在網絡小說中非常普遍,很多象征心理表情的圖像符號也會隨著小說的撰寫而帶入文字中,這是傳統文學不可能出現的情形。
(五)各文體、作家與讀者間的界限消失在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沒有明確的文體界限,很多作者是缺乏相應專業訓練的,因此他們沒有特別明確文體意識,也不懂得將自己撰寫的作品固定在某一種文體的模塊中,而是根據自己的想法,標新立異,隨心所欲地暢所欲言,這也是網絡環境下,文學作品的新特點。有人認為,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語言本身的特點就是自己形成的,它的創作規則也是自然生成的,是與多種文體相互雜糅的新型文字組合形式。因此,文體間的界限逐漸弱化。而創作文學作品的作者也是閱讀其他文學作品的讀者,任何一名讀者也可以通過網絡抒發自己的情感,撰寫屬于自己的文學作品,作家與讀者間不再像傳統文學那樣具有固定的身份,這兩者間的界限也逐漸弱化。
三、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語言創新的發展趨勢
從網絡誕生的那天起,文學作品語言革新的時代便到來了,文學作品的生存空間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擴展,給了更多文學愛好者以廣闊的舞臺,他們可以根據自己對文字的造詣盡情抒發情感。有人說作家應當將撰寫文學作品作為自己的職業,在不斷創作中祭奠更多的文化。而網絡的出現卻使很多業余身份的人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出現,他們并沒有在文學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大多數是業余作家,所撰寫的文學作品對文學界不會產生多深的影響。互聯網的出現勢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會伴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而出現跨越式的發展,網絡文學涉獵面之光,是其他任何一種傳播媒介無法比擬的,這也為更多文學愛好者提供了發展的時機。文學作品是體現人們感情的一種外化形式,是人們表達思想情懷的重要渠道,也是人們來自心靈的一種特殊的精神活動方式,文學作品有其重要的價值所在,它將很多社會歷史、人類精神層面的積淀相結合,產生一定的深度思考和情感體驗,由此來體現人類對現實世界的改造成效。人類精神的深度發展以及對思想感情通過文字表達的創造性是文學得以發展的源泉。網絡對文學作品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也對文學作品未來的發展開拓了更寬廣的空間。
目前,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隨著網絡的發展,數量和質量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它的影響力以及引起文學界的廣泛關注,并贏得了專家學者的認同。但是網絡文學比起傳統文學來說發展時間還太短,不能與傳統文學的經典作品相媲美。不得不說,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語言還太過隨性化,有時一些網絡文學作品還傳達出一定的浮躁心態,因此,我們應當深刻認識到網絡文學作品目前僅停留在休閑、娛樂的層面,思想深度方面的內容還較為欠缺。但是,現階段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形成一種良好的局面,幾種媒體間是相互促進的,不少網絡作家的個人作品通過網站推廣出個人專輯,并前后出版。網絡作家由網絡媒體環境走出來進入現實生活中,網絡文學也逐漸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業界專家廣泛關注。隨著網絡媒體的發展,網絡文化中的文學作品還會吸納更多作者加入創作行列。
作者:蘭繼明 張明閣 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