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職工安全文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揭示事故和傷害的深層次原因,從安全文化的定義出發,區分了安全文化的主體,認為職工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從大量的事故和傷害案例以及研究文獻出發,提出職工安全文化的“三維八度433”模型,包括本體維(生命安全、健康安全)、社會維(生活安全、工作安全)、文化維(安全意識、安全責任、安全行為、安全形象),并對要素進行了深入解析,闡明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為職工安全文化建設和評估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通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2•23”重大事故案例分析,表明職工安全文化建設是預防事故的關鍵。
關鍵詞:職工;安全文化;模型;要素;案例分析
引言
安全文化的概念最先由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于1986年針對切爾諾貝利事故,在INSAG-1(后更新為INSAG-7)報告中提到。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素質和態度的總和[1-2]。但一直以來人們把重點關注在單位,特別是生產性企業,而忽視了個人,這也正是導致事故和傷亡的根本原因。企業安全文化一般表現為4種形態:物質態、制度態、行為態和精神態[3-5]。《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準則》則從基礎特征、安全承諾、安全培訓與學習、安全環境、安全管理、安全信息傳播、安全行為激勵、安全事務參與、決策層行為、管理層行為、員工層行為以及減分指標進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評價。企業安全文化更多體現了外在和物質的建設,對人員的安全文化建設比較薄弱。本文從職工個人出發,提出職工安全文化的“三維八度”模型,以期體現人員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促進企業真正提高內在的安全。
1職工安全文化的范疇
從安全文化的定義來看,其可分為單位安全文化和個人安全文化。職工安全文化屬于個人安全文化,但又是所在單位安全文化的一部分。因此,過去那種只重視單位安全文化建設而忽視職工個人安全文化建設的做法注定是失敗或不足的。有人把企業文化和職工文化比喻為企業管理的馬車之兩輪,相應地,企業安全文化和職工安全文化就如企業安全管理之馬車的兩輪。只重視企業安全文化,職工個體的安全文化易被忽視;只重視職工個體安全文化,不易體現企業安全文化的整體性。因此,在開展安全管理時,要把企業安全文化和職工安全文化并重。在進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時,不能就安全文化而文化,而要服務于安全管理,那么企業安全文化和職工安全文化就不能偏頗。
2職工安全文化模型的提出
根據職工的屬性和安全文化的內涵,結合大量的事故和傷害案例以及研究文獻,筆者提出職工安全文化的“三維八度433”模型。三維是指本體維(bodydimension)、社會維(societydimension)、文化維(culturedimension)。本體維又包括生命安全(lifesafety)和健康安全(healthsafety)兩個度,社會維包括生活安全(livingsafety)和工作安全(workingsafety)兩個度,文化維包括安全意識(safetyaware-ness)、安全責任(safetyresponsibility)、安全行為(safetybehavior)和安全形象(safetyimage)4個度。433粗略表示3個維的依次重要性。圖1為職工安全文化“三維八度433”模型示意圖。
3職工安全文化模型要素解析
3.1本體維
本體維是職工安全之存在,離開本體維談其他,將失去相關基礎。(1)生命安全。生命是職工之本,沒了生命,就沒了一切。但因為當前缺乏生命文化及生命安全認識和教育,不少職工早早失去了生命。在當前人口,特別是青年人口短缺的情況下,生命更顯珍貴。因此,職工安全文化研究之基礎———本體維之基就是生命安全(文化)。近期不少青年才俊自殺就是缺乏生命安全文化的表現。文獻[6-7]論述了安全文化與生命安全之間的密切關系。因此,加強生命安全(文化)教育是建設職工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文化不可或缺和最基礎的內容。(2)健康安全。健康是附在生命之上的既含物質也含精神的安全狀態,生命安全是健康安全的極致形式。在傳統的領域認為,安全和健康是并列關系。筆者認為安全和健康并不是并列層次,正像筆者區分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安全一樣。傳統早前把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統稱之安全是沒問題的,后來將生命安全歸為安全,健康安全歸為健康,對做好安全管理是有不良影響的。正是基于這些理解,才將本體維區分為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在強化生命安全的同時,加強生命和健康一體化安全建設。健康安全(文化)也是職工安全文化和企業安全文化的重要而基礎的內容[8]。
3.2社會維
社會維是職工的生存環境,職工安全文化將其分為生活安全和工作安全。(1)生活安全。對職工來說,最重要的是考察其工作安全,這正是企業安全文化或組織安全文化的視角,但作為職工安全文化,生活安全在職工安全中占有很大比重,且其安全意識、安全責任、安全行為、安全形象等都影響著其工作安全,生活安全是工作安全之基。WHO安全社區的理念就是不僅重視工作中的安全,還重視生活中的安全。(2)工作安全。工作安全是職工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安全文化或組織安全文化的視角和重點考察對象,職工安全文化也不會忽略它,而是更注重生活安全和工作安全的協同效應。
3.3文化維
文化維是職工安全文化的核心部分,職工安全文化把其按邏輯關系分為安全意識、安全責任、安全行為、安全形象。(1)安全意識。安全意識的重要性大家都是認可的,但很多人卻不重視,以為通過簡單的培訓就可以提高,這是非常錯誤的認識。安全意識培養的長期性才是達到安全的不可逾越之路。大量事故發生原因都涉及安全意識淡薄或缺失,可見安全意識在安全文化中的基礎地位。(2)安全責任。安全責任在文化維中的地位很高,但理解也不夠全面,通常只強調對工作的安全責任,這遠遠不夠,職工安全文化之安全責任還包括對家庭、父母、夫妻、子女等的安全責任。安全責任缺失也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3)安全行為。安全行為也是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的重中之重,但對于行為的理解并不深刻,雖然近些年基于行為安全的研究及實踐取得不錯的成績,但缺乏全面的安全文化支撐的安全行為也不能真正實現安全目的。安全行為的主動與被動、不安全行為的主動與被動應該被更多地加以關注和研究。(4)安全形象。安全形象是安全文化研究的薄弱環節,是社會發展階段關于職工形象管理的缺失。只有重視了職工的安全形象,職工安全文化才能達到更高境界。
4職工安全文化模型要素之間的關系
職工安全文化的“三維八度433”模型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因此職工安全文化也是立體結構。即生命安全不僅存在于生活安全中,也存在于工作安全中;同時,生命安全也有安全意識、安全責任、安全行為、安全形象。同理,可推得健康安全也如生命安全一樣具有以上關系。相應地,在生活安全方面也有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同時也有安全意識、安全責任、安全行為、安全形象。可以以此類推到工作安全,等等。“八度”之間的相互關系如圖2所示。
5案例分析
2019年2月23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銀漫礦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初步調查結果顯示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運輸車輛沒有國家規定的安全標志,且未經相關機構檢測檢驗;嚴重違規使用運輸車輛;違規運送井下人員;事故車輛嚴重超載等。結合事故調查發現雖然該礦業開展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并進行了評審,但是企業安全文化仍存在著缺陷和不足,職工安全文化未發揮作用。在安全生產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強化和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并切實地落實到日常工作中,這一切的關鍵就在于落實職工安全文化的各項要素。首先始終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保證生命安全的基礎上維護健康安全,這些都要得益于重視生活安全和工作安全,最終保障生命安全、健康安全、生活安全和工作安全的是安全意識、安全責任、安全行為和安全形象。
6結語
從安全文化的原始定義出發,提出安全文化的分類,進而對常被忽視的個人安全文化之職工安全文化從范疇、模型、要素解析、要素關系進行研究,對于全面理解和實踐安全文化具有重大意義。職工安全文化基于“三維八度433”模型的系統研究,全面揭示了職工安全文化的核心要素,以及對安全文化及其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將充實和規范職工安全文化體系,達到對實踐更有益的幫助。通過案例分析進一步揭示職工安全文化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中的不可或缺性。
參考文獻
[3]張亞炎,申玲,任瑩瑩.基于SD的施工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方向研究[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5,41(4):91-93.
[4]馬躍,傅貴,臧亞麗.企業安全文化結構及其與安全業績關系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5,25(5):145-150.
[5]張超,梅強,吳剛.機械制造企業安全文化對員工安全行為的影響研究[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4,40(7):43-46.
[6]鄭曉蕾.關愛生命安全發展:樂山電業局工會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發揮作用的調研[J].中國電力教育,2011(33):80-81.
[7]馬玉梅,李惠男.建設安全文化體系營造生命安全平臺[J].煤炭技術,2007,26(4):155-156.
作者:安紅昌 單位: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安全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