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文化產業發展旅游產品開發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旅游文化產業的不斷升級,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總愛購買一些有當地特色的旅游產品留作紀念,人們開始對旅游游文化產業的產品進行不斷的研究,打造屬于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發展旅游文化產業過程中,如何提升旅游產品的知名度并在此過程中豐富旅游資源的途徑,探討了我國旅游文化產業在開發與研究旅游文化產品過程中取得了哪些成績,闡述了我國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及旅游產品開發的關系以及對現有旅游文化產品的現狀,促進了我國旅游產品以旅游文化為基礎的不斷開發與研究。
關鍵詞:旅游;產業;產品
一、引言
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為我國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美好的前景,對于文化旅游而言,不同的景區魅力所在之處也有所不同,也正因如此吸引了我國大批消費者,在此基礎上提升了各個地區旅游產業競爭的水平。而旅游文化產品成為傳播各地不同地域文化的媒介之后,其價值雖一直不能受到充分的認識,針對這一現象,筆者想通過本文改變這一觀念,使旅游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文化產業發展及旅游產品開發的關系
旅游文化產業是指在旅游行業發展中建立一個以多元素為前提條件,塑造具有當地居民生活特色的一系列旅游文化產品形態。將某個旅游文化產品設定成單獨的一個單位,把諸多旅游文化產品集中在一起時,被稱為文化產業形態。旅游單位甚至是個人為了能夠使游客在旅途中的需求所到充分滿足時,提供給旅客的服務,被稱為旅游產品。旅游服務單位在游客旅行途中要以旅客為中心對其盡心竭力的提供其所需要服務為前提,針對旅游相關產品與旅游相關服務,使旅游市場不斷地更新與創新,并且對旅游產品設計不斷開發與研究,進而打造出擁有自己獨特氣息的旅游產品。對于旅游產品的功能而言,主要是圍繞整個行程中游客的飲食與游客的住宿和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出行以及相關娛樂甚至還會涉及購物等。將這幾點進行相應的結合,建立起一個了擁有綜合性強、獨特民俗氣息的旅游文化產品的旅游產業體系,并且將這一體系貫穿于整個旅游的行程中,這是保證旅游產業可以發展得越來越好的一種可行性辦法。目前,我國在旅游文化產業進行開發過程中,必須制定相關體系對旅游產品的開發與發展制定出一個標準;將旅游產業化發展中的旅游產品進行不斷的開發,提升旅游產業的發展空間,提高旅游產業帶來的經濟收益。
三、現有旅游文化產品的現狀
我國國土面積較大,又擁有56個具有不同民俗特色的民族為旅游產業開發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與此同時也為我國旅游產品開發與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源泉。在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的基礎上,我國在旅游產業發展較晚的情況下,發展速度卻非常快。現如今我國的旅游產業在這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開始注意到了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在旅游的整個行程中,當地的文化特色才是旅游產品的賣點,在游客的旅游過程中,對物質與精神上的需求同樣需要得到應有的滿足,大多數的游客在旅游途中想要得到的是情感與文化方面的體驗,游客想要在旅游過程中獲得更高品質以及高質量的旅游文化與旅游產品[1]。在我國現如今的旅游產品市場中,在不同地域中大多數景區內旅游紀念品產品缺乏美感,甚至質量極差真的可以稱之為空有一樣子,而且千篇一律,無法體現出當地的特色和文化內涵;而且專題類旅游線路中的相關旅游產品數量非常有限而且產品種類也比較單一。出行游客很多都有種無法購買到擁有當地民俗風格的旅游相關產品作為留念,而且沒有那種屬于自己獨特的旅游體驗,當地的民俗風情與傳統文化內容不夠等多種體驗。近幾年,已經迎頭趕上了先于我國發展旅游行業的一些國家,現在就算是出國旅游國外商家為了能夠增加銷售量也會學一些簡單的中文。
四、基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民族旅游產品開發策略
(一)開發民族文化為旅游產品定位我國擁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各個地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與民俗氣息,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中給游客帶來的感受與體驗是不同的,因此在我國不同的地域旅游產品在進行研發時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地域特色來定位[2]。旅游產業部門可以根據具有少數民族居住地或是當地發生過與眾不同的全國大部分人民都知曉的事情進行旅游產品開發,并且還要用能使當地旅游行業可以全面進行發展的目光,對當地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進行充分挖掘,發揮出當地的文化資源擁有的相關優勢,真正實現將文化產業和民族旅游產品二者進行合理的結合在一起,并且對旅游產品進行合理的定位,有效的提升將旅游產品體現出來的文化價值。比如:在我國四川省“九黃”旅游勝地中,因2008年的地震,四川人民為了牢記當時全國人民對其幫助,由四川各個少數民族演員穿著自己民族的服飾演繹了“天災無情人有情”的感人故事。這是一種大愛的傳遞,表達了四川省各個少數民族對全國人民感謝之意;在“九黃”旅游線路中還有一些當地少數民族開的店鋪,這些店鋪里賣的都是當地少數民族居民比較喜愛的小商品,比如牛角梳、銀飾品、銀碗、銀筷子之類的小物件,方便攜帶,因其民族味道濃重,還可以帶回家送給親朋好友,特別受各地游客的喜歡,這次旅游產品每天的銷售量都很高,可以有效的提升我旅游產業鏈的經濟收益,又可以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旅游文化載體定位有助于開發旅游產品文化主題旅游文化作為旅游產品開發與銷售的載體,對旅游文化產業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產品進行有效開發時,必須要將具有當地特色的創新意識融入旅游產品中,是為了更好的展現當地民俗文化并且將其轉變成為旅游文化產業的一種模式,再利用這種模式將尋找商機通過各種形式將其轉變成為不同的旅游產品[3]。旅游產品之所以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旅游產品可以代表當地的民俗與當地文化內涵能夠將當地傳統文化以一種較為直接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還是展現將當地的人文風情的展示和傳播,大多數的旅游產品都是以一種較為立體的形式、較為鮮明的顏色、較為豐富的文化內涵深受人們的喜愛,并且所以廣泛的傳播。旅游產品主要有與當地民俗演變有關的書籍、各類影像制品、包含著各種寓意的藝術品等。因此,采用科學的方式對旅游文化載體進行定位有助于在開發旅游產品時將旅游文化產業的民俗文化主題展示給所有來此地旅游的游客,以此種方法形成各地的旅游品牌。比如:在云南大理發展旅游業行業的過程中,“天龍八部城”無疑是一個旅行的好去處,大部分人到了大理都會去天龍八部體驗一下電視劇里的感覺,看一看電視劇中提到的情花到底長什么樣子,在天龍八部城內還舉辦拋繡球與娶親的真人表演,仿佛真的偶遇娶親對伍。漫步在天龍八部城內,路旁的酒家、鐵匠鋪子、繡房內還有一些高仿的人偶,仿佛有真的活在劇中的錯覺。這時一位身著當地民族服飾的小姑娘將間茶館絕對是一種享受。這樣的旅游產品才是一種高品質的、讓人流連忘返的旅游產品;我國擁有56個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能歌善舞,在《印象麗江》中的完美打造使人賞心悅目。利用旅游文化載體通過歌舞的形式將我國的綜合文化資源展現在人們面前。因此,我國各地的少數民族地區內的旅游企業,可以精心選擇具有鮮明民族特色、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的旅游資源當作旅游行業的載體,少數民族地區資源生態的生活環境能夠為旅游產品的進一步開發提供各類資源。少數民族地區可以就地取材,能夠為旅游產品的開發節省大量的成本。比如:發展旅游業比較早的云南省,在麗江有兩個“基諾族”的大型居住場所,其中一個已經成為了旅游勝地,在那里人們可以看到基諾族原生態的居住環境,他們獨特折戀愛觀與生活習慣,基諾族人民已經將自己的生活完全融入了旅游文化的產業鏈中,他們將自己族人共同制作具有好品質的茶葉烙上民族的烙印,賣給來自各地區的游客,為了能夠使這一旅游文化產業得到可持續性發展,還將購買地址與聯系方式留給游客,如果游客喜歡喝,還可以通過郵寄的方式進行售賣;還有在麗江古城中的玫瑰餅,在古城商業街中現場制作,免費品嘗,可以通過現場購買的方式,同樣也可以通過郵寄或是網店進行購買很方便,還增加了麗江古城中人們的經濟收入;麗江古城內的酒吧,也給麗江的夜晚增添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美;麗江古城中有一個處專屬于寄托情人之間美好愛情的地方,具說在這里掛上鎖兩個人的感情就可以獲得天長地久的永不變心,有些鎖下方還會帶有一小片木片,供情侶在上面寫上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深受情侶們的喜愛,這些都是當地發展優良的旅游產品。
(三)迎合游客心理加強文化審美與市場需求融合近些年,我國在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為了迎合游客對當地旅游情況的喜愛并想將其帶回家中的心理,不斷的將具有當地特色的產品進行開發作為旅游行業的附屬品以營售的方式銷售給游客,對這些旅游產品進行開展時,一定要掌握住當地的文化內涵[4]。只有將具有當地的文化特色的內涵表現在旅游產品中,才可以勾起游客的購買欲望,提升旅游行業的經濟收益,甚至還能引起游客的持續消費欲望,使旅游文化審美中核心價值得以體現,文化內涵可以和旅游行業中的統籌發展融合在一起,旅游文化產業使旅游產品更加富有當地民俗氣息,旅游產品在開發時,要與當地民族文化審美為主題,主要將當地民族特色體現在旅游產品中,通過旅游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將傳統和現代兩種文化特點展現在旅游產品中,迎合現代的游客對當地旅游風格喜愛的心理,增強市場對審美的需求。比如:在我國東北的地區的沈陽市內有很多的旅游文化產品,其中就包括“沈陽故宮”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又可以將其稱之為盛京皇宮,主要用的這座宮殿作為皇宮,沈陽故宮內許多的文化氣息濃郁,故宮內也有專屬于于自己的文化產品,如圣旨樣小冊子、各類小物件都比較受歡游客迎尤其是縮小比例的十王亭也可以叫其為八旗亭的小擺件或者是印有八旗亭的小物件;在夏季時期,很多人都喜歡去海邊避暑加旅游,海邊的旅游產品更加的豐富,無論是珊瑚還是珍珠都甚至是小貝殼都可以制作成為小的工藝品,還有一些海洋生物,有很多對人體都滋補的功效,很多游客都購買幾件帶回去;海邊還有很多的歷史故事,比如我國明末時期,有一名軍事家,誓死抵抗外敵入侵,并用紅衣大炮擊退敵軍,作為后人為了表彰袁崇煥將軍這種愛國精神與氣節,在興城火車站放置一尊袁將軍的雕像,并將其生平事跡展示在雕像邊,讓后人永遠記住他、緬懷他,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特別鐘情于這類具有人文氣息的旅游產品,既有愛國情懷,又能體現出現當地曾經發生過的真實事件,很有紀念意義。
五、結束語
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推動了旅游行業前進的腳步,旅游產品是旅游文化產業中重要組成部分。對旅游產品的研發可以提升旅游行業的經濟收益,因此加強對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力度必須從對旅游產品的研發開始,秉承發展傳統文化的精神,使我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內容以旅游產業發展的形式傳播到世界各地,帶去旅游產品的研發與銷售,促進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并可以提高旅游產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楊艷萍,邢娜,代道軍.新形勢下西安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問題探析[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4):206-207+209.
[2]姚戰琪,張玉靜.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進程、戰略目標及重點領域探討[J].學習與探索,2016(7):123-126.
[3]趙明.人類學視野下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以麗江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16(5):50-52.
[4]吳學群,楊治國.我國旅游文化效應及相關旅游產品的開發[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7(9):73-75.
[5]祁峰,周向陽,彭月玉,徐擁華.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文化發展融合發展研究——以景德鎮為例[J].知識經濟,2018(15):30-32.
[6]謝家明.文化創意視角下的旅游產品品牌戰略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8(6):51-52.
[7]趙慧.我國旅游文化產業競爭力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17(12):66-67+73.
[8]陳焱.關于旅游文化內涵挖掘與提升策略的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11):24.
作者:張銳 單位:眾信旅游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