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紅色文化資源在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融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們黨和國家在艱辛的革命戰爭年代和國家建設過程中不斷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及物質載體,具有時代性、民族性和傳承性。益陽市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本研究擬探討我市紅色文化資源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及實現途徑。
關鍵詞:益陽;紅色文化資源;高職院校;思政教育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一步普及,作為一所高職類醫學院校,我校生源素質高低不一。除此之外當今高校的大學生均為“00后”,這個階層的學生生長在中國經濟發展最為迅猛的時期,同時也是受各種思想文化互相激蕩和影響,尤其是隨著新媒體新技術(“微文化”“微信”“微博”等)的出現,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呈現多面性,表現為:思維相對比較活躍但缺少政治觀念、注重以自我為中心、意識到財富的重要性,重視科技的發展[1]。因此探尋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方法和對策顯得尤為必要。紅色文化作為一種與時俱進的意識形態,是“黨和國家在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所形成的實物實景及其所承載的精神”,具有“人、物、事、魂”四方面的內涵和載體[2],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進程的必要條件。紅色文化具有時代性、民族性和傳承性三個特性[3]。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雙肩挑人員,筆者就這兩年的研究工作,試述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意義及實施途徑。
一紅色文化資源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意義
(一)弘揚紅色文化能增強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00后”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主流是積極和充滿正能量的,但是也不可否認有部分學生缺乏責任感,表現為:(1)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不關心,對學校和班級活動缺乏熱情,“佛系”情結嚴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2)學習目標缺失。很多同學去圖書館學習的少,超市逛的多;體育鍛煉少,寢室呆的多;平時學習不努力,考前一個月搞突擊,學習不求優秀,及格萬歲。(3)職業生涯規劃不夠清晰。通過三年大專學習,就業定位與自身能力不匹配,或者是畢業后才規劃自己的職業,或是就業安排來自家庭的安排,而缺乏自己的主見。紅色文化資源作為活標本和活櫥窗,通過弘揚紅色文化讓學生知道革命戰爭年代和和平建設時期英雄人物的高尚情操和強大的人格魅力,學生從這些故事中吸取精神之鈣,補足能量之源。如通過參觀中國農工黨史教育基地周谷城故居,了解其出生年譜、專業領域成就、社會影響、與家鄉的故事,增強學生的社會擔當和激發學生努力學好專業知識的熱情。同時依靠學校主陣地,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如團日活動、情景劇等,使學生“不忘學醫初心,牢記救死扶傷使命”。
(二)弘揚紅色文化是高校發揮立德樹人作用的重要保障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大學生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起點。而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發揮重要作用。高校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教書育人和文化傳承,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各種思潮、文化相互交流、交匯和融合,可及時反映高校教育環境的健康狀況,但多年來高校存在重視專業教育而輕思想教育的狀況。在意識形態領域,新自由主義思潮、網絡民粹主義思潮、思潮和普世價值等各種思想思潮交互涌動,在意識形態領域均想取得話語權而競相發聲[4]。因此針對我們一所地區醫學高等院校來說,這就要求我們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挖掘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紅色文化所蘊涵的價值導向和力量的同時,也要結合我市紅色文化資源的特點宣講好葉紫和袁鑄仁的赴湯蹈火、殺身成仁的革命犧牲精神、高文華為革命兩度賣兒的在黨憂黨、在黨護黨精神、周谷城為黨治史的學術精神等紅色故事。用這些事跡去塑造當代大學生,牢牢把握意識形態的主動權和話語權,積極引導高校學生自覺做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三)弘揚紅色文化是高校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就要求我們熱愛黨和國家。而高校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年輕有活力,知識水平高,是實現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高校有部分學生不關心政治,缺少政治敏感性。由于大學生的自身閱歷以及心理成熟程度的局限,他們的愛國主義常表現出一定的偏激和非理性。除此之外,高校中還存有極少數受日本軍國主義影響極深的人,他們通過微博、公眾號等新媒體手段在互聯網一些歪曲歷史事實,侮辱和誹謗黨和國家,盡力粉飾日本侵華戰爭。這褻瀆了民族感情,嚴重影響了國家利益。因此我們要通過弘揚紅色文化。如通過參觀豐堆侖革命舊址,了解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革命工作者支持革命活動的偉大壯舉。如參觀葉紫故居,了解葉紫全家為了支持革命活動,一家四口遭反動派殺害。通過實地參考和考察紅色文化基地,學生們的靈魂得到觸動,對革命前輩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通過實地參觀參觀者真實地感受到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紅色精神,同時也體會到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機會,激勵他們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專業知識。
二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現場參觀,進行體驗式教育校外實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校外實踐具有新穎性,學生更易接受。益陽市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有中國革命先烈的故居和紀念館,如“廠窖慘案”紀念館、葉紫故居、會龍山曾士峨墓及泥江口曾士峨烈士紀念館、紅軍師長張子清紀念館;有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年代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所保留下來的實物載體,如“金家堤”黨支部、周谷城故居、周立波故居、豐堆侖革命舊址等。通過校外實踐,進行視覺刺激,參觀時講解員簡要介紹英雄人物生平、歷史背景、文物遺跡以及具有的時代意義,參觀后要求每位參觀者寫一篇感想,通過視覺刺激、知識講解和歷史人物還原提煉和升華自己的情感。
(二)以各種形式開展紅色文化活動教育,提升紅色文化育人活動成效得益于信息技術和信息化的發展,教育手段的智能化得到廣泛應用,人們之間的交流方式也逐漸發生改變。每月在班級舉辦一次以“紅色文化資源”為主題的團日活動。將每一個益陽市紅色文化點拍成15-20分鐘的視頻,然后通過“雨課堂”這種集微信與多媒體一體的智能化教學公眾平臺將微視頻發送到學生手機,可打開課堂彈幕,學生可參加自由討論,老師可在界面上互動回答問題。同時針對所播放視頻內容制作10個左右的選擇題,通過雨課堂手機端課堂測試,及時了解學生對紅色文化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或者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來我校進行紅色文化活動的主題講座或者參加紅色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各種形式開展的紅色文化,使學生領悟紅色文化所蘊含的紅色精神,成為紅色文化的傳承者。
(三)加強校園紅色文化建設以宣傳欄、動漫、雕像、展板等形式為學生呈現紅色文化資源的內涵與精神實質,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價值取向、構建科學的價值理念及擁有崇高的個人情懷,從而搶占學生意識形態領域的制高點。比如在學校顯著的建筑物如圖書館或者文化走廊進行宣傳。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開拓,力爭使益陽市內及郊區的紅色文化遺址及文物古跡成為我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校園紅色文化建設,潤物無聲,潛移默化把學生塑造成為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當代大學生。
結束語
在開展紅色文化資源旅游活動中我們也發現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紅色文化資源保護不夠,紀念館的檔次和質量還需進一步完善,紀念館的接待能力和周圍基礎設施還需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程亮明.當代大學生思想特點及行為規律研究[J].智庫時代,2019(8):71+73.
[2]韓玲,李正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如何講好“紅色故事”[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2):110-114.
[3]陳樹文,蔣永發.紅色文化在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中的價值與實現[J].思想教育研究,2017(1):85-87.
[4]王路坦.錯誤思潮沖擊下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時代境遇[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6-12.
作者:賀旭 周逢春 陳西玲 張惠軍 劉建成 單位: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