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層群眾文化發展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發揮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服務功能,為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提供物質保障。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是實現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統籌服務設施網絡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立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推動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整合基層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等設施,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各級政府要認真落實以上決議,加大地方財政支持力度,保障中央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配套落實到位。加強對“農村書屋”“基層文化工作站”等公共文化設施的日常管理,真正發揮其文化教化的功能。加強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完善面向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要以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為重點,加強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開展全民閱讀、全民健身活動,推動文化活動經常化。創新服務供給機制,采取政府購買、委托、補貼等方式,鼓勵和支持文化企業生產質優價廉的公共文化產品,對高雅藝術演出活動進行補貼,免費向低收入困難群體提供文化服務,切實保障廣大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第二,發揮大眾傳媒信息傳遞的功能,創新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方法和路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書報、廣播、電視等傳統的傳播媒介在群眾文化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廣泛的作用。但是,隨著寬帶網絡和家用電腦在廣大農村和社區得到普及,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就顯得尤為迫切,這就需要各級文化宣傳部門要加強和改進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唱響網絡思想文化主旋律。文化宣傳可以通過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市場企業積極參與主旋律文化作品的創作和研發。基層可通過開展社區文明網站創建和評比活動,充分發揮網站、論壇、貼吧、集群、微信公眾服務號等網絡平臺傳播信息、互動交流的功能,來進行群眾性文化教育宣傳,文化活動信息,組織群眾為文化活動開展建言獻策。只有文化建設與時俱進,真正開展一些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才能永葆群眾性文化活動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三,發揮基層組織文化創新的載體功能,發揮人民群眾文化創造主體作用。基層黨組織是凝聚黨員、凝聚人心的主陣地,是思想建設的主陣地。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村委會、居委會是人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組織,是基層文化活動開展的主要組織者。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為廣大群眾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者提供廣闊舞臺。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提高社區文化、村鎮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等建設水平,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積極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動平臺,依托重大節慶和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組織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支持群眾依法興辦文化團體,精心培育植根群眾、服務群眾的文化載體和文化樣式。及時總結來自群眾、生動鮮活的文化創新經驗,推廣大眾文化優秀成果,在全社會營造鼓勵文化創造的良好氛圍,讓蘊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創造活力得到充分發揮。通過開展群眾性文化創意征集活動,集中民智,發動民力,為基層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開展挖掘深厚的資源和人力稟賦。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是支撐一個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承載著文化強國戰略的重大使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在廣大群眾中弘揚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建設和諧社會、培育文明風尚意義深遠。文化強國宏偉目標的實現需要我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當地自然與歷史文化資源,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投身文化創新的高度熱情,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培養對走中國特色文化發展道路的責任擔當,堅定不移的走出一條基層文化建設的創新之路。
作者:趙金彪單位:河北省遷西縣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