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英語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活動越來越頻繁,我國與很多國家都有經濟、文化往來,英語成為跨文化交往中必要的溝通方式。本文首先針對中國和英國茶文化差異展開分析和研究,并著重論述了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運用大學英語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夠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西茶文化;大學英語;差異;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
我國的茶文化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從古至今備受國人推崇與世界贊譽。飲茶的習俗也是由來已久。最初,茶被作為一種高貴的飲品,只有皇家貴族才有資格飲用。后來在唐朝中期,隨著茶種類的增多,茶風盛行,茶這種飲品開始走入平常人家。經過幾千年歲月的洗禮,茶文化并沒有隨著歷史的變遷而消失,而是被一代又一代的愛茶之人傳承和發揚??梢哉f,我國的茶文化極其璀璨輝煌。相比之下,西方的茶文化歷史就較為短暫。并且在飲茶方面中西方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茶文化往來也越來越頻繁,本文就是從中西茶文化差異的角度談大學英語如何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1中西方茶文化差異性分析
1.1中國的茶文化
我國一直被譽為“茶的故鄉”,中國的飲茶風俗由來已久,巴蜀之地更是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通過對相關茶的歷史資料查找,發現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于巴蜀之地,并且在唐朝陸羽著作《茶經》之后,中國的茶文化開始逐漸形成?!恫杞洝分杏涊d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這句話表明茶最早出現在神農時期,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國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同時在不斷的發展和繼承中,我國的茶文化內容日益豐富,既包括茶道、茶德、茶藝,還包括茶詩、茶俗、茶的故事等等。我國人民之所以對茶備受推崇除了因為茶具有非常高的保健功能之外,還因為茶的特性溫和,符合中國人的性格特點,中國人就如同茶一樣,剛柔并濟,以溫和妥善的方式待人處事。我國有四大茶葉產區,茶的種類繁多,比較出名的茶的品種有西湖龍井、六安瓜片、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以及君山銀尖、信陽毛尖、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等。就飲茶習慣而言,中國人更喜歡飲用綠茶,尤其是在飯后特別喜歡沖泡一杯綠茶,放松心情。中國人飲茶更注重茶本身的味道,喜歡細品茶香,在中國愛茶之人常常約三五好友在工作之余一起去茶社或者茶館進行品茶,不僅溝通了感情,還放松了心理壓力。茶乃自然之物,吸取天地之靈氣在大自然中自由生長,品茶也拉進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很多愛茶之人常說,品茶就如同品人生,茶香由淡到濃,口感久久無法散去,就如同人生所經歷的不同階段一樣,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體驗,自然產生了不同的感受。
1.2英國茶文化
雖然與中國相比,英國的茶文化比較短暫,在十八世紀以前,在英國也只有貴族階級才能夠享用茶葉。在十八世紀之后,中國的茶葉出口到英國,英國開始興起飲茶的風氣。到現今為止,飲茶已經成為英國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英國每年茶葉的消費量已經遠遠超出中國。但是中國和英國對于茶葉種類的喜愛卻是存在極大差異的,中國人更加喜歡綠茶,追求茶本身的味道。而英國則更為喜愛紅茶。在英國紅茶通常用英語“BlackTea”表示,而不是“RedTea”,關于紅茶的英語解釋在英國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說大約在17世紀,英國人在我國福建廈門一帶收購紅茶,但是由于我國這種茶的茶色比較深,近于黑色,所以被英國人稱為“BlackTea”;第二種說法是紅茶在加工炮制的過程當中,其顏色會變得越來越深,隨后變成黑色,所以被稱為“BlackTea”。并且英國人的飲茶特點與中國人也是極其不同的,在中國茶不僅僅是一種物質享受,更是一種精神傳承,通過茶會、茶禮等活動,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審美能力、提升人的道德素養。
中國講究茶道,在泡茶時講究茶具、飲水,茶藝師泡茶的動作要規范優美,不僅要讓人享受茶藝表演所帶來的美感,還要使炮制出來的茶味道濃淡醇和、香氣綿長。而英國人在飲茶時喜歡在紅茶里加入牛奶或者加糖。還有的人加上橙片或者茉莉等制成所謂的伯爵紅茶、茉莉紅茶或者果醬紅茶、蜂蜜紅茶等。尤其是在18世紀,英國人相對比較重視早餐,反而對午餐比較忽略,同時他們進行晚餐的時間基本是晚上八點以后。由于早餐和晚餐時間間隔比較長,容易讓人產生饑餓的感覺。因此,英國人一般在下午四點鐘左右,進行下午茶。發展至今,下午茶已經逐漸成為一種風氣。隨著飲茶習慣在英國的逐漸普及,在一天的任何時間段他們都可以飲茶、如早茶、早餐茶、上午茶、午餐茶、午后茶、下午茶、睡前茶等。也正是由于英國人對飲茶的喜愛,他們的休息時間因此被稱為“TeaBreak”。由此可見,在英國茶不僅僅被作為一種飲品,更類似于一種飲食。目前,在英國的餐飲場所或者公共娛樂場所,都提供茶供應。特別是在英國的火車上,還準備茶籃,里面通常會放一些簡單的食品,如茶餅Scone,牛奶等,為旅客在午餐后提供茶供應。
2培養跨文化交往能力的重要意義
在跨文化交往中,英語被作為世界通用語言,是必須要學會的語言。茶葉具有上千年的歷史,形成了自成一系的茶文化,因此,想要無阻礙地展開跨文化交往,就必須對中西方的茶文化差異進行一定的了解,并且還要能夠準確運用英語對茶文化的相關內容進行流暢的表達,拉近交往距離,進行有效溝通。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語言不僅僅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更應該通過對語言的了解,了解一個國家的民族、歷史、文化。因此,為了培養跨文化交往能力,就需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尤其是在飲茶方面的文化差異,只有充分了解后,在交往的過程中才不會產生誤會,鬧出笑話。因此,作為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注重英語知識的講解,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跨文化交往能力。傳統的英語教學只是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而忽略實際的應用性。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在實際交往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問題,讓溝通交流更加順暢。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的茶葉貿易出口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但是由于茶葉貿易的特殊性以及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性,以茶文化為中心展開的跨國經濟貿易往來出現文化交際障礙。因此,如何根據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進行正常的英語溝通交往,保證貿易雙方合作的達成,成為跨文化交往合作中解決的問題。在大學英語課程中,針對中西茶文化差異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既符合大學英語的實用性要求,還滿足當今市場環境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3以中西方茶文化差異為例,淺談大學英語課程中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具體方法
3.1了解文化內涵,培養跨文化意識
從中西方茶文化對比之中,我們不難發現,由于生長環境不同、所處區域不同,各國之間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此,作為大學英語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英語專業詞匯和常用句型的時候,要注重引導學生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著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他們更應該是文化的傳播者。英語教師要善于運用對比方法,讓學生意識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意識形態,讓學生認清二者的區別,在以后的跨文化交往中盡量避免因為文化差異性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在新課改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將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融入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當中來,例如在講解茶文化的相關英語知識時,可以向學生介紹中國與西方國家不同的飲茶習慣、飲茶方式等。比如英國人最常喝的茶有兩種:一是紅茶,一是花草茶(HerbalTea)。泡法不像中國茶那么講究,口味也不像中國茶因不同品種而有不同味道。
3.2求同存異,尊重文化差異性
文化差異性是由于不同的群體所處的國家和地區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所進行的工作內容不同,形成的的一種不同思維方式的文化差異。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性,但是不存在好壞之分。作為一名大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不要固執的認為本民族的文化是優秀的,其他國家的文化是不值得學習的。教師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盡量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正確認知西方文化。這里以茶文化為例,英語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西方國家的茶道流程、茶藝手法以及茶會等,讓學生感受到文化交往的氛圍。同時,英語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了解更多語言背后隱藏的知識,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英語為什么將“紅茶”稱為“BlackTea”,引導學生去進行分析和探究。又如英語中有TeaTime一詞,指的就是占據英國人三分之一生命的飲茶時間。有上午茶(MorningTea),還有下午茶(AfternoonTea)。
3.3創新教學理念,注重文化知識培在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已經逐漸的進行了一些創新和改革,英語教師也開始意識到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弊端,不再以英語成績的高低論學生的好壞。大學英語教師除了對英語知識內容的鞏固之外,更加注重對文化知識的培養。文化知識的培養對于跨文化交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合理安排文化課程,茶文化也是英語文化中關鍵的組成要素。英語教師可以以茶文化為例進行文化知識講解,例如在講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性時,可以對比中國與西方不同的飲茶習慣:中國對于綠茶的喜愛,英國對于紅茶的推崇。另外,英語教師還應該重視文化體驗,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驗英語背后的文化,如帶領學生去參觀茶博物館或者去茶園,讓學生親身感受茶文化的魅力。英語教師也可以與學生針對中西方茶文化事例進行討論,讓學生欣賞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性,讓學生了解茶文化的深刻精神內涵,幫助學生增加文化知識儲備,為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3.4積極進行課堂互動,注重英語口語交流
對比在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中,最為重要的還是其時間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國大學英語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容易忽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這就導致許多學生的英語分數很高,但是卻無法與外國人進行正常的英語溝通與交流。為了鍛煉大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讓大學生能夠流利地與老外交談。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就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將學到的英語知識運用到交往中,而不是“啞巴英語”。例如,英語教師可以運用情景教學法,創設西方飲茶場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運用英語進行茶文化交流。在交流之后,對學生在交談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同時可以請外教給學生們分享和講解,這種教學方式十分有利于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4結論
綜上所述,為了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大學英語教師不僅僅需要讓學生掌握英語語言,還要讓學生對語言背后所隱藏的文化知識進行了解。本文以中西方茶文化差異為例,探究了在大學英語課程中,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具體方法,希望能夠讓學生的交際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明星.從中西茶文化差異看旅游英語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福建茶葉,2016(4):227-228.
[2]聞蔚.中西文化差異與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東南亞縱橫,2012(9):72-75.
[3]趙宇紅.高校英語文化教學及其變量研究[J].吉林建筑大學學報,2016(2):118-120.
[4]譚建慧,劉明東.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研究綜述[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6(2):123-125.
作者:王可 單位:成都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