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的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價值取向引導的現狀與構建進行深入的探究,指出體育教學中以體育素養培養為基礎進行正確價值取向引導的價值和意義。進而提出高校體育教學中加強價值取向引導的合理化建議,旨在提高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現代教學水平。
關鍵詞:體育素養;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價值取向
一、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價值取向分析
1.我國的高職院校專業體育課程存在價值性和生理性的價值取向
根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價值取向普遍存在價值性和生理性取向,學生進行體育課程學習都會選擇競技類體育項目或者滿足自身鍛煉需求的體育項目,進而形成了價值性和生理性的價值取向。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之后會面臨就業的問題,競技類體育項目能夠使學生掌握相關的競技技能,使學生在有關的競技比賽中獲得名次,競技技能能夠充分的反應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有利于學生在就業時能夠更加凸顯競爭力。而生理性價值取向能夠滿足學生進行自我身體鍛煉的需求,使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面對學習生活。[1]
2.我國的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工具性和功利性的價值取向
很多學校都會開設體育作為選修課程,而學生在進行課程選修時便會選擇體育課程,首先體育選修課程不會對學生產生特別大的學習壓力,學生能夠通過體育選修課滿足相關的學制要求,同時能夠通過體育課程了解一些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項目,有助于學生進行參加有關的社團活動或者社會活動,滿足自身的某些個人需要,使得公共體育課程成為學生的工具,能夠充分的體現其利用價值,形成了公共體育課程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具有工具性和功利性的體育課程學習,雖然也能夠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但是畢竟存在一些其他客觀因素作為基礎,一旦這些因素不存在了,便難以促使學生參加體育課程學習或者體育運動,學生沒有真正形成對于體育運動的愛好和體育運動的習慣,同時也沒有真正意識到體育運動對于自身身心健康、乃至人生的積極促進意義,自然難以實現體育綜合素養的教學目標要求。
二、構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正確價值取向的合理化建議
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目標是改變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來面對未來的就業崗位,體育教學課程不僅是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途徑,不僅是學生提升體育運動技能和體育素養的渠道,同時也奠定了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理念和態度,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價值取向應是提升學生體育素養的方向,在將體育教學改革價值取向問題轉化為學生體育素養培養問題的基礎上,在遵從了體育教育規律、人本發展規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的條件下,最終找出一條實現學生真正體育價值、提升學生生命意義的路徑。[2]
1.明確未來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的發展趨勢以及合理走向
隨著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等教學理念的提出,任何定位職業教育以及教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成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問題,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價值取向將是決定其教學目標是否實現的關鍵。新時期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價值取向應該是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主要教學內容,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逐漸培養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認知程度和認可程度,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對于體育運動或者體育活動的學習和參與興趣,培養學生樹立愛好體育的興趣愛好,進而逐漸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利用體育運動來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服務,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服務,使學生通過體育課程學習能夠具備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扎實的專業技能以及較強的專業應用能力,以滿足未來的就業崗位要求,將培養迎合社會發展需求的職業教育高素質人才作為最終的教學目標要求。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應當重視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綜合發展需求,同時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實現對體育運動精神的傳承和體育文化的弘揚,使學生的人文意識和體育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體育運動的多元化價值取向已經成為未來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
2.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需要正確處理“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的關系
人作為社會活動的主體,以人的發展需求作為核心價值取向已經成為很多行業發展的共識,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雖然重視突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主導地位,但是在其實施的過程中,仍然需要秉持職業教育的發展理念,以社會就業需求為教育引導方向,學生為主導和就業需求為主導兩者表面上是矛盾的,但是在實質上卻是相通的,學生也是未來社會就業活動的參與者,只是社會就業活動并不是學生生活的唯一內容,體育教育不僅要為學生的就業需求服務,更要為學生的人生健康理念服務,體育課程教學改革需要明確提升學生體育素養的教學目標,進而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了主動參與的學習模式,同時化解了“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之間表面化的矛盾關系。
3.高職院校建立多元化的體育課程教育,發揮課程教學內容對于學生體育價值取向的引導作用
體育課程的價值取向可以體現在兩個主要方面,即科學價值取向和人文取向,高職院校可以開展多元化的體育課程教育,發揮課程教學內容對學生體育價值的引導作用。從科學價值取向而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需求以及現在社會的流行趨勢,開展體育舞蹈、健身等多樣的課程教育來豐富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現代的大學生受社會的發展趨勢影響,思維和認知方式都更加多元,同時也出現多元化的學習需求,使學生能夠在體育課程肥胖者實現減肥、體弱者實現健身的多種需求,同時通過循序漸進的體育活動的開展,使學生能夠客觀認識到體育運動對于自身健康的促進意義,能夠使學生逐漸建立進行體育運動的生活習慣,不是為了課程學習的需要,而是能夠為了自身的生命健康而進行體育運動,將興趣愛好成為體育課程學習的唯一動力,這種動力源的純粹性,更有利于課程教育目標的實現。[3]從人文取向而言,體育課程的多樣性能夠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進行課程學習,通過體育運動的開展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身心的愉悅,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逐漸形成積極樂觀的心理素質特點,形成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意識,同時還能夠通過多元化的體育課程內容,使學生能夠對體育精神有更為深入的了解,使體育文化能夠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從這兩個方面而言,多元化的體育教學內容能夠發揮對于學生體育價值取向的引導作用,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提升自身體育素養的過程,體育素養的積淀無形中成為學生體育課程價值取向形成的基礎。[4]
三、體育素養培養為基礎進行正確價值取向引導體育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體育素養的培養過程無形中便形成了體育價值取向形成的引導過程,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需要讓學生能夠認識到體育運動的科學意義,能夠體會到體育運動的體育精神和人文精神,使學生能夠樹立良好的體育運動態度和體育運動習慣,還能夠在興趣愛好的引導之下,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相關的體育活動,將自身具備良好的體育意識,學生具備良好的體育素養便同時形成了良好的體育行為方式,進而實現了學生體育課程價值取向的影響和引導過程,而學生良好的體育課程價值取向,也會成為學生體育素養服務其一生的體育運動觀念。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價值取向引導構建過程,便是對學生逐漸進行體育素養的培養過程,體育素養不僅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理念,同時能夠影響學生的個人綜合核心素養,影響其個人職業素養,實現高職教育的教學目標要求。
參考文獻:
[1]湯勤華.影響高職學生體育價值取向的若干因素[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1):52-53.
[2]羅京川,黃雋,張旭鵬,等.反思與突圍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適應性發展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1-3.
[3]李長振,趙彥龍,黃燕娥,等.高職院校學生體育參與價值取向調研--以廣東青年職業學院為例[J].廣東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5(1):67-69.
[4]李雄杰.創新創業背景下的高職課程改革[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3):35-40.
[5]秦樟連.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實用性體育教學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1):162-163.
作者:顧齊洲 單位: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