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理課程價值取向與教師教育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物理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也是高考的重要組成科目,學生物理成績的好壞會直接影響理科綜合成績,因此高中物理的學習極為重要。如今,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浙江省率先實行新高考方案,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明確地提出能滿足學生終生學習和全面發展,培養高素質綜合性人才的教學目標。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再討論了新高考方案下高中物理課程的價值取向問題;接著闡述了新高考方案下高中物理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最后著重分析了新高考方案下的物理教師教育模式,并針對一系列問題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
新高考;高中物理;課程價值取向;物理教師教育
高中物理是學生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不僅是因為它是組成高考的重要科目,還因為它應用范圍的廣泛。物理知識不僅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還能應用于生產中,因此學好物理課程不僅可以實現個人的目標的意義,還對社會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新方案的實施,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一、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一)缺乏優秀的師資力量目前,高中物理教師中存在一個現象:首先,有一部分優秀的物理教師,在普通高中教學幾年后,便選擇了去更好的學校,因此導致普通高中的青年物理教師較多。其次,由于青年物理教師大部分都是剛畢業或是剛參加工作的教師,由于沒有經驗、缺乏指導,因此其教學素養不高;再者,還有一部分剛剛上任的教師缺乏責任心和工作的積極性,不懂得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另外,部分物理教師本身的知識面比較狹窄,其教學水平不能適應于新課程提出的教學目標。
(二)對新高考的理解不夠深入新方案實行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相結合,而學考與高考選考無論在考試范圍還是考試要求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另外,高校招生制度也面臨改革,自主招生和三位一體的招生范圍不斷擴大,特別是國內知名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其考試范圍比高考選考更大,要求也更高。目前,多數物理教師對這種新方案理解不夠深入。例如:雖然有一部分教師參加了省市組織的新高考培訓,但是這一部分教師并沒有在培訓中領會到新方案下的教學理念和觀點,依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
二、新高考方案下高中物理課程價值取向
新高考方案下,浙江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委員會制訂了《浙江省普通高中物理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教學指導意見),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框架內,對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即要求教師將教學內容與真實社會有機結合,實現“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首先,高中物理新課程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其次,高中物理新課程強調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探索和實驗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物理歷史進行探索,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新高考方案下的物理教師教育模式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首先,新高考方案下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實施新課程教學模式的標準,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引導性,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在探究性互動、合作互動、綜合互動中進行學習。
(二)角色和行為的轉變新高考方案下課程改革不僅改變了學生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教師的生活,最顯著的特點是學會做學生人生的規劃者。為了實現新課程提出的目標,高中物理教師首先進行角色的改變: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做教育教學中的研究者、做課程的開發和建設者、做開放性的教師;再者教師在行為上也要發生轉變:首先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學習、進行自我反思、總結,不斷提升自身教學素養、與學生家長及其他教師建立溝通和配合的聯系。
(三)引導方式的轉變新高考方案下課程物理教學中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實踐能力。
(四)開發課程資源物理教材只是一個簡單的載體,而對于新高考方案下課程改革強調的開放式教學,物理教材不再是物理課程資源的位移內容了,因此為了適應新高考方案下課程下的物理教學,教師需要從各個渠道開發資源來豐富課堂。例如:教師可以選擇網絡的渠道,選擇比較有趣味的課題,再與教材進行有機結合來豐富課堂。
(五)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輔助工具已經慢慢的退出了課堂,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信息技術。因此教師要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才能有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化解物理教學中的難點。
四、討論和建議
新高考方案下課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學目標,不僅對學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對物理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根據目前的現狀來看,高中物理教學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導致物理教學質量較差,因此針對新高考方案下課程物理取向,教師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教學模式的轉變,才能適應于改革中對物理教學提出的標準,進而培養挖掘出學生的內在潛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性素養。
【參考文獻】
[1]楊柳.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師能力轉變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
[2]楊帆.面對新課程改革,高中物理教師之思考[J].劍南文學,2009(8):14-14
[3]母小勇.教師的作用:實現文化科學的有效轉換[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10)
[4]曹金元,母小勇.論物理教學過程中兩次轉換的能力[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3(2)
作者:林為塘 單位:溫州市第八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