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人道主義社會工作的價值取向范文

人道主義社會工作的價值取向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道主義社會工作的價值取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人道主義社會工作的價值取向

【摘要】

作為西方社會工作價值觀基礎的人道主義價值觀在其發展過程中內涵不斷豐富,并與社會工作價值觀形成了很強的契合性從而在社會工作價值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國本土社會工作實踐中,人道主義的社會工作價值取向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人道主義;社會工作;價值取向

社會工作價值觀是社會工作的靈魂,社會工作在其發展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社會工作價值體系指導社會工作日益專業化和人性化。在社會工作價值體系形成的過程中,人道主義價值觀為西方社會工作價值觀奠定了深厚的基礎,社會工作的價值觀中處處閃爍著人道主義的光芒,無論在傳統還是現代、西方和中國的社會工作實踐中,人道主義始終是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因此解讀人道主義的社會工作價值取向對于我們認識社會工作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一、人道主義價值觀的內涵

人道主義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定義應當是:愛護人的生命,關懷人的幸福,尊重人的人格權利、價值與尊嚴的一種思想體系和精神系統;其狹義的定義則是:濟貧助弱、救死扶傷的人倫道德準則。作為一種哲學理念的人道主義有如下組成部分:第一,哲學上的人本主義,它是以人為本位的,而不是以神或別的什么為本位;第二,經濟上的自由主義,人道主義是自由經濟發展的思想基礎;第三,政治上的民主主義,是民主政治發展的理論基礎;第四,倫理上的人道主義,承認人與生俱來的一切權利,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全部權利。[1]46在人類社會思想史上,人道主義始終是思想家們探討的熱點議題。人道主義淵源于古希臘,發端15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發展至十七、十八世紀的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人道主義理念,再到十九世紀費爾巴哈哲學意義上的人道主義學說,直至20世紀的哲學人道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思潮。雖然各種人道主義思想紛繁蕪雜,但它們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人道主義的基本思想主要表現為以下三類基本命題:第一,“人是人”、“人是人的最高本質”、“我是誰?我是人”、“我們都是人”、“僅僅把人當人看”;第二,“為了人”、“人是人的最高價值”、“人是人的最高目的”、“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第三,“愛人”“、尊重人”“、關心人”。[2]這三類命題中,第一類命題表現的是人道主義對人是什么的基本看法,第二類命題表現的是人道主義的基本的價值觀念,第三類命題表現的是人道主義處理人與人關系的基本的倫理道德原則。以上三類命題中,第一類命題是最基本的命題,最能體現人道主義的思想核心,其他兩類命題是從第一類命題中派生的。總之,人道主義思想在其發展過程中內涵不斷豐富,在現代社會當中,人道主義不僅成為新興的道德倫理原則,而且也逐漸成為深遠的歷史觀、博大的世界觀、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價值觀。

二、人道主義價值觀與社會工作價值觀的契合性

人道主義是西方社會工作價值的基礎,如上分析,人道主義價值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尊重人的價值、滿足人的需要、關心和愛護每一個人。而社會工作是以利他主義為指導,以科學的知識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的助人自助活動。[3]有學者認為,社會工作價值觀包括三個層面:作為助人活動的價值取向、作為一種專業的價值取向和作為一種制度的價值取向。社會工作這三個層面的價值觀與人道主義價值觀的基本思想具有很強的契合性,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作為助人活動的社會工作價值取向中的人道主義思想作為助人活動的價值取向包括尊重人的價值和滿足人的需要兩大類,這兩種取向體現了人道主義的基本思想。1.尊重人的價值。社會工作通過兩個方面實現對人的價值的尊重:一方面,社會工作強調和重視對人的價值的承認和肯定。這一理念在最基本層次上體現為對人作為一種存在本身的價值即對生命的價值的承認和肯定而不考慮其創造價值的大小和滿足需求的能力,尤其表現為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它還承認每一個人都有創造價值和滿足需要的能力,這種能力無貴賤之分。社會工作對人的價值的肯定和承認充分體現了人道主義對人的看法,即“僅把人當人看”“人是人的最高價值”“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另一方面,社會工作通過個案工作、團體工作、社區工作等助人活動幫助人們排除價值實現過程中的障礙和困難,形成實現自身價值的條件,達到尊重人的價值的目的。[4]強調通過實踐尊重人的價值,而這種尊重不僅體現了人道主義“關懷人”“愛護人”“幫助人”的理念,而且只有在人道主義理念的支持下,社會工作尊重人的價值的實踐才可以長久。總之,尊重人的價值不僅是人道主義的基本思想也是社會工作助人活動的價值取向,并且,尊重人的價值社會工作理念和實踐中都閃爍著人道主義的光芒。2.滿足人的需要。在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里,人的需要既是社會產生出來的,而且人的需要的滿足和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滿足人的需要也是社會工作存在和發展的條件和動力。這一價值取向充分體現對人的需要的承認和其社會功能的充分肯定。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看出,這一價值取向與人道主義強調承認人與生俱來的一切權利,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全部權利的思想是不謀而合的,并且人的需要是與人本身是一體的,對人的需要的承認和滿足充分體現了人道主義“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位”的中心思想,尤其需要強調的是,社會工作尤其重視弱勢群體需要的滿足,幫助他們發掘潛能,這一理念與人道主義濟貧扶弱的倫理準則是高度契合的。

(二)作為一種專業的社會工作價值取向中的人道主義理念作為一種專業的社會工作價值取向表現為指導社會工作實踐的個別化原則、接納原則、民主自決原則和職業道德原則,人道主義既是這些原則存在的一個重要基礎,同時踐行這些原則的過程也是對人道主義理念的彰顯。1.個別化原則和接納原則。個別化是一種分別逐一對待的方法,把每個人看作是不同的實體,給予不同的對待。個別化原則體現了社會工作對個人的尊重。[1]54其本質是對每個社會成員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個性的承認和尊重,它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尊重,它不僅承認人的普遍價值,更強調人的個性。接納是一種容忍的了解,包括接納案主的優點和缺點、積極和消極的情緒、建設性和破壞性的態度及行為。接納意味著對案主的接受、相信和尊重,但不是對案主的意愿、價值判斷和主觀要求全盤接受。[4]這一原則強調社會工作者要以工作對象為中心,把服務對象的所有特征當作一種客觀現象接受而不去評判其對錯。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個別化原則和接納原則中彰顯了人道主義“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的內涵,并對人道主義“尊重人的人格權利、價值和尊嚴”的思想的進一步深化,更強調尊重人的個性、接受人的缺點。2.民主自決原則。民主自決就是社會工作的對象對面臨的問題進行民主協商,自我決定。社會工作應當承認和尊重案主有自我選擇和自我決定的權利和需要。[4]但是案主的自決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案主絕對清醒,有自決的意志和能力;二是自決的方向和后果對案主絕對無害。[1]54在這兩個前提下,尊重案主的自決權,就是尊重案主的自由人權。自由人權是人的一項基本權利,爭取人權、促進人的主體意識的覺醒是人道主義運動的核心,人道主義思想傳承的歷史也就是自由、民主平等發展的歷史。因此,社會工作民主自決的價值取向的形成與人道主義思想和運動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在宏觀意義上來說,民主自決原則也是全社會范圍內民主政治發展的一個微觀體現,而人道主義也是民主政治發展的理論基礎。3.職業道德原則。每種職業都有其應該遵循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指導從事這一職業的群體行動的原則。人道主義是很多職業應該遵守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社會工作是以人為對象的職業,人道主義本身就是社會工作職業道德原則的應有之義。在社會工作的職業道德體系當中,尤其強調社會工作者對當事人的倫理責任,包括案主利益的首要性、案主的權利和特權、私密和隱私,這些倫理原則處處彰顯著人道主義對人的尊重、對人的權利的認可的基本理念。因此,人道主義是社會工作職業道德的首要基礎,社會工作的職業道德體系當中,人道主義思想得到充分體現。

(三)作為一種制度的社會工作價值取向中的人道主義價值觀社會工作作為一種社會福利制度,其基本價值取向主要有秩序、正義、效益三種原則。[4]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一種制度的社會工作實現社會秩序、社會正義和社會效益的方式是與其他制度有所不同的,它強調的是以人為中心、以服務為主要方式實現這三種社會價值的。而人道主義在宏觀上也是自由主義經濟和民主的社會政治的理論基礎。因此,人道主義與作為制度的社會工作的價值取向在宏觀層面也形成了高度契合性。1.秩序原則。秩序是制度性社會工作的基礎價值,是連接其他價值的中介,社會工作的其他所有價值都是以秩序價值作為基礎,并建立在秩序價值的實現上。秩序還是制度性社會工作的傳統價值。帶有社會工作性質的社會福利制度建立的目的正是為了維持社會秩序。維持社會秩序的方式和制度有多種,例如法律,社會工作制度的特點就在于其通過提供服務滿足社會成員的需求來維持社會的秩序,它強調服務而不是管理或控制,把人的需要的滿足作為形成良好社會秩序的基礎,這一原則充分肯定了人的價值、承認人的需要的合理性和人的權利的合法性,這些與人道主義價值理念是高度一致的。2.正義原則。社會正義既是社會工作制度產生的動力之一,也是社會工作永恒的價值追求。社會工作作為一種社會福利制度致力于減少乃至消除社會分配領域中的身份差別,實現社會平等,正是對不合理社會分配差異和地位差異規則的矯正和對人類正義的有力匡扶。夏學鑾認為,沒有正義的財富是強盜的財富,沒有文化的文明是愚昧的文明,沒有人文精神的高科技是野蠻的高科技,社會工作就是使我們人類社會充滿正義,充滿文化和充滿人文精神的一面旗幟。[5]由此可見,社會工作對正義的追求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得所有社會成員能夠公平地享受社會的財富、能夠共同幸福的生活,這是人類社會的終極追求,而這些也正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社會價值的認可和承認每一個人都有幸福生活的權利的人道主義觀念的大力彰顯,尤其是對救貧扶弱的的人道主義倫理原則的最切實的實踐。3.效益原則。效益原則表明社會工作應該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以滿足人的效益需求。社會工作的效益價值表現為經濟效益的間接增加和社會效益的直接獲得,使有限的社會資源產生更多的效益是社會工作的追求。社會工作對效益的追求和自由主義經濟對經濟效益的追求和民主的政治制度對社會效益的追求是高度一致的,而如上文分析,人道主義是自由主義發展和民主政治制度的運行的理論基礎,在此種意義上來說,人道主義是社會工作效益選擇的理論基礎之一。綜上所述,人道主義價值觀與社會工作三個層面的價值取向之間形成了高度契合性,人道主義價值觀既是社會工作價值體系形成的理論基礎,也是社會工作價值實踐過程中彰顯的重要價值理念之一,因此,有學者認為,社會工作發展的過程是人道主義對人的關注的體現,人道主義促進了社會工作的產生發展,社會工作由此在社會工作價值體系中具有奠基性的重要作用。

三、人道主義價值觀與我國社會工作實踐

人道主義思想在我國社會思想史上源遠流長,是自古至今都提倡和重視的價值理念之一,只是因時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內涵,當代我國社會中的人道主義價值觀念來源于馬克思主義的人道主義學說即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思想。在我國,人道主義價值觀同樣是我國社會工作得以發展的推動力和價值基礎之一,無論傳統還是日趨專業化的社會工作實踐都體現了人道主義的基本觀念,并且,人道主義的價值觀將繼續指導我國社會工作在本土化和專業化的道路上前行。

(一)以民政工作為中心的社會工作實踐對人道主義價值觀的彰顯解決“”積累的問題和體制改革產生的矛盾是社會工作在我國產生的源動力,對由于體制改革而產生的大批弱勢群體如下崗職工的需要的回應是社會工作的最直接的原因。在發展服務回應社會需要的過程中,民政部門率先提出和運用了社會工作的概念,積極推進民政干部的社會工作培訓。雖然我國社會工作今年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不僅許多政府部門引進了社會工作的理念,而且專業的社會工作機構也開始出現,在短期內,我國社會工作的實踐仍然是以民政工作為中心的,民政工作一直是我國傳統社會工作實踐的中心。而眾所周知,我國的民政工作的基本理念是“救貧扶弱”,重心在于對弱勢群體的救濟和幫助,通過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社會成員在缺乏獲取資源能力的時候為社會成員提供幫助,具有明顯的社會救助性質。因此,我國民政工作的性質與人道主義的理念本質是一致的,都強調尊重人的價值、愛護人的生命、關懷人的幸福,民政工作尤其彰顯了濟貧救弱、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理念。

(二)人道主義價值觀對社會工作轉型的推動社會工作從傳統向現代轉型是社會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我國社會工作向專業化、本土化方向轉變的過程中的重要事件是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科學發展觀中核心地位的確立。構建和諧社會目標的確立呼吁了專業化的社會工作在我國社會的發展,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要求,并建立了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考試制度和職業水平評價標準,這是我國社會工作轉型的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事件,自此,專業化的社會工作在我國轟轟烈烈地發展起來。因此,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以人為本”理念的強調是推動我國社會工作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而如果我們通過比較分析可以發現,構建和諧社會強調社會中人與人的和諧相處、相互關心和愛護,這正體現了人道主義“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的處理人與人關系的倫理原則;而“以人為本”的理念則是人道主義最基本的含義。“人道主義是‘關于人的尊嚴、價值、權利、本性和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的理論’。”[6]

以此看來,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對人的尊嚴、價值和本性的彰顯,而構建和諧社會的本質是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良性發展,二者都充滿了人道主義的味道。所以,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對于社會工作向專業化方向轉型的推動的本質是人道主義價值觀對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的推動。此外,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社會提倡的人道主義價值觀是將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學說中國化的結構,它是不同于西方哲學潮流中的人道主義學說,因此,在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理念的指導下,我國的社會工作在向專業化轉型的過程中必然會表現出與西方社會工作不同的特點,這即是我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過程。總之,整個社會對人道主義價值的強調和重視將會促進我國社會工作向專業化和本土化兩個方向轉型。

[參考文獻]

[1]王思斌.社會工作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陳樞卉.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D].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6.

[3]蔣榮華.從社會控制到人道主義—社會工作價值觀的轉型[J].社會,2004,(11):34.

[4]徐道穩.論社會工作的價值取向[J].求索,2002,(06).

[5]夏學鑾.論社會工作的內涵和外延[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02).

[6]劉佩弦.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辭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19.

作者:周芳名 單位:重慶市委黨校萬州分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久青草视频在线播放| www.kkbokk.com|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巨龙肉色透明水晶丝袜校花|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69| 久久香蕉国产视频| 99爱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欧美巨大精品videos| 怡红院亚洲怡红院首页|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热久久国产精品| 成视频年人黄网站免费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澡| 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 日本a免费观看|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76|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亚洲国产视频一区| aa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日本欧美大码aⅴ在线播放| 国产真实乱偷人视频|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x8x8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麻豆入口|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在线播放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