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健美操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各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水平普遍偏低,建構主義傳入中國后,改變了這一現狀,該理論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利用可能的資源去支持學,且最終目標是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而并非簡單地完成教學目標。本文結合實際案例,圍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及其在健美操教學訓練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
健美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現代教育技術
1.引言
1999年之前,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影響下,國內教育主要采取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去塑造學生,而學生則比較被動。顯然,該模式有著很大弊端,以至于傳統教育水平偏低,不能滿足新時代教育發展要求。建構主義傳入中國后,改變了這一現狀,該理論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利用可能的資源去支持學,且最終目標是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而并非簡單地完成教學目標。自此以后,素質教育全面推行,健美操作為體育專業的一項重要課程,在教學中也應符合這一要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什么是建構主義
要想深刻理解建構主義,可先了解兒童認知發展理論。現代教育認為,兒童階段的教育對其今后人生有著重大影響,其認知學習的過程是有規律可循的。按照建構主義觀點,學習是學習主體在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下基于已有知識完成意義建構的過程,學習主體的主動性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關鍵,而并非傳統教育中所提倡的知識完全由教師傳授才能獲得。除了教師傳授,學生可通過彼此交流,或者利用其他資源,豐富自身知識結構,即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輔助作用。由于知識是在特定社會文化中,通過彼此間的交流,或借助其他形式完成意義建構之后所獲取的,所以建構主義有了以下四大要素:第一,情境。這與現代教育中強調的情境大致相同,需要教師創設相應的情境,幫助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獲得新知識;第二,會話,也可叫做交流,包括學生之間交流分享,師生之間互動商討,最終目的是完成意義建構。一般來說,除了對話形式,寫作也屬于這一過程;第三,協作。即學生應有的協商意識,一是自我協商,通過內省和自身思考得出判斷;二是相互協商,多指與其他人的交流商討。整個學習過程都離不開協作,包括對話交流,搜集資料,自我反饋等。第四,意義建構,這是教學的最終目標,即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知識,發現事物間的內在聯系。
3.建構主義和健美操教學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現代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并非偶然,而是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結果,也是提高健美操教學水平的重要因素。下面分三點對該理論在健美操教學訓練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進行論述:
3.1實踐平臺的拓展21世紀以來,計算機和網絡迅速普及,在各個行業都有著廣泛應用,教育也不例外,新時代教育的一大亮點就是多媒體和網絡的應用。這也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實現創造了新的實踐平臺,目前課堂上有種應用較多的教學方法,即情境教學法,是指通過創設情境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知識。此處的情境大多數情況下是靠多媒體實現的,比如播放健美操訓練視頻、模擬動作等。隨著多媒體、通訊網絡的進一步普及,健美操教學逐漸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理論體系,使得理論知識更加豐富。同時,教學資源更多,學生完全可以在課外,自行在網上搜索下載相關資料,或通過其他渠道與他人交流,分享心得,最終通過自身思考化作內在的知識。當前教育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現代教育技術無疑在這方面有著巨大優勢,對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創新能力大有裨益。
3.2信息素養的提高在當前信息化時代,高校已基本實現了信息化教學,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掌握足夠的信息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質,才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教學提供更多幫助。尤其對學生而言,網絡已經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很容易接受此類新生事物。從建構主義角度來看,學習者是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和外界交流互動來獲取新知識的,所以信息素養的提高可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學習內容,并能夠進行自我指導。如今,各高校大都開設有計算機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能,強化其信息意識。
3.3健美操自身特點建構主義之所以在健美操學習訓練中可行,與健美操自身特點也有很大聯系。首先來說,健美操動感極強,具有明顯的節奏和韻律美,能夠給人一種健康向上的感覺,對鍛煉身體素質和心理情緒都十分有效。從動作方面來看,健美操既有現代舞蹈技巧,又有競技體操動作,可供觀賞。通常一套完整的健美操是由若干動作組成,而每個動作的用力方法、方向都不同,甚至出現有反復的動作,但健美操又極其連貫,以至于在教學中,學生很難把握住全部細節,增加了教學難度。多媒體的應用,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不但具有圖片、文字、音視頻、動畫分解等多種形式,而且還能把一些復雜動作逐步分解,幫助學生加強記憶。其次,健美操又可分為單人操、雙人操、多人操,也有以健身為目的,或以競技為目的。在鍛煉或比賽過程中,健美操可以明顯的體現出美學、力學,在背景音樂中,學生的姿態和動作都要和音樂節奏相協調,才能展現出健美操的魅力。這就對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自己熟練掌握動作技巧,還要與教師、其他學生積極交流,從而提高自身水平。最后,健美操是力與美的結合,且動作具有自然、連貫、多變的特點,需要做到聲形融合。入門并不難,難的是如何精學,學生需要在掌握基礎技巧后,深入探索。現代教育技術則為其提供了諸多方便,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內容,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學,進而完成意義建構。
4.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健美操教學訓練中的應用
4.1以學生為中心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礎上,現代教育逐漸探索出了相應的教學模式,即“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輔助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完成學習目標”的模式。可見,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學習的促進者,學生才是課堂主體,教材知識是其建構意義的對象,不再單純地由教師灌輸。媒體也逐漸由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過渡為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探究的重要工具。這與傳統教學理論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現代素質教便是建立在該理論體系上的,大量實踐證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才能真正促進學,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新實踐能力,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
4.2創設教學情境能否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教學情景,對教學效果影響很大,所以教師應當熟悉健美操的特點,可提前從網上下載相關視頻、圖片、音樂等資料,例如比賽視頻、教學分解等,吸引學生興趣,并能夠令其掌握動作要領。另外,教學情境只是作為一種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而不是教學最終目的,因此必須與學習主題相關,而且要引導學生合理地確立目標。在實現目標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應當及時解決。
5.實際案例分析
5.1實際調查選取某高校健美操女生200名,平均分為兩組,實驗組實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模式。調查時間為12個月,圍繞動作技巧、專業素質、學習態度展開分析。最終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各項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當前健美操學習訓練中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模式。
5.2結果分析
5.2.1從動作技巧來看,主要有兩點:一是動作是否滿足規范,健美操作為一項流行運動,要求動作規范無誤,同時具有美感和觀賞性,更應該符合人體運動規律;二是創編技術,即如何編寫單個動作,并組合成套,主要是體現學生的個性和風格。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主要作為模仿對象存在,要求學生跟著其動作去做,忽視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特別是在動作創編方面,更多體現的是教師個人意志,創新不足。建構主義則不同,不但學習資源更為豐富,而且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積極性高,更容易掌握。
5.2.2從專業素質來看,主要包括理論基礎、樂理知識、身體素質三點。傳統教學形式中理論知識和樂理知識的傳授通常以純理論課的形式出現,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聽起來比較抽象,不便于與實踐結合。建構主義指導下的健美操理論教學采取分段教學的形式,即在實踐課的開始部分傳授與實踐課相關的理論知識,如實踐課學習無沖擊力、低沖擊力、高沖擊力動作時,則在開始部分講解健美操的音樂特點,然后配合簡單的動作讓學生體會。這樣大大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并為日后自編操健美操奠定基礎。此外,從學習態度來看,對學習水平影響極為明顯,傳統教學中教師過多地關注教學任務的完成,對教學方法的研究相對較多,對學生的情緒反應關注較少。建構主義理論下的健美操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在注意教學方法的同時,注重教學程序和情景創設的研究,增設了師生“互動”的內容,使學生成為知識的構建者和學習的主人,自然表現出積極的學習態度。
6.結束語
傳統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教育的需求,弊端日益明顯,長期如此,對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為此有必要引進并發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將其用于各高校健美操訓練中,可以打破過去的陳舊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不管是在學習態度上,還是在動作技巧掌握上,都有了明顯進步。
參考文獻:
[1]徐雙玉,李昕.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健美操教學訓練中的應用改革[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22(08):109-110.
[2]周舟.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時代,2014,25(02):144-145.
[3]李德華.高校健美操教學訓練一體化模式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22(09):116-117.
[4]王春霞.拋錨式教學在健美操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2,25(02):107-108
[5]劉艷霞,王貴民.建構主義理論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健美操教學的實踐[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9,23(01):64-67
作者:朱巖 單位:廣東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