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文化育人的困境及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大學文化氛圍影響學子求是創新
大學文化是可以感知和體會的,貫穿于人才培養全程。我們走進一座優秀的大學校園,就能夠感受到大學的那種特殊氛圍。在校園中,我們能聽到書聲瑯瑯,看到干凈整潔的教室,欣賞美麗迷人的風景。比如,國內著名高等學府武漢大學,被譽為“世界最美麗的大學校園之一”,當我們走進武漢大學,能夠俯瞰珞珈山、東湖水,欣賞到一百多年前的建筑,走在櫻花大道上,看到無數的學子抱著書本,在花樹下安靜的閱讀,中外學子在此進行友好的交流。看到此情此景,難道我們還能夠不為所動嗎?這難道不是一所大學文化的體現嗎?高品質的大學文化具有熏陶和感召作用,能夠為校園創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學生的創新發展很有幫助。
(一)功利化辦學趨向現如今,有部分大學院校片面的追求各種榮譽和獎項,功利主義盛行,學風浮躁。當前綜合性大學要求大學院校有很大的規模,開辦多個科系和專業,有一些大學為了趕上這種時代大潮流,片面的追求規模大而學科全,注重大樓建設,以彰顯學校的政績,關注科研項目和論文數量,這些做法是與我們的大學之道相違背的。因為學校的政績不是做出來的,學校的影響力也不是靠宣傳出來的,而是通過學校自身的發展,去影響和感染社會,并不是靠自己去夸大事實和做無所謂的口頭宣傳。因此,高等教育大眾化時期,多樣化、分層次辦學是合理的選擇,各大學應科學定位,根據自身的條件來選擇,并不是一味的跟風和趨同。比如,有些學校是專業性的學校,如師范院校、藝術學院、財經學院等,專業性的學校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抓住自己的辦學特色,創建起具有學院特色的高等學府。一味的“趨同”只會讓大學文化迷失,不僅浪費資源,還不利于人才的培養。
(二)實用化辦學趨向大學的學術文化品味是絕不同于商業文化的。大學文化不追求利益,不奉承官僚主義。在國家資金投入不足的情況下,有些大學院校便失去了文化理性,為了迎合市場,選擇實用性教學。事實上,追求實用性是沒有錯的,但是這種追求是要有限度的,如果過度的追求實用就會使大學深陷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迷失方向。當前的很多大學就像商業機構一樣,片面強調大學為經濟服務的職能,學術成為了謀利的手段。一些大學生競選班干部,積極要求入黨,并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為同學服務,而是為了讓自己的檔案上多一些耀眼的光芒,成為以后就業的砝碼;還有些學生,在選擇專業時,也不考慮自己的興趣,完全為了能夠實現就業而選擇那些就業前景好的專業。這樣的大學教育已經違背了辦學的初衷,也背離了大學教育的宗旨。
(三)行政化管理嚴重大學里的主要資源往往由行政人員主導,行政官僚文化在大學流行,無形之中會滲入學生頭腦,容易被學生模仿復制。現在大學里的學生會組織還有各個社團組織,就是眾多學生的爭奪之地,許多學生干部的一言一行就像社會中的官僚,競選干部時的“為學生服務”的承諾成了口號,不再堅守這項承諾,出口官腔,言不由衷。
三、大學文化育人的實現路徑
(一)堅持育人為本,倡導素質教育大學發展的關鍵所在,就是要堅持把育人作為學校的根本使命。衡量一所大學的好壞,最主要的就是看這所大學所培養出的學生對社會所做出的貢獻如何,大學的好壞不是以名氣和排名為主,應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準繩。基于此,大學院校應該把育人作為頭等大事,大學教育的核心就是育人教育,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所以大學院校應該狠抓教風學風。在實際教育中,教師應該秉承“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原則,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的大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讓學生能夠在大學生涯中,真正學到受益終生的東西。
(二)重塑大學精神,克服功利主義重塑大學精神需要真正把大學作為一個學術文化組織來看待,而不是別的什么機構。作為大學本身而言,要明確本校的辦學理念、教學宗旨,要按照這些來實行教學方案,要自覺地抵制大學功利化、實用化和行政化的辦學傾向,重塑大學精神,強調大學精神,要用正確的精神來指導行動,把求真務實的品質真正落實到具體的教育中去。
(三)倡導文化自覺,建設制度文化大學院校在建設校園規章制度時,要充分考慮到學校的具體情況,結合國家教育制度的變革情況,具體來說,要考慮到如下三個問題:第一,目前的校園規章制度是否合理,與社會發展的步伐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那就必須要馬上進行調整和修改,有些太過老舊的制度,需要進行廢棄的就必須進行廢棄,我們的規章制度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第二,在建設文化制度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參與度,要讓學生參與進來,我們的制度是用來約束學生的,如果學生不配合,那么我們的制度也毫無作用,所以我們應該要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學生的需求來制定和調整制度文化;第三,要實施階段性建設工作,實現文化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四)建設校園文化,創新育人載體大學院校要加強校園文化的宣傳教育。校園文化所包含的三個部分不是相對獨立的,而是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大學院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要注重整體建設,做到三者平衡發展。
四、結語
大學文化育人困境是指大學文化的育人功能并不明顯,文化育人的作用沒有體現出來,學校所培養出的學生缺乏一定的社會責任感、道德感等,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大學文化育人困境的原因是由于社會轉型期社會結構的變革和教育范式轉變,當然,還包括大學自身的建設問題,如文化建設落后、育人途徑單一等。雖然基于大學本身而言,無法改變社會的轉型和變革,但是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從自身找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努力改變大學文化育人的困境,進而實現文化育人的目標。
作者:蔣麗麗 單位:江蘇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