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法制辦加強文件備案審查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市、縣人民政府,各行委,州政府各部門、各常設機構和直屬機構:
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門依法行政的重要日常工作,對保證政府行政決策的合法性、建設法治政府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但通過近幾年來的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來看,全州各地區、各部門不能及時對制發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報備,突出表現為有件不備、遲備、漏備甚至不報以及備案程序不規范等問題。為切實加強全州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促進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明確備案范圍,規范備案程序
各市、縣人民政府,各行委,州政府各部門、各常設機構和直屬機構及省管駐州各單位制發的規范性文件必須向州政府法制辦公室進行備案,州政府法制辦公室負責對其進行審查。各市、縣人民政府和各行委的法制機構還應對本地區各鄉鎮和本級政府部門制發的規范性文件進行備案和審查工作。
(一)規范性文件備案的范圍。各市、縣人民政府,各行委,州政府各部門、各常設機構和直屬機構及省管駐州各單位依照法定權限和規定程序制定的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具有普遍約束力或者涉及其權利、義務的決定、規定、辦法、細則和意見等文件均屬規范性文件。
(二)規范性文件備案責任機構、責任人和備案時限。各市、縣人民政府,各行委,州政府各部門、各常設機構和直屬機構及省管駐州各單位要指定法制機構或辦事機構專門負責規范性文件備案,負責備案的機構應當指派專人負責此項工作。規范性文件應當自之日起30日內進行備案,嚴禁遲備、漏備,對超過備案時限的,州政府法制辦公室將進行通報。
(三)規范性文件備案格式。各市、縣人民政府,各行委,州政府各部門、各常設機構和直屬機構及省管駐州各單位應將規范性文件備案報告、規范性文件正文、起草說明等紙質文件裝訂成冊(詳見附件1、2、3、4),一式5份報送至州政府法制辦公室。
二、完善審查程序,建立審查檔案
(一)建立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臺帳。臺帳基本內容包括備案單位、文件名稱、文號、時間、備案時間、備案報告和起草說明情況、文件份數、是否存在問題及問題處理情況等(見附件5)。
(二)規范受理登記和審查程序。各市、縣人民政府和各行委的法制機構收到備案件后,要對形式、要件等進行審查登記,經主管領導同意后正式受理。在實質內容審查過程中,對有問題的文件要與發文單位進行溝通并提出處理意見,確定的問題和提出處理意見須經主管領導同意后方能向發文單位反饋。上述受理和審查程序要填寫《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表》(見附件6)。
(三)建立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檔案。每件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結束后都要單獨形成檔案,檔案內容包括規范性文件、備案報告、起草說明,審查工作表,與備案單位協商、溝通的書面文件,責令糾正、自行糾正或撤銷的文書、文件以及改正后的文件等。
三、落實制度,定期清理規范性文件
規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和定期清理制度是維護法制統一,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加快推進依法行政和建設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制度。
各地區和各單位應當從本年度起于每年的第四季度對本地區和本單位起草的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并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規范性文件提出“擬廢止”或“擬修改”建議。然后將“擬廢止”或“擬修改”的規范性文件,按《省規范性文件備案辦法》規定的程序報送州政府法制辦公室審查批準后依法予以廢止或修改,同時將清理結果向社會公布。
1、文件內容不適應形勢發展和公共管理需要,不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要予以廢止;
2、文件的主要內容與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政策的規定相抵觸的,或者已被新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所代替的,要予以廢止;
3、文件調整對象已消失的,要予以廢止;
4、文件的個別條款與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政策的規定不一致的,所規定的執法部門被撤銷或者執法部門名稱已變更、行政管理職責已調整的,要予以修改;
5、其他依法應當予以廢止或修改的情形。
四、監督檢查,嚴格統計通報制度
各報備單位在年終時必須填寫《××年度規范性文件目錄》和《規范性文件備案登記情況表》(見附件7、8)報州政府法制辦,州政府法制辦將不定期對制定規范性文件的地區和單位進行抽查,對有件不備的地區和單位將進行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