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一帶一路”戰略下對外投資環境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
“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下,我國提出“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全球區域經濟一體化有效對接”,凸顯了對外直接投資的重要性。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對外投資現狀,建立了對外投資環境模型,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對東南亞國家投資環境進行實證分析,最后得出相關結論。
關鍵詞:
“一帶一路”;對外投資環境模型方法;實證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旨在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區域經濟合作。另外,我國于近期發起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致力于為“一帶一路”項目建設提供投融資支持。“一帶一路”戰略重點在于推動對外投資,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帶來了新契機。如何成功通過對外投資,提升主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已成為當前的重大課題。但現有對外直接投資理論對我國的指導存在局限性與盲目性,針對“一帶一路”戰略需求的投資環境研究相對缺乏。
一、“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對外投資現狀分析
(一)規模較大且發展較快雖然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起步較晚,但是對外直接投資保持著較快的發展勢頭。2012年、2013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的平均流量較上年增速分別為-17%、1.4%,而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增速分別為17.6%、22.8%,我國遠趕超全球平均水平。
(二)投資國家比較集中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國家比較集中。2014年末前20位的國家投資存量占比為84.70%,與2013年比下降3.5%,但仍有較高的集中度。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目的地比較集中,雖在經濟和政治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中存在的潛在風險也不容小覷。
(三)投資行業比較集中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行業比較集中。2014年底,服務、金融、采礦、零售、制造五個行業的投資存量占比達84%,投資流量占比也超過八成。較高的投資行業集中度,一方面有潛在較高的行業風險,另一方面較高層次、較高附加值產業的投資占比低,而這些產業具有許多我國企業急需的關鍵技術。
二、模型構建與方法選取
(一)模型的構建“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呈增長趨勢,對備選地區的投資環境進行分析,對實施“走出去”戰略十分必要。本研究建立的投資環境涉及以下方面:政治法律環境。政治穩定性,核心領導更換頻繁性、政治制度變動性等;軍事穩定性,由沖突、分裂造成的戰爭等因素;產業與外資政策,如對產業方面制定的法律等。經濟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分配結構、技術結構、勞動力結構等。社會文化環境。東道國與投資國在語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方面有無文化沖突,不同文化決定了人們的需求偏好、消費。基礎設施。交通,如水路、鐵路、航空等設施完善程度;信息化水平,郵政、電話、電傳、衛星等通信服務是否完善。自然環境。自然資源,能源、水利、石油等資源是否豐富;地理位置,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海拔高度,溫度等氣候特征。根據以上對投資環境評價指標的分析,本文構建如圖1所示的對外投資環境模型。
(二)層次分析法1.構造判斷矩陣。建立層次分析模型后,需要求出指定層次內各指標對上一層次對應元素的相對重要程度。對同一元素下的各次級指標進行兩兩比較,根據因素對比9級標度(見表1),將這種判斷結果定量化,從而形成比較判斷矩陣。2.計算權重。用層次分析法中的求根法確定權重:3.層析排序。計算各層元素對系統目標的合成權重,并進行排序。各方案的總權重等于各層元素的權重值與對應的準則層權重乘積。
三、實證分析——以東南亞國家為例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逐步加強,東南亞國家成為我國企業“走出去”的重點地區之一。但是部分投資企業對東南亞各國的投資環境缺乏了解,影響企業進入東南亞國家投資的信心。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根據本文“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對外投資環境模型指標的設置,邀請7個權威專家進行比較打分,得出如表3所示結果。根據層次分析法的原理和表3判斷矩陣中各指標之間重要程度比較,計算得出各指標要素的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得出結果如表4所示。對東南亞國家的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基礎設施、自然環境,五大指標的評分得出權重及各項排名如表5、表6所示。社會文化環境、基礎設施、自然環境,用以上相同方法可得結果,得出其權重和排名。經過以上計算,對東南亞國家的投資環境進行綜合評價,得出總權重,由此可以進行投資環境的比較,結果如表7所示。通過對東南亞國家投資環境的分析,可以看出新加坡的投資環境最好,其次為馬來西亞、文萊、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帝汶、緬甸、越南、柬埔寨、老撾,我國企業可以根據投資環境的綜合分析合理進行投資。
四、結論與建議
根據對東南亞國家投資環境實證分析,我國可以進行更加合理的對外投資,其結果對我國對外投資決策具有借鑒意義。本文提出如下建議:第一,政府方面。為了降低對外直接投資風險,政府應該根據產業結構、國家戰略等對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選擇從總體上提供指導和建議;采取金融政策扶持對外直接投資,規范企業對外直接投資融資秩序。第二,企業方面。我國企業應實現從低層次產業投資轉向投資區域多元化,增強競爭優勢;跨國經營的人才儲備應加以重視;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建立信息交流渠道。
作者:史雪娜 李嫣資 單位:河北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