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業投資基金發展模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從組織形態上看,產業投資基金有兩種,一種是公司型產業投資基金,一種是契約型產業投資基金。那么,哪一種形態的產業投資基金更有利于控制呢?本文從三個方面對公司型和契約型產業投資基金進行比較,以此闡明選擇契約型基金的主要理由。
首先,公司型產業投資基金的每個投資者都是基金公司的股東,所以,要控制基金公司可有兩種選擇:第一,持有公司總股本的51%以上。這種情況下雖然可以控制公司,但付出的代價也相當巨大,因為每家產業投資基金規模都很大,少則十幾億,多則幾十億。要持有51%以上的股份,最少要投入幾個億。第二,持有公司最多的股本。第一大股東雖然也可以控制公司,但其控股地位很不穩固,“一有風吹草動”,第一大股東就可能易位。況且第一大股東的投入也是很大的,如果選擇契約型產業投資基金,由于其投資者不是股東,無權參與管理決策,所以就可以用較小的資金通過控制管理公司而實現對產業投資基金的控制。
其次,公司型產業投資基金是以股份公司形式存在的,公司的每個股東都有權對公司的經營運作提出建議和質疑,這將不同程度地影響公司的決策取向。而契約型產業投資基金是“虛擬企業”,投資者僅僅是信托契約的當事人和基金的受益者,不參與基金的決策與運作管理,這就有利于產業投資基金進行長期穩定的運作。
再次,公司型產業投資基金是法人,所以它聘請的管理公司的權力有限,所有權和經營權沒有徹底分離,制約了管理公司對基金的管理運作。契約型產業投資基金不是法人,所以必須委托管理公司管理運作基金資產,而且管理公司擁有充分的管理運作基金的權力,所有權和經營權得到徹底分離,基金資產的支配將不會受眾多小投資者追求短期利益的意圖的影響。基金運營既符合現代企業制度運作模式,又有利于利用基金運營貫徹國家的產業政策。
二、產業投資基金類型的選擇
產業投資基金如同其它基金一樣,也面臨著在封閉式和開放式基金模式中做出選擇。從基本方面看,封閉式基金的特點是:基金的發行總額固定,一旦首次發行成功,基金將封閉一定年限,不再追加發行,投資人不得向發行機構申請贖回其持有的股份或受益憑證,但可以在基金市場上按市場價轉讓。而開放式基金的特點是:基金的發行總額度不固定,投資者可以根據各方面的情況,隨時請求發行機構按基金的凈資產扣除手續費后贖回基金,或隨時追加購買基金。
產業投資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基金,所以它要求投入的資金在一定時期內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運行過程中不能因需要支付贖回資金而撤回投資或出售持有的投入股份。以此為標準進行比較,則封閉式產業投資基金更能滿足長期穩定投資的需要,而開放式產業投資基金則由于其經常處于基金總量增加、減少的震蕩中,所以很難將其穩定地進行長期投資。即便是進行產業投資,也只能使用其發行規模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必須留作支付贖回費用,而且留作支付贖回費用資金還要十分充裕,以防備流動性不足。因此可以說,開放式產業投資基金相對于封閉式產業投資基金的全部發行規模都可以用于產業投資而言,其“資金利用率”是較低的。
三、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對象的選擇
產業投資基金設立的基本出發點是利用集中的資金去發展國家急需發展的產業和解決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它的投資對象應著眼于國家經濟發展全局。從我國目前經濟發展全局來看,高新技術產業、基礎產業和國有企業改革重組,應該作為產業投資基金的主要投資對象。據此,我們也可以將產業投資基金具體分為風險投資基金、基礎產業投資基金和國有企業重組基金等。
加強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戰略性課題,而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又是很難解決的問題。調查顯示,在我國轉化的科技成果中,成果轉化資金靠自籌的占56.8%,國家科技計劃撥款占26.8%,風險投資僅占2.3%.而美國50%以上的高科技企業在其發展中都得到過風險投資的扶持。因此,我國的產業投資基金應把向高新技術產業投資作為首要的目標。具體來說,就是對處于產業生命周期早期階段的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甚至是處于構想中的創新型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以協助其發展。
基礎產業作為制約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其投資額十分巨大,同時也是各國擴大內需的主要領域。基礎產業仍將是產業投資基金的重要投資目標。在我國經濟轉軌過程中,大量的國有企業面臨著重組的問題。要使資產負債結構趨于合理,企業要進行資本和債務重組,要明晰產權,企業要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資金要素是不可缺少的。當今的企業已進入市場,解決資金問題依靠政府已不可能,但產業投資基金卻可擔此重任。產業投資基金可以向目標企業直接注資,也可以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獲得企業的股權。產業投資基金的介入,可以大大推進國有企業產權明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演化過程。如果產業投資基金能夠控制企業,就可以實現對企業進行結構調整、設備更新、新產品開發,實現對企業債務和資本進行重組,最終使國有企業活起來。
四、產業投資基金退出方式的選擇
產業投資基金在其投資的實業實現了目標利潤,或到了封閉期末,就要面臨一個用何種方式把持有的股權或股票轉換成資金以收回投資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產業投資基金的退出方式的選擇問題。現存的產業投資基金退出方式多種多樣,在做出選擇時,既要考慮退出方式可能對投資收益產生的影響,也要兼顧產業投資基金的投資對象的差異。
(一)風險投資基金的退出方式——通過第二市場轉讓股份
與基礎產業投資基金稍有不同,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控股,而在于通過資金、技術和管理等的支持,促進受扶持公司快速發展,使持有的股本得以增值。當受扶持公司發展起來后,風險投資管理公司將考慮賣出股份退出投資,實現投資收益和收回投資,然后再去尋找新的投資對象進行下一輪投資。風險投資基金退出投資可以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產權交易市場或其他柜臺交易市場轉讓出持有的股權:二是待扶持公司上市后,在第二市場公開轉讓股份。筆者認為,在第二市場公開轉讓股份是風險投資基金退出投資的最佳選擇,因為第二市場既可以使風險投資快速退出,又可以使風險投資獲得盡可能高的收益。當然,這種退出機制的實現還有賴于我國證券交易第二市場的建立和運行。
(二)基礎產業投資基金和國企重組基金的退出方式——股權轉讓
基礎產業投資較大、回收期長、效益增長較緩;而國企重組后各方利益有待協調,各種關系也需理順,所以這兩類企業的投資不宜選擇在企業上市后再轉讓股份退出投資的方式。基礎產業生命周期的特殊性和重組國企產權關系的復雜性與產業投資基金要求及時退出的約束性難以協調。因此,可以選擇在產權交易市場或柜臺市場協議轉讓股權的方式,作為基礎產業投資和國有企業重組基金退出投資的方式。協議轉讓股權的對象可以是企業的其它股東,也可以是新的投資者。以協議轉讓股權的方式退出投資企業,在操作上簡便易行,又不受時間等因素的限制,所以是一種較佳選擇。
綜上所述,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的發展模式應定位于公開募集的、契約型的、封閉式的,主要向高新技術產業、基礎產業、重組國企投資的,通過第二市場或協議轉讓投資為退出方式而設立和運行的基金。
[參考文獻]
[1]胡浩。風險投資成功運作的因素分析[J].投資與證券,2002,(10)。
[2]王勇。論我國開放式基金市場環境及流動性管理[J].投資與證券,2002,(11)。
[3]陳彥玲,胡麗霞。我國開放式基金分類及評價的實證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3,(2)。
[4]王梓木,趙明潔。論保險資金投資證券投資基金的可行性[J].金融與保險,2000,(4)。
[摘要]產業投資基金是投資基金的一個重要品種,它對于一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某一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正處于產業結構調整時期,發展產業投資基金將有利于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最重要的是要確定其發展模式。
[關鍵詞]產業投資基金;發展模式;組織形態;投資對象
本文出自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