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信息素養的培育舉措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師有效發問,有意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
在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老師要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要善于提出有效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意識。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如(1)小蘭的爸爸出國工作,去了半年還沒回來,她寫了一篇思念爸爸的作文,想把她與爸爸媽媽曾經在森林公園瀑布前照的合影插入到這篇作文中,還想把作文寄給爸爸看看。(2)小紅學了語文書上《北京》一課后,想了解有關北京故宮的更多知識。(3)小花想聽聽《幸福拍手歌》,還需要一份這首歌的完整歌詞等等,教師可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協商解決辦法,并派小組代表表述解決辦法的步驟,老師適當地引導和提示,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意識。
充分發揮多媒體優勢,輕松傳授信息知識、逐步培養信息技能
有聲有色的多媒體作品對每個人都有不可抵擋的吸引力,因此在信息技術課上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激發學生的羨慕之情和嘗試欲望。比如解決小蘭的問題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展示解決辦法,然后教師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給學生展示一個配有恰當音樂如《幸福拍手歌》的圖文并茂的小作文來,并發送電子郵件給遠在國外的爸爸……這樣的教學活動對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能的興趣和欲望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這種氛圍下,學生學習信息技能的勁頭是勢不可當的。再如解決小紅的問題時,老師也可先遵循上述辦法烘托氣氛,最后再展示自己快捷的解決辦法:上因特網在百度搜網站輸入關鍵詞:故宮,回車,即可找到有關故宮的大量資料……當學生見識了這個巨大的信息交流平臺,會急不可待地去訓練技術,提高能力。
加強信息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信息品德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人們幾乎時刻在“信息海洋中游泳”,然而由于“水質”的下降已經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尤其是計算機病毒、黑客的入侵,嚴重干擾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從小加強學生的信息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信息品德是小學信息技術課中絕對不能忽視的教學活動。那么如何加強學生的信息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信息品德呢?
1、介紹相關法律法規,加深信息安全意識。老師只少應制作演示文稿課件介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等相關法律法規,讓學生懂得一些法律知識和道德規范,明白任何人不得制作、不良信息、違法信息。
2、分辨網絡行為對錯,養成規范使用習慣。教師也很有必要介紹一些因違法犯罪而自毀前程的典型案例,如涂改他人網頁的、不良信息的、搶劫并殺害網友的、沉迷網絡游戲而偷盜他人錢財的……等等案例,警惕學生要遵紀守法,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不要象黑客那樣做信息道德低下的人、做危害人類社會的事情;告訴學生上網是為了更好地協助學習、搜集有用的資料、掌握新信息;提醒學生要自覺地選擇對學習生活有用的內容、自覺地抵制不健康的內容,不要玩物喪志、自毀前程。同時指導學生學會使用瑞星、360等殺毒軟件,養成經常維護計算機的良好習慣。
總之,只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就會培養好小學生的信息素養。也只有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才能最大限度地確保學生掌握信息技術,正確利用網絡資源,將來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作者:常慧玲單位: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第十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