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輿情管控問題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自媒體時代,人人擁有自主的信息權,并且在信息的交互傳播過程中各類輿論泥沙俱下,網絡造謠傳謠和惡意炒作時有發生。在眾多輿情中,涉軍輿情由于其敏感性、保密性,往往成為網絡熱傳和炒作的首選,對國防建設和軍隊形象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依法治國、依法治軍理念,實施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緊迫而必要。
一、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的意義
互聯網的個體性和匿名性特征,導致網絡輿論往往具有情緒化、非理性色彩。在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軍進程中,采取法治手段維護軍隊形象,凈化網絡環境,是推進涉軍網絡輿情管控的現實和必然要求。
(一)加強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是推進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依法治國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把依法治國作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鑒于部分涉軍網絡輿情的失實性炒作對軍隊建設和形象造成的嚴重沖擊,要通過加強和規范涉軍網絡輿情的依法管控,推進涉軍網絡輿情管控的法治化進程,不斷提高管控工作水平。
(二)加強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是凈化網絡環境的重要內容網絡作為一個平臺和媒介,承載著各類信息的傳播和互動,各種思想和言論魚目混珠,泥沙俱下,各種不良信息依然層出不窮,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眾對網絡的信任和信賴。作為網絡熱點焦點的涉軍信息,實施依法管控,將對凈化網絡環境,提升網絡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運用法治手段,對涉軍網絡輿情實施依法管控,也將對其他不良網絡信息的法治管控提供有益的借鑒。
(三)加強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是維護軍隊形象的迫切要求軍隊作為執行特殊任務的武裝集團,其形象和公信力是其戰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我軍作為人民軍隊,更是與人民群眾具有深厚的血脈聯系。涉軍網絡輿情的不實報道和惡意炒作,往往是別有用心的敵對分子和敵對勢力,通過“假新聞”“斷章取義”等方式,妄圖通過污蔑軍人和軍隊形象,以達到其割裂軍民聯系,離間軍民關系的險惡目的。
二、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的原則
實施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要積極轉變傳統的管控理念,運用法治思維和手段,明確現實中的人在虛擬網絡空間的權利和義務,在網絡和社會生活中把法律的紅線拉起來,強化網絡主體的法治意識,建立軍地聯動的依法管控機制,強化涉軍網絡輿情的管控效益。
(一)管控與引導結合涉軍信息具有單向透明性,在海量信息傳播過程中,很難辨別真假,為以訛傳訛打開了方便之門。實施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在全面落實互聯網“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16字基本方針基礎上,要針對涉軍網絡輿情特點和影響,在實施管控過程中更加注重做好輿情的引導工作。一是要依法管控,加大對網上有害信息、網絡謠言的整治力度,嚴密防范和遏制網上攻擊、滲透行為,及時有力打擊各種網絡違法違規行為。二是積極引導網民依法用網,普及依法管網規定,規范網絡行為。三是引導網民正確分析網絡輿情,提高其網絡輿情是非辨別能力。四是重視新型媒介運用和管理,及時做好信息和動態情況通報,向媒體透露信息的真實情況。
(二)線上與線下配合涉軍網絡輿情同其他輿情相比,因涉及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國防和軍隊建設等國家安全領域,其危害程度更高。從近年來偵破的相關涉軍網絡輿情造謠傳謠案件,都有網絡推手、“水軍”在背后運作,甚至牽涉境外。因此,涉軍網絡的輿情管控要求線上線下的配合度更高,管控的時效更急迫。實施依法管控,要針對涉軍網絡輿情管控特點,掌控輿情發展動態,對相關事件和人員依法做出及時、有效地管控。一是要充分認清涉軍網絡輿情的特點,找準工作規律,把住線上、線下關鍵點,提前做好執法預案和司法準備,實現網上言論和現實生活個人行為的合一管控。二是要遵守法律證據,注重做好線上和線下證據鏈的組合和對接,體現依法管控的嚴密性。三是要建立線上與線下配合機制,做好管控人員的分工和協調,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共同做好涉軍網絡輿情的依法管控工作。
(三)軍隊與地方聯合2015年5月26日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指出,要加快重點建設領域軍民融合式發展,建立完善軍地聯合應對重大危機和突發事件行動機制。在依法管控方面,要完善軍地統籌建設的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運行模式,在國家層面建立軍民融合發展的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需求對接、資源共享機制,健全軍地有關部門管理職責,完善軍民通用標準體系,加快推進軍地統籌建設、加快立法、司法工作對接進程,逐步形成軍地統籌、協調發展的整體格局。要推進軍事力量與各領域力量綜合運用,建立完善軍地聯合應對互聯網重大輿情危機和突發事件的行動和處理機制,不定期開展聯合法制宣傳和執法行動,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軍隊形象,維護國家穩定。2015年,軍隊保衛部門會同公安機關聯合整治網上涉軍謠言信息,對編造傳播謠言人員依法查處,彰顯出軍地聯合行動對杜絕造謠傳謠、凈化網絡空間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的對策
加強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是一項系統性地工作。當前,通過法治手段對涉軍網絡輿情進行管控,尚處于初步階段,需要在立法、司法、執法、守法同步推進,才能快步實現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并提升管控質量水平。
(一)加強立法的科學性針對當前涉軍網絡輿情依法管控存在的立法數量不足、位階不高,與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和環境不相適應等問題,立法機關應推進涉軍網絡輿情方面的立法,提高立法工作的科學程度和水平,建成相對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有效引導涉軍網絡言論向理性化方向發展。一是要對現有相關法規進行梳理,對規范內容相對陳舊、執法權責劃分不清的法律進行修改和完善,制定出一部相對系統的基本法,統領相關法規建設。二是要對有關立法的空白點,進行科學論證,及時填補法規空白,杜絕法律空子存在,對網絡涉軍言論進行規范。三是總結依法管控的實踐,研究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立法經驗和做法,使涉軍網絡輿情管控法制法規建設適應網絡發展步伐。
(二)強化執法的權威性網絡是自由之網,也是法治之網。涉軍網絡輿情執法管理部門應履行好監管職責,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公正。一是要依法進行管控,執法本身也是守法和用法的表現,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不徇私舞弊,不搞人情之風,忠實履行自身的職責,用自身行為來維護法律權威和軍隊形象。二是要提高執法水平,加強執法能力養成,對違法行為做出準確判定,處罰有據,避免因執法引發新的輿情,維護執法工作權威。三是要開展執法宣傳,對違法行為處置后,要積極處置信息,通過樹立執法的權威性,對社會民眾進行正向引導和反向震懾。
(三)推進司法的及時性涉軍網絡輿情具有快速演化升溫的特點,遲緩的司法活動將無助于事態的及時平息和輿情的快速降溫。一是注重司法發現的及時性,針對突發涉軍網絡輿情,密切聯系國安、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提出司法建議并做好相關司法準備,制定司法預案,對司法程序進行預演。二是注重司法審判的及時性,對發生的涉軍網絡輿情犯罪行為一經取證完成,馬上轉入司法審判階段,按照涉軍網絡輿情案件司法預案準備,準確適用法律依據,提高司法審判效率,對違法犯罪分子進行及時有效的司法震懾。三是注重司法建議的及時性,通過已發生的典型性涉軍網絡輿情案件,以案說法,提高司法建議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發揮司法建議的法制宣傳作用,引導和教育有關單位和公民個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四)提升守法的自覺性網絡媒體和網民作為網絡輿情傳播的兩個主體,均應高度自覺遵守涉軍網絡輿情管控相關法律法規。一是網絡媒體,要有正確的價值選擇,承擔起引領社會主旋律、正能量的責任擔當,強化“網絡把關人”意識,加強對涉軍網絡言論的控制和引導,加強與軍隊宣傳部門的連通,加強網絡規范和道德的培育,把新興的網絡媒體建成精神文明的主陣地,發揮好其應有的輿論引導功能,做自覺守法的表率。二是網民,無論在網絡中怎樣虛擬自己,都必須自覺遵守道德準則和法律規范,嚴守法律法規,自覺文明上網,堅決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自覺維護法律權威,嚴守法律底線,遵守法律規定,明辨是非,弘揚新風尚,釋放正能量,維護網絡空間清明。
作者:秦艷平 馬松超 左娟 單位: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