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通信專業實踐教學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通信工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面對現代社會的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工程領域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崗位,直接從事解決實際問題、維持工作正常運行的高等技術型人才?!钡?,當前通信專業的課程設置側重通信理論知識體系,適合培養有扎實理論基礎的研究型人才,而非高等教育目標所期望的“應用型”人才。首先,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導致學校教育資源短缺。師資配備數量不足,教師的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也極為不合理,教師教學工作量偏大,教師要承受滿負荷的教學壓力,有教學經驗的教師也難以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其次,通信運營商應用的主流設備一致的通信設備實訓實驗室及各主干課程的專業實驗室,承擔相關課程的實訓實驗任務。在現有獨立的實訓實驗環境下,學生可將學到的部分理論知識進行實踐認證,但與企業所要求畢業生的技術綜合應用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跟現代通信網的全程全網或互聯互通的精髓相違背;這樣,學生通過實驗實訓后,可以掌握相關技術的實踐技能,但不能貫穿通信的各個環節,缺乏對通信網的整體認識,因而不能達到提高綜合應用能力的實踐教學目的。
二、通信工程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1.改革理論教學,突出數字通信
隨著數字電路大發展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水平的提高以及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和計算機通信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數字通信有取代模擬通信的趨勢,且新的數字載波調制技術不斷涌現。通信工程專業課程要以數字通信為重點,對于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學過的模擬通信的內容在專業課中要精簡,使教學內容具有實用性和先進性,重點介紹以數字通信原理為理論依據的現代通信技術。在介紹數字調制技術內容時,對二進制的幅度、頻移和相移鍵控等技術只作原理性介紹,而對目前應用較廣的如正交幅度調制QAM方式、網格編碼TCM方式等作深入講解,這些先進數字調制解調技術的介紹,對學生及時熟悉和掌握最新的數字載波調制技術和先進的通信原理很有必要。國際、國內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現代通信日益向高速化和網絡化方向發展,所以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增加通信網特別是計算機通信網的解釋是十分必要的,可使學生及時了解通信系統網絡發展的現狀,并介紹幾個典型的數字通信系統。如GSM和CDMA方式的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和數字無線尋呼系統,并且深化到第3代移動通信中涉及的WCDMA和TD-SCDMA技術。
2.建立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體系
在保留基本的原理性專業基礎隨課實驗外,將其他大部分的專業隨課實驗的學時集中起來,根據理論教學和專業特色的要求,建立獨立的專業實驗教學體系,并且按照各專業的發展方向,制定具有專業特色的專業實驗教學計劃。無論理論課如何選擇,都可以完成從傳輸、交換、移動、接入網、支撐網等整個的專業實踐過程。整個中心的建設緊緊圍繞全程全網的通信理念,突出通信系統的先進性、完整性、開放性、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強化“通信與系統”這一重點學科的特色,為教學、實驗、科研和學生課外科技活動開展等提供優質的實驗環境。
3.科技競賽培養實踐創新能力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工信部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與技能大賽、校級電子創新大賽和“馮如杯”校級科技競賽等眾多科研創新活動,已成為我校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航以馮如命名的學生學術科技競賽,從1991年開始至今已經舉辦了20屆,成為我校學生參與最廣的一項品牌活動,更成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一個研究平臺。2009年,通信工程專業參賽項目“致力于環境監測的可編程小車”和“GSM網絡通信中安全漏洞的檢測與信令分析”分別獲得一等和二等獎。學生科技競賽活動具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和組織方式靈活等特點,是對正規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環節的有力補充。
4.優勢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
教學科研互動機制方面,將“空天地一體化”、“運動平臺總線”、“系統級電磁兼容”和“無線電導航”等方面科研成果,融入教學實驗平臺,建設具有特色的專業教學實驗基地。我院還建有“無線通信”、“電波傳播”、“信號與信息處理”、“嵌入式系統”、“電磁兼容”、“光通信光電信息技術”、“通信電路與系統”和“集成電路設計”實驗室,擁有“電磁場與電波傳播仿真分析”和“無線信道仿真與測試”等教學平臺。
總之,通信工程專業教學過程中,理論課程和實踐教學體系相結合,探討在2l世紀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形勢下通信工程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新的體系結構,找出培養通信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新模式,以使通信工程專業培養的學生真正擁有“一技之長”,在學校擁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為創新人才的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